海南公務員面試模擬題及答案
海南公務員面試模擬題一
綜合分析
辦公大樓被閑置,是一種巨大的浪費。喚醒“沉睡”的公共資源,雖然是各地基本的共識,但還多是停留在認識層面而缺少行動。從不少地方的情況來看,真正被重新使用起來的“沉睡大樓”太少,要么始終荒廢著,要么重新改造后也因故不能“入駐”。同時,針對“如何處置”也存在不少分歧,如市場化招租或拍賣、用于公益事業或公共福利等,都讓這個難題沒有“確定解”。實際上,在沒有認定清責任,甚至沒有根據不同情況對閑置樓堂館所進行“體檢”,只是“一封了之”或“想辦法甩貨”肯定不行。哪些確實是地方政府必需使用的?哪些可以讓渡給社會使用?哪些可以成為新產業的“孵化器”?這些都需要重新評估認定,細化標準,分類處置,物盡其用。
公共資源被閑置,本質上也是一種庸政懶政。一些地方政府在新建樓堂館所上從規劃之初就顯出“簡單思維”,或是“一把手拍腦袋”的“形象工程”,或是為了追求所謂“標志性”,或是為了追求豪華氣派……似乎只要建起來就是一種“政績”,既不考慮自身形象和實際需求,又不把公共財政用在“刀刃上”。同理,面對“中央禁令”,對那些不符合規定的樓堂館所就一味閑置,在處置上態度不積極、辦法不創新,總是透著“躲一躲”“避一避”“拖一拖”的心理,自認為“我不用,就沒錯”。實際上,任由其荒廢,不僅浪費公共資源,更是一種庸政懶政、政治失責。說到底,如何對待和處置閑置的辦公大樓,體現著一個地方政府的作風和行政擔當,否則,公共資源未合理利用或不能保值增值,就有瀆職嫌疑。
參考對策
閑置的辦公大樓,從新到舊,就像一個大大的問號,在拷問著政府的執行力。對此,地方政府決不能抱著僥幸或惰政的心理,應盡快結合實際出臺政策規定,合規合法地切實解決公共資源閑置的問題。
而從長遠看,從一開始就掐滅“大興土木”的苗頭,從審批和制度管理入手、從紀檢和監管上著力、從問責和追查上突破,用制度真正杜絕更多違規新大樓的出現,才是解決各類公共資源閑置的釜底抽薪之策。
海南公務員面試模擬題二
熱點背景:
陳凱歌導演的電影《搜索》中,女主角在獲知自己罹患癌癥后上了一輛公交車,心靈受到沖擊的她拒絕給老大爺讓座而引發乘客的指責,被記者報道后,從而引發了一場社會大搜索,集體討伐她的道德淪喪,在公眾指責和病魔降臨的雙重打擊下,她最后選擇了自殺。本來只是一次不涉及性命的讓座,在烏合之眾的語言暴力下,女主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尊重老人,給老人讓座,是需要人們真正從內心認同、慢慢成為習慣的美德。而且被讓座并不只是老人的特權,是給所有有需要的人。
題目預測:
10月26日,沈陽地鐵上一個女孩因來例假而未給73歲的老人讓座,遭到老人掌摑,老人還口出臟話。類似的事情屢有發生,對于此類事情,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讓座本是一種美德,可現在一部分老人利用這種美德來強迫別人讓座。這種現象屬于“道德綁架”。
10月26日,沈陽地鐵上一個女孩因來例假而未給73歲的老人讓座,遭到老人掌摑,老人還口出臟話。類似的事情屢有發生,似乎不給讓座就是冷酷無情沒有愛心,但我們常看到的是在此類事件中所謂“弱勢群體”的老人反而劍拔弩張、暴力相向。值得反思的是,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真的被拿來當作道德綁架的武器。在沈陽的這起讓座事件中,表面看起來老人是弱勢群體,是需要被讓座的對象,但女孩也是因為來例假身體不舒服才坐在了“老弱病殘孕”專座上,女孩也是病人,也是弱勢,不讓座她也不是出于惡意。“老弱病殘孕”專座從來就不只是給老人提供的,任何在生理上不方便的人都有權利就座。過分強調“弱勢群體”的權利是對其他遵從規則者的歧視與不公。
跳出這起事件,一般而言,既然是公共交通工具,那么不論是年輕人還是老人,在投幣或持相關證件上車后,理應合法享受乘坐權利。不給讓座有時確實有當事人的個人隱情,多份理解,心平氣和交流就能解決的事情,何必情緒化罵人甚至拳腳相向呢?本讓座就是一件自愿的、發自內心意愿的個人道德行為,換言之讓座是高尚的美德,我們無法用一種符合高尚的美德的行為來要求所有人都遵循,不讓座也不該用高道德標準來譴責他。這樣做最后總的結果之后適得其反,不僅影響到我們部分年輕人的權益,也是不利于我們“讓座”這一問題的根本解決,甚至會帶來適得其反的結果。
形成良好的愛老敬老的氛圍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愿意看到的,也需要我們大家一起騎行鞋里作出努力:
第一、從國家層面來說,國家對老年人退休以后的精神生活方面出個指導性的方案,比如言行舉止,社會公德。光提高退休人員養老金是不夠的,物質生活提高了,精神生活沒提高。
第二、對于年輕人來說我們也應該注意自己溝通的方式。身體不適可以耐心做好解釋溝通,在言語上讓老人感受到溫暖,相信老人也會理解。
第三、公交司機也應該做好協調工作,做到更加公平、合理,保障車內秩序。
只有我們多管齊下,讓座產生的道德綁架問題才能得以緩解,也才能更加促進愛老敬老氛圍的形成。
海南公務員面試模擬題三
【熱點概述】
當前我國無人機市場異常火爆,但無人機市場卻魚龍混雜,90%的公司根本就沒有自己的產品和技術,做產品就是能夠拼湊就拼湊,能夠山寨就山寨,先弄出來一個產品,然后兩三個月就換一個產品,跟做手機差不多。甚至有的公司根本就不打算真正做產品,純粹就是為了炒作融資。
【專家點評】
無人機市場山寨成風、“山寨”蘋果智能手表神速出現,既說明一些企業發展理念的滯后和創新意識的淡薄,也說明我們對于“山寨”的管理存在著一定的漏洞。
熱衷“山寨”的背后反映出的是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這些年,盡管國家大力倡導科技創新,轉變觀念,國內產品正在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各級政府也對創新企業提供了很多優惠政策和資金幫扶,但收效甚微。一些缺乏創新意識的本土企業,依然還在信奉“薄利多銷”的陳舊營銷模式,為了短期的經濟效益,不惜把企業大量的精力放在了模仿,而不是創造上。一些地方政府只看重任期內的短期政績,對需要慢工出細活的技術創新缺乏干勁,對“山寨”監督、執法不夠,使得一些盜版、侵權、假貨行為沒有得到應有的處罰。而“山寨”產品誘人的價格,也讓一些收入低又熱衷蘋果品牌消費者的虛榮心得到了滿足,一些消費者對山寨產品甚至趨之若鶩。
從短期來看,山寨給人造成“低成本”的錯覺:企業可以少投入,消費者不用花高價,政府也能少費神。但是從長期來看,由此所帶來的危害和對進取精神的消磨卻是不可忽略的。這種山寨氛圍,嚴重阻礙了我國企業的創新活動和可持續發展,影響了國民經濟的轉型升級。因此,將“假冒偽劣”從“中國制造”的形象中剔除,需要從企業、政府、消費者三方發力:
一是企業切實增強創新意識,不斷提高企業自主創新水平,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盡快完成發展理念從“山寨”向“創新”的轉變。
二是政府要從制度上發力,在正面引導、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的同時,用好懲處的利劍。一方面要加大對國內大中小企業自主創新體系的投入和扶持力度,采取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創新,激發市場活力,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制定相應的行業規范,加大對“山寨”產品和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打擊力度,使企業在權益受損時能夠依據成熟的法律條文維護自身權益,進而打造一個尊重知識、鼓勵創新的市場環境,喚醒企業的自主創新精神。
三是作為消費者,也要增強辨別意識和社會責任,自覺抵制消費不法“山寨產品”,千萬不能因貪圖眼前利益而盲目購買,不給仿冒、假冒、剽竊等產品留下任何生存空間。
看過“海南公務員面試模擬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