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公務員面試題目及答案
鄉鎮公務員面試題目一
【命題預測】
近年來,高速公路上各種哄搶事件屢見不鮮,搶西瓜、搶日用品、搶雪梨、搶泥鰍、搶雞蛋,搶葡萄……這些事件被稱為“中國式哄搶”。對于這種中國式哄搶,你怎么看?
【解析】
頻發的高速路“中國式哄搶”事件,將一些人愛占小便宜、貪婪的不道德行為展現在了眾人面前。但凡貨車發生事故,就一定會有“好心”的村民用“哄搶”的方式無私相助。這一場場哄搶鬧劇已將國人的道德底線逼到上了深淵。面對哄搶,法律不能缺位,不能只見哄搶不見處罰,給哄搶者以處罰,才能還受害者以公道。
這種行為給當事人帶來了經濟損失,不但抹黑了文明中國,更在社會上造成了惡劣的影響,進一步疏遠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我們真的缺少這些物資嗎?并非如此,一是占便宜的心態,二是湊熱鬧的本能,有好處為什么不去撈點兒?這是國人的常規心態,即便是我們早已是衣食無憂。也許是生活太無聊,想給平淡的生活添些情趣吧,于是或哄搶或起哄,以此來滿足自己貪婪或畸形的心理需求。另外,地方政府和高速公路管理部門等職能部門的管理不到位,相關法律法規的疏漏也是“哄搶”事件頻頻上演的成因。
把“哄搶”現象打上“中國”二字的烙印,其實有失偏頗。世界諸國類似哄搶現象也不鮮見,但也不乏一些國家國民在同類現象面前表現出足夠的文明。但是我們要擺脫這種被冠以“中國式”的哄搶帽子,就一定要從多個角度入手,予以整治。
第一,對哄搶行為“零容忍” ,嚴格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和《刑法》進行查辦;
第二,建立高速交警、村(居)委會、地區治安部門聯動機制,完善哄搶處置體系;
第三,加強培訓,增強高速交警控制事故現場的能力;
第四,加強駕駛員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駕駛員自我應對“中國式哄搶”的能力;
第五,對高速路附近的村民開展宣傳教育,弘揚善念,強化法律意識。
鄉鎮公務員面試題目二
安徽淮南師范學院女生小袁發微博稱,9月8日早上她騎車經過學校門口對面馬路,扶起一名摔倒的老太,結果被訛要負全責。被扶老太及其家屬堅稱,老人就是被小袁騎車撞倒的,“不然為何要墊付醫藥費”。由于事發地點沒有監控視頻,該事件陷入“羅生門”,引起社會輿論持續關注。
【事件解析】
扶老人這樣的事件一直都是被公眾所熱議的,屢屢發生扶老人反被訛的事件,媒體的大肆報道也確確實實在寒著公眾的心。但是扶老人真的有那么大的風險嗎?被扶者一方指控扶人者撞了人,如果他們不能提供充分的證據,不能形成完整的證據鏈,警方或法院就不會支持他們的指控。看到有老人摔倒,你可以放心上前施以援手,你面臨的風險沒有人們想象的那樣大。
近幾年來,幾乎每發生一起扶起摔倒老人招致麻煩的事件,很多人都會感慨一次“扶老人有風險,做好事需謹慎”,輿論也會陷入一次驚魂未定的恐慌之中。這次淮南師院女生小袁扶老人“被訛要負全責”,同樣讓不少人感到痛心、寒心,覺得“世風日下,做好人危險越來越大”。有的媒體在報道此事時,盡管沒有直接貼上“安徽版彭宇案”的標簽,但有意無意將女生小袁作為“做好事反而惹火燒身”的典型,呼吁不斷加強社會誠信建設,讓好人做好事無后顧之憂,讓惡意訛人者付出應有的代價。
在警方作出正式調查結論之前,媒體報道和社會輿論不應對此事展開道德評判,因為任何道德評判都必須建立在確鑿無疑的事實判斷之上。由于沒有監控視頻記錄事發經過,女生小袁一方和被扶老太一方各執一詞,客觀地說,目前很難說哪一方的說法更有說服力,更加令人信服。老人及其家屬質問小袁,如果不是你撞倒的,為何要墊付醫藥費,從“常情”角度看,被扶者如此反擊,的確讓人憤懣、寒心,但從“常理”角度看,也不能說他們這樣推斷全無道理。在事實真相完全呈現之前,我們不能認定老人及其家屬一定是在“訛”小袁,因此大可不必對他們“反咬一口”痛心疾首,也大可不必對小袁面臨的風險和“冤屈”倍感擔憂。
女生小袁如今面臨著多大的風險?又可能遭受多大的“冤屈”?其實這些風險和“冤屈”,很大程度上是近年來不斷強化的“扶老人有風險,做好事需謹慎”議題給小袁預設下的,也是小袁自己把自己“嚇”出來的。如果老太的確不是小袁撞倒的,如果小袁從一開始就對此有十分清醒的判斷,那么她應該明白,她其實根本用不著自己發微博尋找目擊證人,因為按照法律的要求,她無需承擔“自證清白”的責任;相反,老太及其家屬指控小袁撞倒了老太,這個舉證責任要由老太及其家屬一方承擔——雖然法律上有關于“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比如消費者指控企業欺詐,居民指控企業造成污染,舉證責任應倒置到企業一方,但在“扶老人”引發的糾紛中,舉證責任不能倒置到扶人者一方。
也就是說,在這次事件中,女生小袁作為扶人的一方,根本用不著如此著急、焦慮于自證清白,在其他類似事件中,扶人者一方原本都用不著如此著急、焦慮。如果事發現場有監控視頻,如果有目擊證人能夠提供充分的證據,形成完整的證據鏈,這些自然就成為了扶人者清白的最好證明。相應地,被扶者一方指控扶人者撞了人,如果他們不能提供充分的證據,不能形成完整的證據鏈,警方或法院就不會支持他們的指控,扶人者也就不會承擔法律責任。
我們不應夸大“扶老人”面臨的風險,同時也不應夸大被扶者“訛人”的實際惡意。老人摔倒被人扶起反而訛人之事的確讓人痛心,但也不能排除,有些老人摔倒后意識模糊,高度驚恐之下出現誤記、誤判或錯覺,他們“訛人”并非故意,也算不上有多大的惡意。對老人來說,特殊情況下出現誤記、誤判或錯覺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可以原諒的。認識到這一點,可以緩解人們對被扶者“反咬一口”的憤怒情緒,也可以緩解人們對“扶老人”風險的焦慮情緒。
“扶老人”有時會有一些風險,但這種風險是可控的風險,而不是無限的風險,對此不應夸大放大??吹接欣先怂さ?,你可以放心上前施以援手,你面臨的風險沒有人們想象的那樣大。
鄉鎮公務員面試題目三
【模擬試題】
在2015年12月31日,對全國人名發表新年賀詞,其中強調“只要堅持,夢想是一定會實現的。”請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參考答案】
有夢想,人生才有動力;為實現夢想而努力,才更能體味到成功的喜悅。“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我們每個人都是追夢人,大家實現夢想才能推動中國夢的實現。實現夢想并不容易,所謂的天道酬勤,正需要我們堅持不懈,持之以恒。
行進的中國,夢想一路相伴。回望過去一年,夢想不斷在變現。北京獲得第24屆冬奧會舉辦權,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我國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機總裝下線,中國超級計算機破世界紀錄蟬聯“六連冠”,我國科學家研制的暗物質探測衛星發射升空,屠呦呦成為我國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櫻桃好吃樹難栽,幸福不會從天降。每個夢想的實現,都不容易,一路上充滿艱辛,灑滿汗水,正因為天下不會掉餡餅,我們更要始終保持積極進取的姿態。其實,歷經磨難的中國人最愛做夢,也堅信只有奮斗才可能圓夢。在困苦的日子,我們懷抱希望;在燦爛的日子,我們居安思危;在取得碩果的日子,我們再接再厲。一言以蔽之,我們堅信:有付出,就會有收獲。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實現。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當13億中國人的智慧和力量匯集成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歷經苦難而又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一定能夠抵達夢想的彼岸。我們每個人在實現人生價值的同時,更能享受到偉大時代的饋贈,感知到夢想實現后的榮耀。
我們堅信偉大的中國夢一定會在堅持中實現!
看過“鄉鎮公務員面試題目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