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公務員面試題目及答案
吉林省公務員面試題目一
【解析】
實際上,基層年輕干部的去留問題,并非如一些輿論場上渲染的“公務員離職潮”那般夸張,很多是體制內的流動,尤其是從基層向更高層級黨政部門的縱向流動。應該看到,這種人才的流動有其合理性,年輕干部經過基層的鍛煉,更加了解基層群眾的需求,對群眾也更有感情,帶著這種經驗和情懷進入上級機關會更“接地氣”。同時,基層也會在“新鮮血液”的補充中獲益,新入職的年輕干部往往敢闖敢干,思維敏捷,充滿活力,為基層工作帶來清風。
然而,“基層留不住年輕干部”的感慨,在不少地方確是一種客觀事實,其對基層工作帶來的影響也不可小覷。年輕干部的頻繁流動會影響基層干部隊伍的穩定性,難免會造成人心思動,易形成人才流失的“蝴蝶效應”,一些優秀年輕干部的流失,也會一定程度上造成基層用人時的捉襟見肘。
不可否認,很多年輕干部在基層磨練增長才干,走上了其他崗位繼續發光發熱。但也有不少年輕干部,從大學“象牙塔”來到服務群眾“第一線”,“理想豐滿,現實骨感”的尷尬往往讓他們措手不及。究其原因,友人那一句簡單的“感覺不太好”道出的卻是其中并不簡單的糾結。有的年輕干部不會與群眾打交道,所學與實踐脫鉤嚴重,一身書生氣下不了田間地頭;有的心高氣傲,認為群眾的訴求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沒耐心也沒心思去處理;有的作風浮躁,從“來”的時候就想著將來怎么“走”,總覺得在基層難以實現自我價值,總想做一番大事業……
客觀環境也讓不少年輕干部難以適應。“工作累、待遇低”“成就感不足”“生活條件艱苦”等常有的抱怨,一定程度上也是現實的寫照。再者,如選拔任用上的論資排輩,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等基層政治生態問題,讓一些年輕干部同樣面臨著類似于“逃離北上廣”與“逃回北上廣”的矛盾選擇。除了物質激勵,提拔任用是對基層干部的一種重要激勵手段。而在基層,領導崗位職數的有限性導致競爭非常激烈,不少年輕干部過早地看到了自己人生的“天花板”。
【對策措施】
想要年輕干部更多留在基層,不妨多一些對年輕干部的關愛,從物質和精神上給予更多激勵,并完善相應的獎勵晉升機制。同時,也要繼續加強從嚴治吏,營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基層工作環境,為年輕干部搭建施展才干的良好平臺。
基層年輕干部自身也要加強修養,多一分定力,少一分跟風;多一分踏實,少一分浮躁,在基層崗位上錘煉自我,勤懇工作,在服務群眾中增長才干,在服務群眾中實現自我的價值。
吉林省公務員面試題目二
【熱點背景】
當今,我國政府對市場的管理比較混亂,經常會出現多頭管理“九龍治水”的情況。這不僅會對市場造成混亂,同時也給了權力尋租的空間。所以政府只有采取系列創新性政策措施,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以更大決心和勇氣轉變政府職能,大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才能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釋放出巨大的改革紅利,最終推動中國經濟這艘巨輪更加穩健破浪前行。
【熱點題目】
為響應中央簡政放權的政策,多地政府紛紛出臺了權力清單制度,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權力清單制度旨在明晰政府責任,給權力劃定邊界,有利于約束行政權力、保障公民權利,有助于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和實現政府治理現代化。
一直以來,政府權力并沒有清晰的界限,使得政府職能不斷擴張,本該由市場自發解決的問題,政府也伸出權力之手抓住不放,設定行政審批,導致權力濫用、權力尋租、權力腐敗等異化現象層出不窮,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政府職能履行不到位、行政效率低下、市場機制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權力清單就是在此基礎上對政府權力的梳理,明確了政府權力的數量、規模和邊界,規定了政府行使每一項權力的依據、流程和時限。這樣既可以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優化政府機構設置、職能配置、工作流程,把行政權力納入法律的軌道公開運行,接受群眾監督。還可以為企業、公民依法辦事提供諸多便利、激發市場活力。
為保障權力清單的順利運行,我們必須采取多種措施為權力清單制度的推行創造條件。
一、保證權力清單的科學性。建立權力清單制度首先要對現有政府部門權利進行全面的梳理、評估,再對照法律法規和市場要求列出科學的權力清單。做到該管的絕對不放,該放的絕對不管。走出行政權力“膨脹-壓縮-再膨脹”的怪圈。
二、保證權力清單的公開性。各級政府部門要采取多種宣傳方式,將權力清單宣傳到位,講解到位,保證群眾都能夠理解權力清單的內涵,知曉政府權力邊界,最大限度方便群眾辦事,同時為保證群眾的監督提供前提和便利條件。
三、建立透明的監督問責制度。建立清單后要對政府權力進行監督,除人大有效行使對行政權力運作的監督職權外,也要重視社會群體的監督,應該擴大并暢通群眾的監督渠道,使政府權力運行在陽光之下。同時還要建立相應的問責機制,根據權力行使情況和公務員應當遵守的規則,細化量化違反權力清單的處罰辦法,起到警示作用。
只有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再能讓簡政放權真正落實到位,才能讓中國這艘經濟巨輪再次騰飛。
吉林省公務員面試題目三
2015年高考前夕,廣西桂北高三教室里掛起“勵志”的高考標語,____等霸氣標語迅速走紅網絡。但是,一些學校的標語也引來議論,“扛得住給我扛;扛不住,給我死扛”、“就算撞得頭破血流,也要沖進一本線的大樓”,這是廣西某高中的高考標語風靡網絡。
【點評】
每到高考前夕,各地的中學都會在學校教室和操場等地掛起標語,以激勵高三考生。不可否認,在高三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大,這些標語,讓學生從精神上得到鼓舞,振作士氣,度過高考困難時期。高考標語的作用不僅如此,凝練的語言中,包含了一個學校的內涵與精神,它有可能成為影響學生一生的信條。近些年來,許多中學在標語上進行了大量的創新,不僅勵志,也符合當下學生的價值觀念,例如前兩年的“戰勝富二代,考過官二代,高考不拼爹,努力靠自己”,這些標語創新、進步。但是一些學校的標語霸氣,甚至雷人,或許還有點悲壯。例如,昆明一所中學掛出“累死你一個,幸福你一家”的標語,網絡上流傳著的“有來路,沒退路,留退路,是絕路;拼一個春夏秋冬,贏一生無怨無悔”的橫幅。
高考固然重要,甚至會改變一些人的一生,但是學校用“干掉”、“死扛”這樣的一些標語,也會在學校內營造出一種緊張氛圍,反而不利于學生心理調控。用悲壯的標語激勵學生,甚至誤導學生:人生出路,只有高考。將來人生路途上遇到挫折,或許學生回憶起來,就會把原因歸結到高考這一關卡,如此一來,看待問題,難免狹隘和悲觀。
雖然近些年,隨著教育成本的增加,一些人認為“寒門難出貴子”。但是,悲壯的標語折射出了一個現實:無論當前教育多么不公平,對于許多人來講,高考仍然是改變命運的主要途徑,是無法繞行的獨木橋。一些貧困家庭,他們不僅把高考看成是孩子的出路,也把高考當作是改變家庭命運的轉折點,為了讓孩子更好地學習,全家人的生活作息得配合備戰高考的孩子,高考一旦失利,一些學生無法承受現實,覺得愧對父母,自殺身亡。這些悲劇證明了,高考或許是一場相對公平的較量,但是人生出彩的方式過于單一,所以我們的標語里才會多一些沉重和悲壯,少一些陽光和平和。
近年來,國家重點高校,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對于這些學生來講是一個福音,也為其他學校做出了良好示范。但是這樣的力度還遠遠不夠。目前自主招生的學校數量還在少數,教育部門應當鼓勵更多的學校加入自主招生隊伍中,且每個學校自主招生應有自己的特色,考試應以充分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的,方能體現出全新的人才觀。另外,我國要加強與其他國家高校之間的聯系與合作,鼓勵海外高校來華招生,給國內學生更多選擇,對于有心想要出國學習的學生給予資金上的扶持。學校也要引導學生的觀點,改變人生,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不要局限在高考上,在高三學年,老師盡可能提供詳細的升學信息,如高校自主招生、海外招生等信息。
看過“吉林省公務員面試題目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