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務員面試題及答案
河南公務員面試題一
【題目預測】當下,“互聯網+”成為最流行的詞語之一。但在“互聯網+”面前,有人更喜歡“+互聯網”模式。對于“互聯網+”和“+互聯網”兩種模式,你怎么看?
【解析】
“互聯網+”更多強調“逆襲創新”,比如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互聯網傳媒等;“+互聯網”則更多強調“順勢創新”,比如工業互聯網、金融互聯網等,主要是傳統行業以既有業務為基礎,利用互聯網技術和理念,提高為用戶服務的效率和質量。“互聯網+”有新技術優勢、體制機制優勢和更廣泛的社會支持,容易產生爆發性增長。互聯網技術是基礎,再加上其優惠的價格、便捷的操作、舒適的體驗,足以贏得巨量消費者。“+互聯網”擁有的是存量優勢、行業標準優勢和公信力優勢。一方面迫于外部特別是互聯網企業的壓力,一方面迫于內部問題導向的壓力,傳統企業正熱情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自身服務客戶的能力。主導者差異。根據上述兩個不同之點推論,“互聯網+”的主導者往往是互聯網企業,從技術、商業模式、資金、人才等方面看,都是互聯網企業主導著融合進程。“+互聯網”則正好相反,主要是傳統企業在主導著融合進程。未來,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經濟定會蓬勃發展,雖然目前還存在思想觀念和制度上的障礙,但已經是勢不可擋的趨勢了。
河南公務員面試題二
【事件鏈接】
2015年國慶黃金周期間,青島的天價蝦宰客事件重新揭開了各旅游城市欺客宰客的黑幕。無獨有偶,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400左右的低價兩日游到處都是,稱費用全包。上車后自費項目竟必須交錢,誘騙游客加錢走“特殊路線”。面對質疑,導游放言:此路是我開!還威脅游客:信不信讓你走不了。10月3日,井岡山黃洋界景區一藥鋪也被曝出“天價鐵皮石斛”,花費5200元購買的300余克鐵皮石斛,而吉安市鐵皮石斛售價只需要6.2元一克。廣西桂林景區,一日游變成拍照祈福游,說好的許愿交5元10元都行,進景區后就變成了最少100元,一位游客因為身上沒帶錢甚至被限制人身自由;在陽朔漂流景點,竹筏劃工賣照片要小費,不買照片就將船劃向無人處;某旅行社工作人員甚至揚言:黃金周哪個不搶錢?
【熱點分析】
教育專家認為,無論是青島宰客的燒烤店,還是一些景區的粗暴斂財,他們都有個共同之處,就是做一錘子買賣,宰了客,賺了錢,管你下次還來不來,或許他們壓根就沒指望能有回頭客,畢竟,很多人不會再故地重游?可以說,正是因為有此心理,旅游亂象才屢禁不止。而且,但凡存在旅游亂象的地方,當地監管部門一定涉嫌失職瀆職。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第一,宰客頻發暴露執法問題。
根據《價格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價格問題由物價部門負責,市場管理問題由工商部門負責,這在處理機制上是很明確的。但是,實踐中一些部門總是怠于執法。
“遇上這種情況,如果物價部門不能及時處理,不僅相關證據無法及時保留,更重要的是,外地游客耗不起時間,出門在外受了‘欺負’卻沒有執法部門來給撐腰,最終的結果必然是妥協求安。”有人認為,在這類事件中,公安部門的地位雖然“尷尬”,卻不能逃避職責。通常遇到這種事,外地游客投訴最容易且能夠找到的求助對象往往就是110,盡管公安機關并非民事欺詐行為適格的執法主體,但還是應該協助消費者找到相關負責部門,不能讓消費者無所適從。尤其是針對同一商家的宰客報警一而再、再而三發生的時候,公安機關絕不應該坐視不理。
第二,黑心商家違法成本太低。
宰客事件不斷出現的另一個原因是黑心商家的違法成本太低。雖然最終涉事商家被關停并處一定的罰款,但若不是媒體曝光,事情“鬧大了”,還不知道這件事最終會是一個什么結果。
錢的處罰力度遠不足以阻止經營者“宰客”的沖動,要想杜絕這種行為,除了相關部門積極執法,還必須提高違法成本。比如,提高處罰金額、延長停業整頓期、情節嚴重者則終身禁止從事相關行業。同時,還應完善黑名單機制,對列入黑名單者,提醒有關部門加強監管,累犯達到規定次數,永久禁止從事相關行業。此外,相關部門應及時向社會公布商家的誠信記錄,提醒消費者注意分辨、預防。
第三,特殊時期應有應急機制。
“假期往往是旅游旺季,針對假期消費,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應當建立一種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假期應急機制。”在青島大蝦事件中,相關部門不是管不了,就是在休假,“維護消費者權益的部門,在旅游旺季最容易發生侵權事件的時候,卻都放假了,客觀上無疑成了對商家的縱容。”如何保障消費者“投訴有門”?教育專家認為,針對旅游旺季應當建立起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應急機制,遇到投訴、報警,有關部門應及時作出反應。如果只等鬧大了再事后處罰以給社會交代,恐怕“青島大蝦”這種事還會發生。
河南公務員面試題三
【政策鏈接】
2015年8月25日,重慶市正在制定《關于開展分級診療制度試點工作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高血壓、糖尿病將作為先期試點病種,計劃今年在有條件的區縣進行試點。
【政策點撥】
“分級診療”,簡單來說就是按照疾病的輕、重、緩、急及治療的難易程度進行分級,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承擔不同疾病的治療,形成“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的理想就醫格局。
作為醫改的一個美麗目標,其在實現的過程中存在諸多困難。分級診療無疑是想把大量的優質資源和人口分布相匹配,這種情況下,整體醫療效果會更好、效率會更高。但目前,我們絕大部分優質醫療資源都在核心城市和發達地區,這跟我們公共服務均等化建設目標相悖,包括我國一直在推行的全科醫生、強制首診等制度都未能如實落地,這些無疑都成為分級診療的障礙。所以這些制度的落實同樣需要從政策層面同時進行推動和調整,分級診療才能從根本上起到“控制閥”的作用。
同時分級診療也不是限制患者,而是要有序、快捷、方便、有效地讓病人就地得到相應水平專家的指導,從而最大化地發揮醫療資源的效果。因此,分級診療不能光對患者分級,而是需要人才、設備和技術等資源配置都需得到進一步的完善。所以,要想讓該制度順利推行下去,實現最初的目標,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推動醫療制度各個方面的完善改革。一方面,需要加大分級報銷之間的等級差異,讓基層診療更具有優勢,能吸引更多的患者注意力;另一方面,還應加強首診制度的推行,發揮醫保政策的杠桿作用,在條件成熟的基礎上盡快推出,最終通過行政管理、價格調整、醫保支付等多條腿,引導患者有序流動,實現分級診療格局。
看過“河南公務員面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