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面試經典真題 公務員面試真題精選
公務員面試經典真題一:
兩會上少了“沏茶倒水”,多了礦泉水實名制,向全社會傳遞出政府部門節儉務實的工作作風,是“政府過緊日子、百姓過好日子”的體現,也是對“八項規定”、“六項禁令”內涵的一次深刻詮釋。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從“八項規定”到風清氣正過節的規定,再到《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乃至中紀委通報的諸多典型案例,無不傳遞出頂層設計的明確取向:重節約、反浪費。此次全國兩會不再沏茶倒水,而是實行礦泉水實名制,吹來了一股節儉務實之風,展示了政府的新作風和新形象。作為一項新舉措,尤其是在備受關注的全國兩會上,其意義不言而喻。
一方面,弘揚了勤儉節約、遠離鋪張浪費的精神。雖然礦泉水本身不值錢,但帶來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不容小視。以小見大,凸顯了本屆兩會帶頭遵循中央有關規定要求,節儉辦大事、清廉務實效的會風。更重要的是啟迪人們勤儉節約,并通過實際行動上行下效,有利于整個社會節約風氣的形成。
另一方面,傳遞了公平正義的正能量。“沏茶倒水”是最基本的會議服務,還是一種待遇符號。取消“沏茶倒水”,也就取消了這個待遇符號。兩會屬于最高級別會議,消除待遇符號,破除了特權思維,有利于向社會傳達公平正義的正能量。
“兩會”是風向標,會上任何一點新風,都會被迅速擴大,進而成為一種風尚。所以這一舉措也應該在全國黨政機關會議上推廣,并將其從創意上升為制度,才能成為穩定可期的權力常態。
2、為著力提升文化惠民公共服務水平,市新聞出版局決定開展一次公眾文化需求的調查活動。假如本次活動由你負責,你怎么辦?
開展公眾文化需求調查活動,能夠及時了解本市居民文化活動現狀以及精神文化需求,從而提升文化惠民的服務水平,推進公共文化建設。作為本次活動的負責人,我會本著認真、嚴謹的原則,從以下幾個方面組織調查活動:
第一,成立調查工作組,設計制定調查問卷,商討制定調查方案。確定調查的對象、范圍,調查采取的方式方法。調查問卷的內容包括:市民參與文化活動的形式、花費的時間家庭或個人的文化消費情況,對市區的文化設施是否滿意、對市里的公共文化服務現狀的意見和建議等。然后,做好調查活動所需經費的預算,將最后確定的方案遞交領導審批;
第二,根據領導指示,與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各街道辦、各文化機構、大中專院校、各中小學的負責人聯系,向他們說明此次調查活動的目的和意義,請他們幫忙,協助完成此次調查;
第三,做好人員的統籌分工,采取多種調查方式開展調查。將調查人員分為三個小組,分別展開調查活動。一組,負責到人流密集的市中心廣場、公園、社區活動中心、交通樞紐等地,各中小學、大中專院校等地,發放及回收調查問卷;二組,負責與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合作,隨機電話采訪本市18周歲以上的常住居民,發布以及回收網絡調查問卷;三組,去市內主要書店、影院、文化活動中心、圖書館、科技館以及展覽館等公共文化機構進行隨機面訪;
第四,調查結束后,將調查取得的所有信息進行匯總分析,得出科學結論,形成完整詳盡的調查報告,并根據調查結果,就為居民提供優秀的文化消費產品、加大活動場所的投入、借助公益性文化活動提高居民文化消費品味、提升居民文化消費層次和培養文化消費市場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議。
3、在某科室,科員小周經常越過副科長直接向科長匯報工作,引起了副科長對科長的不滿和猜疑。假如你是小周非常要好的同事,你該怎么幫助小周?
機關工作中,下屬向領導匯報工作是一門學問。越級匯報,是缺乏權屬意識的表現,如果處理不好,則會陷入人際被動的局面。作為跟小周要好的同事,我會采取以下措施幫助他:
首先,與小周進行溝通,傾聽小周經常越過副科長直接向科長匯報工作的原因。如果是科長經常越過副科長直接向小周布置工作任務,那么小周直接向科長匯報工作的做法,是有情可原的,但小周也不要忽視副科長的存在,應向副科長進行適時的說明和匯報。反之,如果小周是性格使然,不愿意遵守工作紀律,自認為直接向科長匯報可以簡化工作流程,有利于工作的開展以及提升工作效率,小周則犯了工作中的大忌,則是小周的不對,小周應該向副科長道歉,并向副科長說明情況,消除副科長對科長產生的誤解。
其次,針對了解到的情況,以機關中的實例,向小周講述正確處理機關人際關系的重要性,指出小周在處理人際關系方面出現的失誤和不足,耐心地向小周陳以利害,希望小周能夠盡快做出調整,及時向副科長陳述原委,向副科長做出深刻檢討,讓副科長了解事情的真相,爭取能夠消除副科長對科長產生的不滿和猜疑。
最后,在今后工作中,不斷地提醒小周,讓他注意工作方式,自覺地遵守工作制度和工作規則,以嚴謹、謙和的工作態度獲得兩位領導以及同事們的尊重和認可。
4、某小區居民向街道反映,小區內的爆魚店和烤鴨店,強烈刺鼻的油煙味使小區的居民們不能開窗呼吸新鮮空氣,令人無法容忍。街道辦領導讓你處理,你怎么辦?
爆魚店和烤鴨店產生的油煙使小區居民怨聲載道,如果處理方式不當,很容易造成矛盾升級,不利于問題的解決。因此,我會本著多協商、多溝通的原則,將油煙擾民問題妥善解決。
首先,走訪小區居民,核實油煙擾民的實際情況,了解具體訴求,做好記錄。到兩店進行實地調查,查看其排煙處理是否規范,是否符合油煙達標排放標準。找到兩店的店主,了解其經營狀況、排煙管道走向等實際情況。
其次,根據了解的具體情況,召開由居委會、物業負責人、兩店店主三方參與的座談會,就油煙擾民問題進行細致地協商,制定整改方案。向兩店店主解釋我市城區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辦法的具體規定,希望其顧及小區居民利益,自動、自覺對油煙排放設備進行整改。如果店主在整改時存在困難,則請社區居委會及小區物業公司配合兩店協調解決,幫助其做通周圍居民的思想工作,調整好油煙排放管道的走向。如果確實不能進行整改,請居委會幫忙,為兩店重新尋找合適的店鋪,既滿足其開店需求,又維護小區居民的權益。
再次,做出溝通和協調后,如果兩店拒不整改,則請環保局執法隊對兩家飯店下達整改通知書,強制要求經營者安裝油煙凈化裝置,并對其整改行為進行監督,確保排放的油煙達標,還居民一個清新舒適的環境。
最后,在油煙擾民問題得到最終解決之后,向居民了解對處理結果是否滿意,并將處理過程結果向街道辦領導進行匯報。
5、自1986年首開貧困縣評定先河以來,我國貧困縣數量已由第一輪評定的273個,逐輪攀升為目前的832個,評上貧困縣已成為“聞著臭、吃著香”的臭豆腐。對此,你怎么看?
貧困縣增多,客觀上源于我國扶貧標準有所提高,從側面也說明了我國扶貧工作任重而道遠。但我認為,許多地區對評定貧困縣趨之若騖,根本上是“窮帽子”下面的利益鏈條使然。
每到新一輪貧困縣調整評定期來臨時,“窮帽子”下隱藏的可觀的扶貧資金和扶貧項目支持,以及國家在財政補貼、土地政策、稅收減免、升學減分等方面的特殊照顧和政策傾斜,使很多地方政府不僅不想“摘帽”,沒有“帽子”的還要積極爭取“帶帽”,一邊依靠國家資助來彌補當地財政虧空,一邊打著貧困縣的名號,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物要項目,使扶貧機制陷入有人申請加入,無人請求退出的尷尬局面。這在一定程度上凸顯出某些地方政府的不作為。而且,現行的貧困縣評定缺乏退出機制和有效監督機制,極易滋生腐敗,出現虛報冒領、擠占挪用、損失浪費、滯留閑置、貪污侵吞等問題,給地方發展帶來危害。
評定貧困縣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國家資源的再分配,實現均衡發展改善當地民生,因此,改革現行的扶貧機制,使扶貧回歸本質是當務之急。
首先,相關部門要對每筆扶貧資金都實行嚴格的跟蹤監督與管理,讓扶貧資金真正用到“刀刃”上,同時也要加強公眾輿論監督及官員考核問責制度;
其次,扶貧部門應在基于科學性和執行力的先行先試基礎上推進扶貧政策,在選定貧困縣時,必須遵循嚴格的遴選管理機制,設定合理的貧困標準,要“治窮”,也要“治懶”;
最后,應積極轉變扶貧的思路,不要局限于資金和政策扶持,更要通過開拓科學的發展思路,引導和幫助貧困縣。
公務員面試經典真題二:
(1)為什么想進本單位?
這通常是面試官最先問到的問題。此時面試官就開始評斷錄用與否了,建議大家先判斷自己去應徵的工作性質,是專業能力導向呢,或是需要溝通能力,其實現在市場多以服務為方向,所以口才被視為基本能力之一,所以在此時就要好好表現自己的口才,而口才較差者就務必表現出自己的專業能力即誠意,彌補口才不足的部分。
回答這個問題時,一定要積極正面,如想要使自己能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希望能在相關領域中有所發展,希望能在單位多多學習等等﹔此時可以稍稍夸一下面試單位,但切記一定要誠懇,不然可是會畫蛇添足,得不償失哦!對于社會新鮮人的建議則是,由于之前沒有工作經驗,所以建議你可以坦承的說出自己的動機,不過用語還是要思考一下!
(2)喜歡這份工作的哪一點?
相信其實大家心中一定都有答案了吧!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自然評斷的標準也會不同,但是,在回答面試官這個問題時可不能太直接就把自己心理的話說出來,尤其是薪資方面的問題,不過一些無傷大雅的回答是不錯的考慮,如交通方便,工作性質及內容頗能符合自己的興趣等等都是不錯的答案,不過如果這時自己能仔細思考出這份工作的與眾不同之處,相信在面試上會大大加分。
(3)自己的優缺點為何?
有許多面試官都喜歡問這個問題,目的是在于檢視人才是否適當,求職者的誠懇度等等,在這之前應該好好分析自己,將自己的優點與缺點列張單子,在其中挑選亦是缺點亦是優點的部分,在回答問題時,以優點作為主要訴求,強調可以為公司帶來利益的優點,如積極,肯學習是最普遍的回答,而缺點部分則建議選擇一些無傷大雅的小缺點,或是上述那些模嶙兩可的優缺點作為回答,這樣才不會使面試官太過針對缺點做發揮,造成面試上的困難。
(4)對單位的了解有多少?
這時準備的功夫就派上用場,將你之前所吸收的信息發揮出來吧!至少也要知道公司的職能有哪些,審批哪些程序等等,不然面試官一問當場傻在那兒就糗大了,所以一定要事前準備!
(5)對工作的期望與目標何在?
這是面試者用來評斷求職者是否對自己有一定程度的期望、對這份工作是否了解的問題。對于工作有確實學習目標的人通常學習較快,對于新工作自然較容易進入狀況,這時建議你,最好針對工作的性質找出一個確實的答案,如業務員的工作可以這樣回答:“我的目標是能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一定會努力學習,而我相信以我認真負責的態度,一定可以達到這個目標。”其他類的工作也可以?
(6)為什么要離職?
回答這個問題時一定要小心,就算在前一個工作受到在大的委屈,對公司有多少的怨言,都千萬不要表現出來,尤其要避免對公司本身主管的批評,避免面試官的負面情緒及印象;建議此時最好的回答方式是將問題歸咎在自己身上,例如覺得工作沒有學習發展的空間,自己想在面試工作的相關產業中多加學習,或是前一份工作與自己的生涯規劃不合等等,回答的答案最好是積極正面的。
(7)選擇這份工作的原因為何?
這是面試官用來測試應聘者對工作理解度的問題,藉以了解求職者只是基于對工作的憧憬或是確實的興趣來應徵這份工作,此時之前所強調的事先研究功夫又再度派上用場,建議你的回答應以個人的興趣配合工作內容特質,表現出高度的誠意,這樣才可以為自己鋪下邁向成功之路。
(8)你認為相關產業的發展為何?
這也是事前準備的功夫,多閱讀一些相關的報章雜志,做一些思考,表現出自己對此相關產業的的認識,如果是同業轉職者,可強調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所做的個人見解,但若是初次接觸此一行業,建議采取較為保守的方式,以目前資訊所提供的資料為主作答,表現出高度興趣及誠意為最高指導原則。
(9)你希望的待遇為多少?
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其實在目前,一般大型機關在招聘時就會事先說明基本底薪等等薪資待遇為何,而一般事業單位有許多仍以個人能力,面試評價做作為議薪的標準,所以建議求職者可以利用現在網絡科技查詢薪資定位的相關資料,配合個人的價值觀,經驗,能力等等條件,做出最基本的薪資底限,這時建議無工作經驗者應采取保守的態度為準,以客觀資料作為最主要考量重點,“依公司規定”的回答是不被建議的,這樣不但表示出自己對于工作的自信程度不高,在薪資無法符合個人要求時更會造成許多困擾。
(10)在工作中學習到了些什么?
這是針對轉職者提出的問題,建議此時可以配合面試工作的特點作為主要依據來回答,如業務工作需要與人溝通,便可舉出之前工作與人溝通的例子,經歷了哪些困難,學習到哪些經驗,把握這些要點做陳述,就可以輕易過關了。
看過“公務員面試真題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