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選領導政治基礎知識習題答案精講
公選領導政治基礎知識習題: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句話蘊含的哲理是( )。
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
C.運動是無條件的、絕對的 D.共性與個性是相互聯結的
3.意識產生的決定性環節是( )。
A.人腦的進化 B.勞動 C.動物心理 D.語言
4.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自然科學基礎是( )。
A.古典力學、量子力學、相對論
B.電子學、高分子化學、分子生物學
C.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
D.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
5.把物質理解為某一種或某幾種具體物質形態的哲學派別是( )主義。
A.樸素唯物 B.辯證唯物 C.客觀唯心 D.形而上學唯物
公選領導政治基礎知識習題答案精講:
1.【答案】A。
精講:凡是承認世界具有統一性的哲學觀點叫“一元論”,包括唯物主義一元論(承認世界統一于物質))和唯心主義一元論(承認世界統一于精神)。舊唯物主義僅僅承認物質是世界的本源,并且把物質世界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和結構。只有辯證唯物主義從物質的多樣性中進一步揭示了物質的本質即客觀實在性,認為物質世界是多樣性的統一。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多樣的,又是統一的,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物質世界的統一,是多樣性的統一。故本題選A。
2.【答案】C。
精講:“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意思是“時間像流水一樣流逝,日夜不停”,說明物質是運動的物質,一切事物都處于不斷變化之中,即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C項正確。A、D項明顯與題干不符,B項“物質的唯一特性”不是“運動”,是“客觀實在性”。故本題選C。
3.【答案】B。
精講:勞動為意識的產生提出了客觀需求。人類在勞動中使用雙手,促進交流,產生了語言;勞動和語言促進了思維的物質器官——人腦的形成和日益完善,為意識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勞動使意識產生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因此意識產生的決定性環節是勞動。故本題選B。
4.【答案】D。
精講: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一般規律的學說,它堅持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堅持唯物主義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有其自然科學基礎,進入19世紀后,自然科學由原來主要是“收集材料的科學”發展為“整理材料的科學”,一些揭示自然界各種物質形態之間的聯系和發展的科學紛紛建立和發展起來,其中特別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及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三大發現,給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產生提供了可能。故本題選D。
5.【答案】A。
精講: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是唯物主義的最初形態,它的基本特征是試圖在某些具體的有形物體中,在某些特殊的東西中,尋找具有無限多樣性的自然現象的統一。樸素唯物主義肯定世界的物質本原性和統一性,但是由于認識水平的限制,它總是把某種或具體的物質形態看作是世界的物質本原和統一的物質基礎。故本題選A。
公選領導政治基礎知識習題答案精講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