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之政治知識
公共基礎知識之政治知識【1-25】
2.我們要在公有制為主體的條件下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因為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3.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既可以發揮市場經濟的優勢,又可以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這是因為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是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
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在宏觀調控下使市場在社會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
5.我們必須堅持公有制作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因為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
6.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7.國有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和優勢,主要是通過對經濟發展的控制力和市場的競爭力體現出來
8.我國現階段實施的社會保障水平是滿足人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9.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10.計劃與市場是都是經濟調節的手段
11.決定我國現階段多種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狀況
12.在社會主義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的是國有經濟
13.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4.按勞分配就是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數量和質量分配個人消費品
15.我國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國有經濟對國民經濟的控制力上
16.黨的十五大提出的與按勞分配結合在一起的分配方式是按生產要素分配
17.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就必須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
18.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的重點和難點是“三農”問題
19.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原則是人類歷史上分配制度的深刻革命,因為它是對一切剝削制度的否定
20.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公有制
21.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22.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23.胡錦濤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國科技大會上宣布,中國未來15年科技發展的目標是:2020年建成創新型國家,使科技發展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支撐。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核心是人才
24.中共十五屆四中全會指出,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是國有企業改革
25.衡量某種所有制形式是否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的標準是是否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公共基礎知識之政治知識【26-50】
26.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
27.股份制是公有還是私有,關鍵看誰掌握控股權
28.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是由十四大提出
29.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在對市場經濟認識上的重大突破是市場經濟不屬于社會基本制度的范疇
30.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所需要解決的矛盾是生產關系的某些環節和方面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矛盾
31.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是保持經濟總量的基本平衡,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引導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32.轉變政府職能的關鍵是實行政企分開
33.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是按勞分配
34.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條件是生產資料公有制
35.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個人收入分配制度是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36.現階段我國按勞分配的范圍是公有制企業
37.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主要是使經濟建設真正轉變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38.在下列各種收入中,就其性質來說屬于按勞分配的收入是公有制企業職工的工資收入
39.社會保障的根本目標是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40.按照鄧小平提出的“兩個大局”思想,在1999年9月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上,中央做出了一項重大決策,即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41.中央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總要求中,“生活富裕”是新農村建設的目的
42.所有制的實現形式是指資產的具體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
43.黨的十五大提出,公有資產占優勢,要有量的優勢,更要注重質的提高
44.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既可以發揮市場經濟的優勢,又可以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這是因為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是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
45.我們必須堅持公有制作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因為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
46.鄧小平多次強調社會主義根本原則是公有制占主體和共同富裕
47.以屬于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是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 國有經濟控股的股份制企業
48.判斷股份制企業的性質,關鍵是看控股權掌握在誰的手里
49.建設創新型國家,核心是人才
50.我國科技發展的戰略基點是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公共基礎知識之政治知識【51-75】
51.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52.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和核心是人民當家作主
53.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國體
54.我國的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55.第一次深刻闡述“依法治國”的含義黨的十五大
56.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基本要求的核心是有法必依
57.我國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
58.國體與政體的關系是國體決定政體
59.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國
60.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對象是具體政治制度
61.明確提出:“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的是鄧小平
62.社會主義與民主是不可分割的,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民主只能逐步地發展
63.我國的政黨制度是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
64.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堅持黨的領導
65.明確提出實行“依法治國”是在黨的十五大
66.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組織和活動的基本原則是民主集中制的原則
67.我國實行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是人民奮斗成果和歷史的選擇,它們的核心和內容都是堅持一切權利屬于人民
68.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合作的政治基礎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69.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與政治體制改革的關系表現為二者相互依賴,相互配合
70.民族區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務的權力
71.我國最高權力機關和行使國家立法權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72. 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
73.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本保證是依法治國
74.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實質是無產階級專政
75.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公共基礎知識之政治知識【76-100】
76. 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77.政治體制改革必須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這個中心
78.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必須有利于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特點和作用
79.馬克思主義在民族問題上最基本的觀點是各民族一律平等
80.我國近年來把直接選舉人民代表的范圍擴大到縣一級
81.政治體制改革的性質是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82.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內在屬性,歸根到底是因為它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在政治上的集中體現
83.“民主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不是一個東西。民主就是承認少數服從多數的國家” 民主是指一種國家制度
84.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85.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86.民族區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務的權力
87.九屆人大二次會議正式將“依法治國”寫入憲法,這一政策的核心是法治代替人治
88.中共十五大報告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這個論斷指出了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內在聯系
89.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組織和活動的基本原則是民主集中制原則
90.下列不屬于我國民主黨派的是中國國民黨建設委員會
91.不屬于我國民族自治區的是寧夏壯族自治區
92.依法治國的主體是人民群眾
93.依法治國依據的“法”主要是憲法
94.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
95.把“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條款寫進憲法是在全國人大九屆二次會議
96.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
97.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
98.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
99.中國十五大報告提出的關于我國立法工作的目標是,到2010年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體系
100. 人類社會是由經濟、政治、文化形態所組成的相互作用的有機體。其中經濟是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