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沖刺復習計劃及方法
學習語文要靠平時積累,因此不可一日不溫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高考語文復習計劃及方法,僅供參考。
高考語文復習計劃
一、時間安排
第一輪(9月—3月)全面復習,夯實基礎;第二輪(3月---5月)專題復習,查漏補缺;第三輪(5月-6月)強化訓練,提高實戰能力。
二、第一輪復習
(一)第一階段( 9月3日—10月15日)
①梳理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有關知識。
②認讀3500個常(次常)用字,挑出沒掌握的字分散識記。
③挑出易寫錯字和易誤寫的詞語分散識記。
④復習標點符號知識,并練習掌握。
⑤復習實詞、虛詞,并練習掌握。
(二)第二階段(10月16日—11月15日)
①復習詞語(含熟語),并練習掌握。
②辨析并修改病句訓練。
③復習語用表達相關知識。
(三)第三階段(11月16日—12月15日)
①繼續復習語用表達相關知識。
②復習常用的8種修辭方法,并練習掌握。
③詩歌鑒賞訓練。(內容③的復習可結合試卷講解進行,著重方法指導)
(四)第四階段(12月16日—1月20日)
①著重記憶名句名篇。
②現代文閱讀訓練(包括論述類文本閱讀和文學類文本閱讀)。
③作文訓練(力求有針對性和系統性)。
④模擬練習。
(五)第五階段(2月25日—3月20日)
①歸納復習18個文言虛詞和200個文言實詞。
②文言文閱讀訓練(本內容的復習跨度較大,各班可根據實際情況自主安排)。
③繼續作文訓練,強化熱點素材積累和運用。
三、第二輪復習
(一)第一階段(3月21日—4月5日)
①在一輪復習的基礎上,針對自己在語基、表達等考點的弱勢環節復習。
②注意在生活中為閱讀與作文積累材料。
③本月內30%的時間用在做題上,注意總結命題規律與特點。
(二)第二階段(4月6日—4月16日)
①偏重閱讀古文與現代文。
②練習作文的寫作。
③多做模擬題。
④關注有關考綱的信息。
(三)第三階段(4月17日—5月1日)
①重點是作文。
②檢測二輪復習總體效果。
四、第三輪復習
(一)第一階段(5月1日—5月15日)
①研讀考綱,命題依據。
②大量做模擬題,準備糾錯本,記錄弱勢環節,查漏補缺。
③多看優秀范文。營造作文亮點。
④關注新題型。
(二)第二階段(5月16日—5月31日)
①回歸真題,多做模擬題。
②看糾錯本,查漏補缺。
(三)第三階段(6月1日—6月6日)
自我調節,適當看書,保持好心態。
五、部分考點具體要求
(一)語文知識和語言表達:
兩點很關鍵——積累和留心。平時要多留心易混易錯詞語的讀音、字形,積累下來。一常備工具書,隨時查閱;二準備積累本,將常見易錯字、近義詞、熟語有計劃地抄寫下來;三要準備錯題本,將每次考試中自己做錯的相關試題整理出來,時常翻閱,加強記憶,避免重復錯誤。
高考語言表達題型較靈活,需要較強駕馭語言的能力。首先分析近兩年各地高考語言運用的考查形式,從理性角度吃透各種題型的要求和應該注意的問題,并特別注意新題型的導向作用。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對各種類型的語言表達題全面訓練。
(二)古詩文閱讀
1.文言文閱讀
高考文言文閱讀考查內容緊扣《考試說明》,主要檢測通過課內的學習把知識遷移到閱讀課外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閱讀試題與課本結合緊密,必須扎扎實實地學好課本。文言文翻譯要注重落實,尤其是關鍵詞語要落實。在文言文復習中,應以文言文翻譯為切入、帶動和鞏固點。
文言實詞復習要重視推斷訓練,堅持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學會推斷詞義語境分析、結構分析、猜讀、形訓等技巧;評講不僅要講清楚“是什么意思”,更要給學生示范“怎樣推斷實詞詞義”。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和意義重在落實,從詞性入手,先用法后意義。要對18個虛詞進行系統整理,從課文例句入手,逐一講解,然后歸納總結,最后選擇典型語段集中訓練。
2.古代詩歌鑒賞
訓練的兩項基本要求:一要立足課內,鞏固知識,學會遷移;二要理解作品,解讀內蘊,確切表達。復習的三個基本方法:一是“讀”,即讀典型精要的鑒賞短文;二是“寫”,即寫簡短而完整的鑒賞文字;三是“練”,即選擇適量的符合考綱要求的練習題進行訓練。
(三)名句名篇的默寫
要求背誦的詩文,要不折不扣背誦。對有些“名句名篇”,不僅要熟練背誦,而且要準確默寫。
(四)現代文閱讀
現代文閱讀尤其是文學作品閱讀,學生總感到無從下手,得分較低;而復習起來也往往是事倍功半。復習中要加強對學生現代文閱讀技巧的指導,使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分析。
答好現代文閱讀試題必要前提:
①明確文體特征,整體把握主旨;
②掌握各種手法,構建知識體系;
③指導答題技巧,總結答題模式;
④分析題干內涵,明確問題指向。
(五)作文
總體要求:回歸寫作的本質,引導學生積極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分析和判斷生活,用獨特而充滿個性的文字來表現生活。
要引導學生拓寬視野,關注社會,關注人生,了解時代脈搏,注重觀察生活、感悟生活、表達生活、評價生活,提高思想認識水平。此外,要多讀書報時文,占有鮮活材料。生活儲備豐富,知識儲備充足,才能寫出動人的文章,才有了創新的基礎。
總體原則:由整體推進到專題突破,重積累,重感悟;練思維,練規范;促升格,促個性。
一注重文體的'規范性,訓練學生寫規范的記敘文、議論文、散文等;二注重審題立意的準確性和深刻性,無論是“話題”還是“材料”,審讀材料都是最初的關鍵一步。在教學和復習中,要切實提高學生審讀材料的能力。審讀能力以思維能力為基礎,培養思維能力乃是關鍵中的關鍵。第三,要注重講評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每次訓練之后,都要將高分作文打印出來,并注上詳細的評析,采用適當的方式進行展示;還要對中等作文進行提升訓練,讓學生明確“好作文”的標準到底是什么。質量要以數量為基礎,作文訓練必須達到相當的數量。
六、復習策略探討
1.要有階段性和層次性
第一輪全面復習(縱的復習),要一項一項復習,一項一項落實,一項一項訓練,最后穿成串,連成線,達到系統化。第二輪重點復習,要通過一系列的練習,進行限時限量的訓練。這一階段的復習旨在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各種能力。第三輪綜合復習,除套題訓練外,要引導學生關注歷次考試中丟分的題,分析失誤原因,及時查漏補缺。高三復習總時間安排是前緊后松,臨考前把時間完全交給學生,讓他們有一個體味消化加深理解的過程。
2.要有可控性和針對性
語文復習的計劃要體現定量控制、定度控制的原則。所謂定量控制,就是對課時量、課堂教學容量及訓練量要進行控制。量次不足,不能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量次過于頻繁,學生不勝負擔,同樣也會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提倡一周一中練,一月一大練(盡量與月考錯開)。練后必講評,練習和評講力爭都安排在語文課堂上,不占用課外時間。所謂定度控制,就是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水平和特點,適時調整訓練的節奏和內容,因材施教。對于語文優生和差生,各班要心中有數,加強課外輔導。
3.要有靈活性和機動性
復習備考時間安排要與各班學生學習狀況結合,可根據各班實際,靈活地加以調整,使復習發揮最大的效益,取得最佳效果。
高三語文復習備考方法
1、每天練一些。
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一些恰當的語文習題(最好是高考題或者高考模擬題,題后附有詳細答案),限時訓練,藍筆做,紅筆改,練習中常出錯的題目、一些特別經典的題目要記在筆記本上,常看常記。有疑問的地方更要記錄下來,有機會向老師和同學請教。
2、每天積累一些。
語文高考中,"得基礎者得高分",對于字音、成語、病句、名句默寫(包括課內和課外)都要進行不間斷的科學的重復,合理利用自己的生物鐘,天天讀,天天背。每天讀一些好的短篇文章(例如散文、小小說、新聞、傳記等),為閱讀和作文積累語感。每天關注時事,積累新鮮的可用的作文資料;課內外名句要堅持默出來,默正確。
3、每天整理一些。
把語文講義或按照下發的`時間,或按照語文考試內容的不同進行整理,確保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找到把書桌上的語文課本和語文資料整理得井然有序;把學期中的作業本和講義、練習題整理出來,把其中的錯題再做一下;把不用的語文輔導書撤下來,把常用的放到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按照語文考試說明中規定的考點的框架結構,在筆記本上進行補充整理。
4、每天反省一些。
反省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處理學習事物的有關細節,杜絕不科學的學習方法和不可斷絕的小錯,以后學習起來就可以事半功倍。反省一下自己的學習態度,確定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
高考語文答題注意事項
1、卷面雜亂,字跡不清
有些同學在書寫答案時,不注意卷面整潔,甚至使用墨水濃重的筆,一筆下去成為一團,掃描后閱卷老師根本看不清楚答案,不僅得不了高分,而且原本應得的分數也會丟失。
建議:一筆一劃寫,字不要太小,讓閱卷老師看清楚才能得分
2、答案沒有步驟,混亂不堪
語文主觀題部分,沒有步驟,寫成一堆是閱卷老師不喜歡的卷面。
建議:①列提綱,按步驟答題②答案清晰,不啰嗦,比如問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同學只需要寫“比喻”二字就可以,不用寫“這句話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3、不認真審題
審題對了才能拿到完整分數,審題錯誤可能一分都沒有。
建議:①認真看清楚題干②注意題干中的限制詞,比如“正確”、“不正確”
4、答案寫錯位置
有些同學考試非常緊張導致答案寫錯了位置,然后將2題的答案對調用箭頭標注,這樣很容易2題都失分。
建議:考生應從平時就養成好的習慣,讓好習慣成為一種日常
5、時間安排不合理,題做不完
做題慢的同學,前面題正確率很高,但是后面分值大的題反而由于時間不夠來不及答題,正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建議:按照試題分數分配做題時間,比如考試前40分鐘做客觀題,開考后40-90分鐘做主觀題,最后一小時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