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路“漫漫”還是路“曼曼”
到底是“路漫漫其修遠兮”還是“路曼曼其修遠兮”?近日,《離騷》這句詩詞引發爭議。“印象中,我讀中學時,書里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平時寫文章,用到這句話也比較多,用的‘漫’。”
好奇之下,她決定“求索”一番。她找出上一版本的語文書,發現用的字也是“曼”。她又去查找了以前的期刊、雜志等,發現對于“曼曼”“漫漫”的討論一直有。
“有些甚至說‘曼曼’是錯別字,或者判定‘漫漫’是誤用。不管是‘曼’還是‘漫’,都是表示長遠的意思,在意義上是都可以的。但不清楚是不是后來改了?還是兩個在通用?”這位老師在查閱許多資料后,更迷茫了,“同學們在寫勵志主題的文章中,經常引用這句話,他們也困惑,到底哪個才是對的?”
“路曼曼其修遠兮”這句詩,出現在人教版語文教科書九年級上冊的綜合性學習內容中。該綜合性學習內容的主題為“君子自強不息”。
文中表示,中國古典詩詞中不乏體現自強不息精神和風骨的作品。課本里列舉了三句詩詞名句,讓同學們感受古人自強不息的精神,理解自強不息的含義。其中之一就是“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為此,請教了楚辭學研究專家、浙江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林家驪。林教授是浙江大學楚辭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屈原學會副會長,譯注了中華書局版《楚辭》。
林教授表示,不管是用“曼”還是用“漫”,都是可以的。“古漢語中,字通用的現象很普遍,不需要糾結,‘曼’和‘漫’都可以用。”
離騷中知識點有哪些
(一)通假字
1.錯:偭規矩而改錯.(通“措”,措施)
2.邑:忳郁邑.余侘傺兮(通“悒”,憂愁苦悶)
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圓”)
4.離:進不入以離.尤兮(通“罹”,遭受)
5.章:芳菲菲其彌章.(通“彰”,明顯,顯著)
6.反:延佇乎吾將反.(通“返”,返回)
(二)詞類活用
1.鞿羈: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名作動,約束)
2.淫:謠諑謂余以善淫.(動作名,淫蕩的事)
3.群:鷙鳥之不群.兮(名作動,合群)
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為動用法,為......而死)
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動,使......受委屈、使......受壓抑)
6.步:步.余馬于蘭皋兮(使動,使......步行)
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動,使......加高)
8.長:長.余佩之陸離 (使動,使......加長)
(三)古今異義詞
1.浩蕩:怨靈修之浩蕩.. (古義:荒唐|今義:形容水勢廣闊而壯大)
2.工巧:固時俗之工巧..兮 (古義:善于投機取巧|今義:技藝巧妙)
3.改錯:偭規矩而改錯.. (古義:改變措施|今義:改正錯誤)
4.窮困: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古義:處境困窘|今義:經濟困難)
5.流亡:寧溘死以流亡..兮 (古義:隨流水而逝|今義:因災害或政治原因被迫離開家鄉或祖國)
(四)一詞多義
1.長:
長.太息以掩涕兮(副詞,長久) 長.余佩之陸離(使......加長)
2.善:
亦余心之所善.兮(以為是好的) 謠諑謂余以善.淫(擅長)
3.以為:
制芰荷以為..衣兮(用??做) 余獨好修以為..常(認為)
4.修:
余雖好修.
姱以鞿羈兮(美好) 退將復修.吾初服(整理) 余獨好修.姱以為常(美,美好)
5.雖:
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惟,只是)
雖.九死其猶未悔(即使,縱然)
(五)特殊句式
①不吾知其亦已兮。(賓語前置)
②唯昭質其猶未兮。(固定句式)
③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定語后置)
④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被動句)
⑤雖體解吾猶未變虧。(被動句)
路漫漫其修遠兮詩人簡介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戰國末期楚國歸鄉樂平里(今秭歸縣屈原鄉屈原村)人,出生于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后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后,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楚國。
路漫漫其修遠兮詩文賞析
《離騷》是一首充滿激情的政治抒情詩,是一首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杰作。詩中的'一些片斷情節反映著當時的歷史事實(如“初既與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傷靈脩之數化”即指懷王在政治外交上和對屈原態度上的幾次反覆)。但表現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義的方法:不僅運用了神話、傳說材料,也大量運用了比興手法,以花草、禽鳥寄托情意,“以情為里,以物為表,抑郁沉怨”。而詩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對喻體的調遣,又基于傳統文化的底蘊,因而總給人以言有盡而意無窮之感。
離騷中的名句
1、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離騷》)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出自于屈原的名作《離騷》,意思是說:在追尋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還很漫長,但我將百折不撓,不遺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漫漫:長。
修:長。
兮:語氣詞,相當與“啊”。
將:將要,還要。
求索:尋找。
這句話表達了這樣一種思想感情:雖然現實很黑暗、很殘酷,追求真理的道路很曲折、很遙遠,但是,“我”(即屈原)也會不惜一切去尋求真理,表現出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執著、不屈、矢志不渝的'無畏精神和堅定信念。
2、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離騷》)
意識是說:光陰似箭,我惟恐抓不住這飛逝的時光,讓歲月來塑造我美好的心靈。
“汨”指汨水。
“汨汨而過”指時間流逝。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離騷》)
這句話可翻譯為:“我長嘆一聲啊,止不住那眼淚流了下來,我是在哀嘆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艱難!”
顯然,我們可從這里發現,雖然屈原是楚國貴族,是個士大夫,可他在流放期間對勞動人民的深入接觸,他深深的感于人民的痛苦處境,所以,在他的詩歌里常有憂國憂民的詩句。這句話就表現了他對人民的深切同情。
4、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離騷》)
意思是說:太陽與月亮互相交迭,未嘗稍停,新春與金秋相互交替,永無止境。
5、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離騷》)
意思是說:想到樹上黃葉紛紛飄零,我害怕美人啊,您頭上也添上絲絲霜鬢!
6、指九天以為正兮,夫惟靈修之故也。 (《離騷》)
意思是:我指著蒼天起誓、讓天作證啊。我的忠誠只是為了君王的緣故。
“靈修”指:神明、有遠見的人,喻楚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