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得很慢的土豆湯-肖復興閱讀練習及答案
喝得很慢的土豆湯-肖復興閱讀原文
①那天下午兩點多鐘,我和妻手路過北大,因為述沒有吃午飯,蔥然想起兒子曾經特意帶我們去過的一家生意很紅火的朝鮮小飯館,便去了這家小飯館。
②因為不是吃飯點兒,小館里窒蕩蕩的,一個胖乎乎的小姑娘笑著問我們吃點什么。我想起上次兒子帶我們來,點了一個土豆湯,非常好吃,很濃的湯,卻很潤滑細膩,特殊的清香味兒,撩人胃口。不過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了。我忘記是用雞塊燉的還是用牛肉燉的了,于是便對凄予嘀咕:“你還記得嗎?”妻子也忘記了。沒想到,小姑娘這時對我們說道:“上次你們是不是和兒子一起來的,就坐在里面那個位子?”
③我和妻子都驚住了,她居然記得這樣清楚!更沒想到的是,她接著用一種很肯定的口氣對我們說:“那次你們要的是雞塊燉土豆湯。”我開玩笑地對她說:“你就這么肯定?”
④她笑了:“沒錯,你們要的就是雞塊燉土豆湯。”我也笑了:“那就要雞塊燉土豆湯。”
⑤剛才和小姑娘的對話,讓我在那一瞬間都想起了兒子。思念,一下子變得那么近,近得可觸可摸,仿佛一伸手就能夠抓到。兩個多月前,兒子要離開我們去美國讀書,臨走前特意帶我們來到這家小館,特別推薦這個雞塊燉土豆湯,所以,那一次的土豆湯,我們喝得很慢很慢,臨行密密縫一般,彼此囑咐著,一直從中午喝到了黃昏。許多的味道,濃濃的,都攪拌在那土豆湯里了。
⑥事情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了,這個小姑娘居然還能夠如此清楚地記得我們坐的具體位置,而且還記得我們喝的是雞塊燉土豆湯,這確實讓我百思不解。湯上來了,我問小姑娘為什么記得這么清楚,她笑笑,望望我和妻子,沒有說話,轉身離開。
⑦我抿了一小口,兩個多月前的味道和情景立刻又回到了眼前,熟悉而親切,仿佛兒手就坐在面前。[來源:中&@國教育出版%^*網]
⑧那天下午的土豆湯,我們喝得很慢。臨走的時候,我忍不住又問小姑娘,她還是那樣抿著嘴微微笑著,沒有回答。[中國#教~^@育%出版網]
⑨又過了好幾個月,樹葉漸漸變黃了,天也漸漸地冷了。一天下午,還是兩點多鐘,我去中關村辦事,那家小館,那個小姑娘,和那鍋雞塊燉土豆湯,立刻又從沉睡中蘇醒過來似的,闖進我心頭。離這不遠,干嗎不去那里再喝一次雞塊燉土豆湯?
⑩因為不是飯點兒,小館依然很清靜,不過里面已經有了客人,一男一女正面對面坐著吃飯,蒸騰的熱氣彌漫在他們的頭頂。背對著我坐著的是一個年齡頗大的男子,走近了,我發現那個女的,就是那個胖乎乎的小姑娘。她也看見了我,向我笑笑,算是打了招呼。那男的模樣長得和小姑娘很像,不用說,一定是她父親。
⑨我要的還是雞塊燉土豆湯。因為燉湯要一些時間,我走過去和小姑娘聊天,看見他們父女倆要的也是雞塊燉土豆湯。我笑了,她也笑了。我問:“這位是你父親?”她點點頭,有些興奮地說:“剛剛從老家來,我和爸爸都好幾年沒有見了。”“想你爸爸了?”她笑了,她的父親也很憨厚地笑著。
⑩難得父女相見,我能想象得出,一定是女兒跑到北京打工好幾年,終于有了一次父女見面的機會。我不想打攪他們,但我的心里充滿了感動。我忽然明白了,這個小姑娘當初為什么一下子就記住了我們和兒子,記住了我們要的雞塊燉土豆湯……
⑩那一個下午,我的土豆湯喝得很慢。我看見,小姑娘和她爸爸那一鍋土豆湯也喝得很慢。親情,在這一刻流淌著,浸潤了所有的時間和空間。
(原文有改動)
喝得很慢的土豆湯-肖復興閱讀題目
8.作者寫到“許多的味道,濃濃的,都攪拌在那土豆湯里了”,根據上下文,請你具體說出其中有哪些味道。(3分)____
9.第⑤段中畫線句子有什么表達效果?(3分)
10.文章中畫線句子采用了怎樣的敘述順序?有什么作用?(4分)
11.第⑨段中劃曲線的句子屬于什么描寫?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2.聯系全文,談談你對文中最后一句“親情,在這一刻流淌著,浸潤了所有的時間和空間”的理解。(3分)
喝得很慢的土豆湯-肖復興答案解析
8.“許多的味道”指的是:送別時的依依不舍;父母疼惜兒子、殷殷囑咐的深情;兒子關愛父母的拳拳之心等。(意思對即可)
9.化無形為有形,化抽象為具體可感,突出了對兒子的思念之情。
10.畫線句子屬于插敘,這段插敘,①補充了為兒子送行吃告別宴的內容,起到了補充情節的作用;②解釋了小女孩為什么會記得我們點的是“雞塊燉土豆湯”;③突出了“親情”的主題。
11.寫出了時間的推移,突出了“我”對“土豆湯”始終沒忘;渲染了一種凄冷的氣氛,襯托“土豆湯”帶給“我”和小女孩父女的濃濃的溫情的親情。
12.喝土豆湯這一刻,“我”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這親情,也溫暖了小姑娘和她的爸爸,彌漫了整個小餐館。由此“我”想到盡管人與人之間相隔異地,但親情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化,只會越來越濃,親情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超越了個體家庭之間的限制,在人們中間傳遞。(意思對即可)
關于作者肖復興
肖復興,1947年生,著名作家,原籍河北滄縣人,現居北京任《人民文學》雜志社副主編。1966年高中畢業于北京匯文中學;1968年到北大荒插隊;1982年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現任《人民文學》雜志社副主編。當過大中小學教師,曾任《小說選刊》副主編。已出版50余種書,曾多次獲全國及北京、上海地區優秀文學獎。近著有《肖復興自選集》3卷,《肖復興散文》藝術卷、情感卷等。
肖復興是中國八十年代以來創作較為活躍,收獲頗為豐厚的作家之一。作者的作品樸實無華,向人們講述著一個個看上去頗為平常的故事。而正是在這一系列似乎誰都可能經歷過的故事中,作者寫出了他對生活的獨到觀感,寫出了人的處境,人的精神渴求,寫出了社會在其演進發展過程中的細微變化。
肖復興的散文創作涉獵范圍很廣,有有關風土人情、自然境界及音樂藝術的記述作品。在作品中,作者文筆細膩,意味雋永,寫出了水之經典、山之精魂、音樂之永恒,引導讀者漫游于自由廣闊的藝術天地。
肖復興,曾經當過十年的記者。他說:“人其實是很脆弱的,傷懷往事,尤其是蹉跎的青春往事,心里的感受無可言說。我知道,無論過去是對是錯,是可以傷感,還是可以悔恨,都是不可追回的了。人可以回過頭往后看,但路卻總是要往前走。過去的路是一張弓,只能彈射得我們向前飛奔,這就是我們無法逃避又不可選擇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