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作文預測題附范文
高考語文作文預測題:殘缺的蘋果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選,體裁不限,字數不少于800字
高考語文作文預測題范文
完美,你在哪?無人知曉,哪里是盡頭?哪里是伊始?活著,只為尋求你。—題記
每一次的找到,每一次的失去,每一次都是那么的落寞,那么的無奈,可心中仍有一絲希望,一種期待,上帝總是鼓勵我尋找下去,鼓勵著我不要離開你,即使落寞也有希望,既是無奈也仍有曙光。不再言放棄,我相信,下一站,未臨行。
每一次的失落,都像是一個大蘋果好端端的被咬了一大口,一種缺憾而不夠完美的感覺,一種被遺忘了的感覺油然而生,一個人到底怎樣才算被人遺忘,也許是別人不了解你吧,可是當我們抱怨的同時有沒有想到,其實我們抱怨有的時候比起離鄉的月圓真的有點無力。一個月亮,一年也只不過才有幾次的圓吧,剩下的時間是我們看到的殘月,我們的心有時候像游子一般。在天際遨游,我們的心有的時候不覺得有一種失落,這種失落大多是因為想念。有一首歌叫做想念是會呼吸的痛,想念像是一輪殘月,不覺的爬上我們的心頭,天空是月亮的歸宿,那哪里才是我們游子的歸宿。
游子臨行,言語只在于留念,思想只停留于瞬間,也許一時的稚氣,也許一時的妄為,造就了我們有字的身份,造就了我們心中的殘月,事事的不圓滿如那只的蘋果。我們并不知道在未來會有些什么,會有多少挑戰在等著我們,有多少陷阱等候在我們未來的路上。現在的我們為了不受游資之苦,不受臨行羈絆,只有按部就班的走下去,直到有了足夠的能力可以去淡然的面對一切的嘶吼,一切的掙扎。我們會成為游子,理由應該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們足以面對一切……
一個蘋果只有足以誘人的時候才叫做成熟,當我們只有到足夠實力的時候才叫做長大。我們的長大像蘋果一樣,如若不夠完滿,即使表面光鮮其實也是沒有什么用的,因為人們只要嘗一口后就會知道這只蘋果并不怎么樣……
殘缺是一種美,缺憾也是一種美,正是這種殘缺與缺憾映襯著完整,正如斷臂女神維納斯一樣,人們想盡辦法給她安裝胳臂,可是怎么也沒有裝上,因為她本來就是斷臂的,裝上胳臂就沒有原來那樣美了!
世界上的事情沒有完美的,有的只是一種對完美的奢望,就是這樣一種奢望,才吸引我們毫不猶豫地追求,在追求中不斷地提升我們的素質和內涵。
“不如歸去,不如歸去”的陣陣呼喚,魂牽夢繞,那是游子的心靈缺憾;黃葉飄零,冬雪將臨,游子衣單,那是母親的惦念;“行不得也哥哥”的聲聲啼叫,伴隨著梧桐月影,那是思婦的期盼……人們,就是在這樣的期盼與遺憾中孑孓前行,人類,就是在種種思念中演進。證實這種種奢望與追求,讓人們感恩與幸福。
找尋,是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在期盼中我們不得不長大,月殘,一種缺美;鄉愁,一種凄美。
高考語文作文預測題:留下余地 活出品位
讀下列文字,寫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天,狼發現山腳下有一個洞,各種動物由此通過。狼非常高興,它想,守住山洞就可以捕獲各種獵物。于是,它堵上洞的另一端,單等動物們來送死。
第一天,來了一只羊,狼追上去,羊拼命地逃,最終從一個小偏洞倉皇逃竄。狼氣急敗壞地堵上那個小洞。第二天,來了一只兔子,狼奮力追捕,結果,兔子從洞側面一個更小一點的洞逃生了。于是,狼把類似大小的洞全堵上了。第三天,來了一只小松鼠,狼飛奔過去,追得小松鼠上躥下跳,最終,小松鼠從洞頂的一個通道跑掉了。狼非常氣憤,于是,它堵塞了山洞里的所有窟窿,把整個山洞堵得水泄不通,狼對自己的措施非常得意。
第四天,來了一只老虎,狼嚇壞了,拔腿就跑。老虎窮追不舍,狼在山洞里跑來跑去,由于沒有出口,無法逃脫,最終,被老虎吃掉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高考語文作文預測題范文
老虎窮追不舍,狼在山洞里跑來跑去,由于沒有出口,無法逃脫,最終被老虎吃掉了。
這只狼比灰太狼還要倒霉。它忙碌了三天,卻是自掘墳墓。它之所以死亡,固然有弱肉強食的原因,但最重要的是它沒給自己留下余地。如果人如此狼,則品位太低。“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情況的確是有的,但還是多條后路比較好。
余地留給自己。河南鞏義的康百萬莊園的堂屋上掛著一塊匾,上書“留余”二字。寬備窄用,生意興隆,康家便有了駿馬一天也跑不了一圈的大莊園。莊園里還有一條精心設計的地道,以便主人在緊急情況下逃脫。山西平遙古城的縣衙里也有一條地道。這些都是留后路的例子。
余地留給他人。人大多不是圣人,尷尬時需要一個臺階,窮困時需要一點救助,絕望時需要一條出路,如果沒有回旋余地,必然激化他們與社會的矛盾。
余地留給生命。為什么要“網開一面”?為什么提倡“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因為一個人把一個地區的動物都滅了,周圍的人吃什么?這個人的子孫吃什么?現在東海每年都有禁漁期,草原也有禁牧期,希望“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麗畫面更多地出現。
余地留給藝術。中國畫大都講究“留白”,給欣賞者留下想象的空間。“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雕刻也需要留下修改的余地。琵琶女在演奏中也曾出現這樣的情景:“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這是音樂上的“留白”。白居易寫完琵琶女的演奏后,并未急于收筆,而是寫了“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二句,讓人產生“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的遐思,則是文學上的“留白”,深得藝術的要旨。
余地產生品位。比爾·蓋茨主動退位,讓人感到親切;本·拉登搞恐怖襲擊,只能自斷后路。美國耗時十年,終于將其擊斃。老虎再貪婪,也會給禿鷲和鬣狗留一副狼的骨架的。
衣服寬松則舒適,時間寬裕則悠閑,空間寬闊則坦蕩,心胸寬廣則豁達。
“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讓我們留下余地,活出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