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閱讀新課標真題訓練
高考語文閱讀新課標真題訓練原文
7月7日盧溝橋事變,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陳納德聽到消息,當即決定留在中國,表示愿在任何能盡其所能的崗位上服務。他認為“中國對日之戰,是美國也將卷入的太平洋之戰的序幕”,他要為中國,也為自己即將卷入戰爭的祖國盡一份力量。此后,陳納德在芷江,昆明等地籌建航校,訓練飛行員,悉心傳授戰斗機飛行技術和作戰技術,他多年前的軍事理論著作《防御性追擊的作用》終于有了用武之地。同事,他著手建立一個全國性的地面空襲報警系統,以便戰斗機駕駛員及時攔擊敵機。為了增強空軍的戰斗力,1940年10月,陳納德赴美招募志愿者,雖然遭遇了很多挫折,但從未放棄。經過將近一年的艱苦努力,志愿隊組建成功,后被編入美國陸軍航空隊.
1942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發,太平洋戰爭全面展開。20日,志愿隊在昆明和日軍進行第一次正面交鋒.日軍來犯的10架轟炸機有6架被擊落,逃跑的4架中又有3架損于途中.而志愿隊的飛機全部安全返航,只有1名駕駛員受輕傷.首戰告捷,給飽受日機轟炸的昆明人民以極大的鼓舞.當天晚上,昆明各界人士為志愿隊舉行了盛大的慶功會,陳納德深受感動,熱淚不禁涌出……報紙頭版頭報道戰斗經過,稱美國志愿軍的飛機是“飛虎”,“飛虎隊”從此成為志愿隊的代稱。
次日清晨,陳納德收到駐扎在緬甸首都仰光的第三中隊的報告,說有敵機在附近出沒。陳納德立即復電說:“據過去日本人的慣例,偵察機出現區域的地面重要軍率目標,將會在次日,最遲不超過三日遭到空襲,務必嚴加戒備。”果然不出所料,23日開始,日軍連續空襲仰光,飛虎隊第三中隊和英國皇家空軍迎頭痛擊,給日軍以沉重打擊。仰光的連續空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陳納德也從一個鮮為人知的、退役的美國陸軍航空隊,成為名揚天下的新聞人物。
此后,飛虎隊又在怒江阻截戰、桂林保衛戰等戰役中,取得一個又一個重大勝利,沉重打擊了日本法西斯,為中國人民戰勝日本侵略者,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勝利做出巨大貢獻。陳納德1942年晉升為準將后,主動向中國政府提出停發津貼。1943年晉升為,同年12月,成為美國著名的《時代》雜志的封面人物。1958年臨終前又晉升為。
抗戰八年,陳納德領導的飛虎隊和中國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建立了沉厚的友誼。1945年飛虎隊解散時,陳納德收到中國國民政府的最高嘉獎。在中國,陳納德還收獲了愛情,1947年和中國記者陳香梅喜結良緣。陳納德的命運和中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正如他所說的,“我雖然是美國人,但我和中國發生了如此密切的關系,大家共患難,同生死,所以我也算是半個中國人”。
陳納德去世后,安葬在美國阿林頓公墓。墓碑正面鐫刻著他生前獲得的各種獎章和勛章,背面寫著“陳納德之墓”七個中文大字。
高考語文閱讀新課標真題訓練題目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都是(5分)
A.在霍勃魯克的大力推薦下,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秘書長宋美齡親自給陳納德寫去邀請信,陳納德接信后當即決定來中國支援抗日。
B.為擴建成都郊外的飛機跑道,三十多萬民工只用三個月就完成全部工程,陳納德認為,這是中國人民對飛虎隊深厚友誼的最寶貴表現。
C.陳納德憑著精湛的飛行技術和卓越的軍事才能,為中國抗戰立下赫赫戰功,自己也從一名退役成為聞名全球的“飛虎”。
D.作為一位優秀的戰斗機飛行員、令日軍聞風喪膽的飛虎隊隊長,陳納德曾經登上美國著名的《時代》雜志的封面。
E.為幫助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飛虎隊在中國浴血奮戰,作出杰出的貢獻,因此被國民政府授予最高嘉獎。
(2)陳納德是一位出色的軍事家,材料中有哪些體現?請簡要分析。(6分)
(3)陳納德的人格魅力是他至今仍被懷念的一個重要原因。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
(4)為什么陳納德說自己是“半個中國人”?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8分)
高考語文閱讀新課標真題訓練答案
(1)BD
【解析】A項,“當即決定來中國支援抗日”不對,見原文“陳納德來到上海作為期三個月的考察”;C項,“為中國抗戰立下赫赫戰功”不準確,因為抗日戰爭不僅是中國的;E項,“飛虎隊在中國浴血奮戰”不準確,從原文“沉重打擊了日本法西斯,為中國人民戰勝日本侵略者,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勝利做出巨大貢獻。”可以看出。
(2)①他的飛行技術精湛和軍事才能超群。他籌建航校,訓練飛行員,悉心傳授戰斗機飛行技術和戰斗技術,他編寫軍事理論著作《防御性追擊的作用》,他著手建立一個全國性的空襲報警系統,以便戰斗機駕駛員及時攔擊敵機。(2分)
②他熱愛祖國,熱愛和平,珍視友誼,有高尚的品質。他說:“我終于在中國了,希望能在這里能在這里為爭取民族團結和爭取新生活的人民效勞。”日本侵略中國,他要為中國,也要為自己即將卷入戰爭的祖國盡一份力量。(2分)
③他有出色的指揮才能,在抗日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他組建飛虎隊,指揮作戰,洞察敵人飛機動向,預先做好防備,重創日本空軍,在空戰中戰績顯赫,屢次受到嘉獎。(2分)(意思對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回答此題,首先要理清這篇傳記的基本思路,與傳主的事跡。文章先寫陳納德受邀來到中國,再寫七·七事變后,他決定留在中國,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再寫珍珠港事件后,他指揮飛虎隊重創日軍,又寫了仰光空戰、怒江阻截戰、桂林保衛戰等戰役中取得的赫赫戰績。據此,進行整合即可。
(3)①他熱愛祖國,熱愛和平,為反法西斯而戰。他在日記中寫道:“我終于在中國了,希望能在這里能在這里為爭取民族團結和爭取新生活的人民效勞。”
②他不圖名利,一心為正義事業而努力。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陳納德聽到消息,當即決定留在中國,表示愿意在任何能盡其所能的崗位上工作,陳納德在1942年晉升為準將后,主動向中國政府提出停發津貼。
③他珍視中國人民的友誼,將自己的命運同中國人民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抗戰八年,陳納德領導的飛虎隊和中國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評價文本產生的社會價值和影響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級。雖然,實用類文本的閱讀中,沒有欣賞人物形象的這一考點,但在很多題目中,涉及到對人物形象——傳主形象的分析與概括。這一題,側重于對人物品質的概括。回答此類題目,需要梳理主要事件、思考文中細節、關注傳主與各方面的關系。
(4)①他將自己祖國的命運同中國人民的命運聯系起來,他在日記中寫道:“我終于在中國了,希望能在這里能在這里為爭取民族團結和爭取新生活的人民效勞。”他認為,“中國進行的抗戰,是美國也將卷入的太平洋之戰的序幕”,他要為中國,也為自己即將卷入戰爭的祖國盡一份力量。
②他籌建航校,訓練飛行員,組建飛虎隊,為中國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
③他與中國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獲得中國國民政府的最高獎。在中國,陳納德還收獲了愛情,與中國記者陳香梅喜結良緣,陳納德的命運同中國人民緊密地聯系起來,正如他所說:“我雖然是美國人,但我和中國發生了如此密切的關系,所以我也算是半個中國人。”
④他受到中國人民的敬重和紀念。在中國,重慶要建飛虎隊紀念館,昆明把從重慶到昆明的一條公路,重新命名為陳納德路。(每點2分,大意對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探究文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能力層級為F級。這一題屬于探究性題目,可以有自己的見解,但是要注意的是,回答時決不可脫離文本。陳納德說自己是“半個中國人”,可以從兩個角度思考:一是陳納德對中國抗戰的認識以及作出的巨大貢獻,二是中國人民以及政府對他的深厚感情。不要忽視相關鏈接中的有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