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歸納總結
古代詩詞鑒賞與默寫(12-13分)
考查內容:形象、語言、技巧、內容情感
1、形象
答題提示:(省略號內為結合詩詞分析)
①通過對……內容的描寫,②描繪了一幅……的景象(圖景)/營造了……的意境/表現一個……形象。
2、語言
3、表達技巧P
(1)修辭手法(常見9種手法及其效果)P
比喻、擬人、借代、對偶、夸張、
排比、設問、反問、反復
(2)表現手法(相反記憶)
(涵括描寫手法)
動靜、虛實、遠近高低、正側面、抑揚、
聯想想象、工筆白描、對比、襯托(渲染)、
渲染、用典、象征、以小見大
(3)抒情手法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有主觀情感字詞)
②間接抒情
答題提示:本詩運用了…手法,寫出+具體體現的詩句意思+這樣寫…(效果、情感)
4、內容情感(題材分類)
5、解題建議:(準確答題有“幾看”)
(1)題目(大小標題)
(2)作者
(3)序注
(4)意象
(5)關鍵詞(帶有主觀情感字詞)
(6)題干(問題問什么答什么)
建議:
定點取向,多方印證,勿先入為主斷章取義。
6、名句名篇默寫
(1)理解分類記憶;
(2)高中部分的詩詞文務必過關;
(3)重點記憶不熟練的篇目;
(4)對錯字、生字、難字別放過,多寫幾遍。
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歸納總結
現代文必考題(論述類為主)
1、考點內容:
(1)重要概念的含義(指代、比喻)
(2)重要句子的理解和作用(看位置)
(3)篩選整合文中信息繁長
(4)分析行文結構思路變
(5)歸納各段要點概括中心簡短
(6)分析作者觀點態度
2、考查形式:
選擇+主觀表達題
3、選擇題的設錯方式(設錯陷阱)
(1)由“或然” “必然”
(可能必然)
(2)由“未然” “已然”
(將已經)
(3)無中生有
(4)故意曲解
(5)以偏概全(部分全部)
(6)恰好說反(是不是)
(7)夸大其詞(難以不可能)
(8)條件互混(條件與結果互混)
(9)亂設因果、假設、條件關系
4、建議:
(1)可先看主觀題題目再看文章;
(2)閱讀時應帶筆畫出關鍵的詞語和
句子,方便理清文章結構和思路。
(3)出現具體句子時回到原句作對比。根據前后文理解作答。
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
1.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
2.中國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
3.中醫四診:望聞問切
4.戲曲四行當:生旦凈丑
5.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齊云山
6.四大石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7.黃山四絕:奇松怪石云海溫泉
8.泰山四大奇觀:旭日東升晚霞反照黃河金帶云海玉盤
9.中國四大名樓;岳陽樓黃鶴樓騰王閣太白樓
10.四大古典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
11.四大譴責小說:官場現形記(李寶嘉)二年目睹之怪現狀(吳研人)老殘游記(劉鄂)孽海花(曾樸)
12.民間四大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尋夫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與許仙
13.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魚)王昭君(落雁)貂禪(閉月)楊玉環(羞花)
14.古代四美:音樂珍味文章言談//良晨美景賞心樂事
15.蘇門四學士:黃庭堅秦觀曾補之張來
16.四史:史記漢書君漢書三國志
17.歷四大書院:廬山白鹿洞長沙岳麓衡陽石鼓
18.商丘應天府
19.古代祥瑞四靈:龍鳳麒麟龜
20.宋中興四詩人:陸游楊萬里范大成尤袤
21.科考四級及錄取者稱謂:院試-秀才鄉試-舉人會試-貢生殿士-進士
22.千古文章四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
23.有很高史學和文學價值的三史:史記漢書后漢書
24.三班父子:班彪班固班昭
25.三書指:魏書蜀書吳書后人將其合為一本稱三國志。
26.左思的三都賦指:蜀都賦(成都)吳都賦(南京)魏都賦(鄴)
27.南朝三謝:謝靈運謝惠連謝眺
28.三瘦詞人指:李清照三個名句是:
29.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30.知否,知否?應是肥紅瘦。
31.新來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32.舊書塾使用的三種教本簡稱為三百千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33.鄭板橋(鄭燮)的三絕指:繪畫詩作書法
34.魯迅的三部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
35.我國當代文學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劉白羽楊朔秦牧
36.高爾其的自傳體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37.世界作品中三大吝嗇鬼指:老葛朗臺夏洛克潑留希金
38.老舍小說《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偷生》《饑荒》
39.我國古代有四個大城市稱四京:東京-汴梁西京-長安南京-金陵北京-順天
40.漢字的字音的四種音調叫四聲指:平上去入現代則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41.元末明初吳中四杰:高啟楊基張羽徐賁
42.元雜劇的四大愛情劇:《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殺狗記》
高三語文知識點歸納總結
1、“以字行”,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義的名字。古代男子20歲女子15歲,舉辦成年禮,弱冠和及笄,不然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稱其表德之字。后稱字為表字,“以字行”是指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2、《詩經》,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現實主義的源頭。共收錄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的詩歌305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風”有十五國風,大都是民間歌謠;“雅”分大雅、小雅,是宮廷樂歌;“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另有“賦比興”三種手法。賦:直抒胸臆,比:比喻,興:氣氛渲染,先言他物,再引出所要歌詠之物。例如:孔雀東南飛這篇文章,本來是想講劉蘭芝和焦仲卿的愛情悲劇,但是先講孔雀東南飛,為了引出下文。
3、四書五經,是儒家學派經典著作。四書指《大學》--曾子、《中庸》--子思、《論語》和《孟子》;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
4、“大理寺卿”-大理寺,官署名。相當于現代的法庭,掌刑獄案件審理,長官名為大理寺卿,正三品,位于九卿之列,其副官為“大理寺少卿”,從四品。光祿寺:卿掌祭祀、朝會、宴鄉酒醴膳羞之事
5、五陵年少:指京城富貴人家的子弟。五陵,漢代五個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在長安附近,富豪人家多聚居在這一帶,因此后世詩文常以五陵為富豪人家聚居長安之地。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p>
6、六藝:多指禮(禮儀)、樂(音樂)、射(射箭)、御(駕車)、書(識字)、數(計算)等六種科目。但在《師說》中的“六藝”指的`是儒家經典《詩》《書》《禮》《易》《樂》《春秋》。
《詩經》的“六藝”指“風、雅、頌、賦、比、興”,賦比興是《詩經》的三種主要表現手法。賦:平鋪直敘,鋪陳、排比。相當于如今的排比。比:類比,比喻。興:托物起興,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聯想,引出詩人所要表達的事物、思想、感情。相當于如今的象征。
7、《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訂的魯史《春秋》的順序,主要記載了東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間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也是優秀的散文著作。
8、《楚辭》收錄了戰國時期楚國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漢劉向匯編。這些作品運用楚地的詩歌形式、方言聲韻,描寫楚地風土人情,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辭》。后世稱這種詩體為“楚辭體”或“騷體”。
9、博士:秦漢時是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的官職。后成為學術上專通一經或精通一藝、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如《送東陽馬生序》中“有司業、博士為之師”。
10、童生試,簡稱童試,亦稱小考、小試??煞譃榭h試、府試、院試(院試得到第一名的稱為案首),是讀書士子的進身之始。應考者稱童生,亦作儒童、文童。合格后取得“秀才”資格,這樣才能參加科舉考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備注】進身:指被錄用或提升。
鄉試,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之一。唐宋時稱“鄉貢”、“解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的一次考試,由秀才參加,考取的叫舉人。鄉試一般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wéi)”。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己蟀l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元
高中文言文的學習方法
文言加點詞釋又有三句要領:一看位置,二看詞性,三作解釋。如“一邑之醫舉十人”句,“舉”的位置居中為謂語,當解作動詞,然后釋“舉薦推薦”意。位置最重要,決定一切。
文言句子翻譯也有三句要領:一要逐字翻譯(除專有人名、地名、官名照抄外),這是區別古今異義十分重要的一點。
現代漢語常常兩字一義,如“睡覺”,即睡;而古義則譯為“睡醒”,一字一義。二要做到“省略要補齊”,尤其是主語,或者“之”、“于”類的代詞和介詞等,以括弧標明,使句意完整通順。三要注意“倒裝要還原”。如賓語提前,定語狀語后置等,一定要按現代文語序還原倒裝。
文言文的主觀題較多體現在主旨、方法與人物思想性格的概括方面?!耙巹t”是:記敘類文體多注意文尾中心句,議論類文體多關注文首中心句。能用原句;若無,則可退而求其次,找出抽象概括意義的中心關鍵詞也可,然后再自己組句。其他類型的主觀能力題要強調“對號入座”法,將問題放入所對應的語段或句子中去,仔細比較參照,與現代文學習的一些方法相似。
語文怎么學
1.課堂上一定要跟上老師進度
語文課堂的學習也很關鍵,雖然語文不需要像其他科目一樣去“計算”,但是也要跟上老師講課的思路,老師對文章的分析,相對學生而言更透徹,跟上老師的思路,在學習語文的時候,就不會有盲區。
所以學習語文的關鍵還是課堂上老師的講解,老師會把每節課的重點。難點羅列出來,并做好解析,這樣學生的收獲才更大,如果學生在課堂上能保持認真聽講的狀態,語文成績提升的也更快。
2.勤寫日記
日記能培養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別能力,增強、約束力的好方法,能提高文字表達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還能積累作文素材和磨練意志。培養寫日記的習慣主要在于自律與循序漸進,開始可以少寫一些字,逐漸增加字數。
開始可以不拘一格,后面逐漸規范。范圍可以廣,想象的與現實的,國內的和國外的,歷史與實事,見聞與文化等都可以。主要是能堅持下去,哪怕寫得不夠好,也一定不能放棄。時間長了,自然量變達成質變,寫作能力與體悟能力有所提高。
語文怎么學能提高成績
以文言文閱讀為例:
針對文言文閱讀試題多以敘述性文字為主的特點,在進行整體性閱讀時,要用心去查找文中的人和事,盡量把文中下列相關的內容圈點出來:人有幾位,如何稱謂;主角是誰,與他人關系怎樣;事有幾件,由幾人所干;事件關系,有何意義,大體分分層次。接著審清題目,帶著這些問題再去研讀文段,不在無關處糾纏,要在緊要處下工夫。
1.文言實詞的理解:
堅持“詞不離句”的原則。利用字與字、詞與詞的結構特點。采取由彼到此的聯想方式,迅速理解詞義。選項中給出的解釋,可代入句中,結合上下文,反復印證。另外要特別注意詞的多義、詞的活用、詞的古今異義、通假、詞的偏義等文言現象。平時我們積累的一些成語中個別語素的解釋,有時也能給我們一些啟示,也要為我所用。
2.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以理解句意為前提,根據詞在句中的位置化虛為實,斷定詞性和用法。
3.“篩選信息”和“把握文意”:
這是文言文閱讀的最后兩道題。要注意整體把握。尤其最后一道“把握文意”題,該題四個選項的設置。大多是按原文內容先后順序排列的,往往選不恰當的項,這既對理解全文有幫助,也為解前面的題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此處宜稍放慢速度,力爭做正確,做完后,回過頭來檢驗前面幾個題的正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