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語文知識點歸納總結
1、詞:
是我國傳統詩歌中的一種特殊體裁,起源于隋唐之際,大盛于宋,隨著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它原本是配合燕樂曲調的歌辭,在發展過程中漸與音樂分離,成為純粹的文學樣式。起初是稱“曲子”“雜曲子”“曲子詞”,后來也稱作“樂府”“長短句”或“詩余”。
每首詞都有一個曲詞名稱,叫詞牌,詞牌決定了這首詞的字數、句數和平仄聲韻。某些詞牌的命名與創始之作的內容有關聯,但后人倚聲或依譜繼作,則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賦詞牌本意,也可以撇開詞牌本意自由發揮。詞的標題和詞牌有著嚴格的區別,標題是詞的內容的集中體現,它概括了詞的主要內容。
詞的分類:詞分為小令、中調、長調,這是依字數的多少來劃分的。58字以內為小令;59至90字為中調;91字以上為長調。
詞的流派:豪放派和婉約派。其作品分別表現出不同風格。豪放派作品氣勢豪放,意境雄渾,充滿豪情壯志,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蘇軾、辛棄疾。婉約派作品清麗含蓄,感情婉轉纏綿,情調或輕松活潑,或婉約細膩,題材較狹窄,多是寫個人遭遇、男女戀情,也有寫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詞人有柳永、秦觀、李清照等。
2、說:
說是古代的一種議論體裁,用以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觀點;寫法十分靈活,可以敘事,可以議論,都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講究文采,和現在的雜文大致相近。
3、古文運動:
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韓愈和柳宗元是這次運動的倡導者,他們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持擯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
4、“六藝”:
一是指《易》、《書》、《詩》、《禮》、《樂》、《春秋》等六種儒家學說。二是指中國古代儒家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另外,《詩經》中的“風”“雅”“頌”“賦”“比”“興”,文學上合稱“六義”。
5、賦
“賦”的名稱最早見于戰國后期荀況的《賦篇》,到漢代形成特定的體制。“賦”著力于鋪陳事物,較多地采用散文化的句式。賦體經歷了長期演變的過程,發展到中唐,在古文運動影響下,賦又出現了散文化的趨勢,不講究駢偶、音律,句式參差,押韻也比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暢的氣勢,叫做文賦。
6、荀子
(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人,他強調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治,強調“行”對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后天環境和教育可以改變人的本性。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標志著古代說理文的進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說理透徹、語言質樸、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勸學》是《荀子》的第一篇。
7、韓愈
(768-824),字退之,祖籍昌黎,韓愈在文中多次自稱“昌黎韓愈”,人們也稱他韓昌黎。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提倡三代兩漢散文,主張“文以載道”,強調文章內容的重要性;在文學形式上力主創新,對后世散文影響深遠。他的詩歌,題材廣泛,風格險怪,講究用奇字,造奇句,人們評為“以文為詩”。與孟郊、賈島等人自成一派,史稱“韓孟詩派”。詩文被門人輯為《昌黎先生集》。
8、老舍:
滿族,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代表作長篇小說《駱駝祥子》,以淪陷了的北平為題材的長篇《四世同堂》。1951年北京政府授予他“人民藝術家”稱號。話劇《龍須溝》《茶館》。
9、郁達夫:
名文,字達夫。郁達夫是著名的新文學團體“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本小說集《沉淪》。
10、蘇軾:
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與黃庭堅并稱“蘇黃”。開豪放詞派的先河,與辛棄疾并稱“蘇辛”。在散文領域也有很高成就,與歐陽修并稱“歐蘇”,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蘇軾還擅長行、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
高考常見成語及含義
1.開柙出虎:原指負責看管的人未盡責任。后多比喻放縱壞人。
2.虎兕出柙:虎、兕從木籠中逃出。比喻惡人逃脫,主管者應負責任。
3.既來之,則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后指既然來了,就要在這里安下必來。
4.分崩離析:崩塌解體,四分五裂。形容國家或集團瓦解。
5.禍起蕭墻:指禍亂發生在家里。比喻內部發生禍亂。
6.五十步笑百步:作戰時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譏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別人有同樣的缺點錯誤,只是程度上輕一些,卻毫無自知之明地去譏笑別人。
7.餓殍(piǎo)遍野:餓死的人到處都是。
8.豁然開朗:從黑暗狹窄變得寬敞明亮。比喻突然領悟了一個道理。
9.淺嘗輒止:略微嘗試一下就停下來。指不深入鉆研。
10.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成績和效果。
11.堅忍不拔;形容在艱苦困難的情況下意志堅定,毫不動搖。
12.永垂不朽:指光輝的事跡和偉大的'精神永遠流傳,不會磨滅。
13.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
14.義憤填膺(yīnɡ):發于正義的憤懣充滿胸中。
15.安之若素:安然相處,和往常一樣,不覺得有什么不合適。
16.心急如焚:心里急得象著了火一樣。形容非常著急。
17.息息相關:呼吸也相互關聯。形容彼此的關系非常密切。
18.無濟于事:對事情沒有什么幫助或益處。比喻不解決問題。
19.搖搖欲墜:形容十分危險,很快就要掉下來,或不穩固,很快就要垮臺。
20.不言而喻:不用說話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
高中生如何學好語文
注意日常的積累
學習語文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語文不同于數學,不需要大量運用大量邏輯思維去思考,只是需要學生把大量零散的基礎知識,運用好,所以注意積累很關鍵,上了高中以后,學生在學語文的時候要準備一個本子。
在日常的語文課堂上遇到的,成語、熟語以及文言文的實詞和虛詞以及文學名人和作品,甚至是名篇名句都記錄好,這樣會方便以后的復習,利用課余時間去記憶,高考的時候復習的范圍就會縮小很多。
課堂上一定要跟上老師進度
語文課堂的學習也很關鍵,雖然語文不需要像其他科目一樣去“計算”,但是也要跟上老師講課的思路,老師對文章的分析,相對學生而言更透徹,跟上老師的思路,在學習語文的時候,就不會有盲區。
所以學習語文的關鍵還是課堂上老師的講解,老師會把每節課的重點。難點羅列出來,并做好解析,這樣學生的收獲才更大,如果學生在課堂上能保持認真聽講的狀態,語文成績提升的也更快。
日常多練習,多做題
想要語文成績提高的快,日常也要多練習,做題同樣是提升最快的方式,尤其是高考模擬題,很多題型都是歷年高考,經常出現的,做題可以檢測自己學習語文上的不足,多做題,多刷卷,語文才能越學輕松!
在刷卷的同時,還要注意,把重點難點,以及自己容易出錯的地方,記錄下來,反復的去復習,這樣在考試的時候,才能拿高分,至少不在填空和選擇部分丟分,同時學會梳理重點難點,找到自己的弱點,考試的時候才不會有短板。
怎么提高語文成績
語文學習需要把時間集中式的突破一個問題,比如閱讀文章技巧,詩詞鑒賞等。在學習中采用各個擊破的方法解決語文難題。如果你的語文成績不好,那一定有一些題目的出錯率太高導致的。甚至有些學生前面的基礎卷面就沒有保證可以拿滿分,那么后面的寫作、閱讀、鑒賞等抽象思維的題目就更答的面目全非了。所以,想要提高語文成績的第一步就是集中擊破基礎卷面的題目,爭取前面簡單題全做對。
而基礎知識就是積累為主來提高分數了。平時把語文的知識點縱向橫向的關系找出來,然后一個一個題目的認真背誦。記住:不是按照課本上散亂的知識背誦,而是根據真題每一個題型所涵蓋的知識點背誦。這樣你的考卷就是整個語文學習思路。一個一個題型的去解決,這樣你的語文學習就是有針對性的。特別是對自己的語文學習方法沒有頭緒的學生,這樣學習可以更快地提高你的語文成績。
學好高中語文的方法
1、要勤評點
在閱讀文章書籍時,我們可以隨時在書中重點、難點以及精彩的地方畫線和各種自己看的懂的符號。此外要養成勤批語的習慣,在文章精彩和讓自己有感觸地方,隨時寫上自己對所看的一些想法和體會。其實,不論是在讀完一本書或者一篇好的文章以后,還是在做完一套習題之后,都要及時的把自己體會到的內容寫成心得筆記,只需要隨意的寫,沒有一定之規,隨感而發。
2、要勤摘抄
在閱讀的時候,會在文章內容中看到好的句子或者好的段子,同學們務必要養成勤摘錄的習慣,這樣既可以讓我們吸收書籍中最精華的部分,也可以幫助我們積累好句好段,為寫作積累好的素材,也能提高自己的文學功底。
3、要勤查找
讀書要養成勤查詞典資料等工具書的習慣。工具書的種類很多,除了字典、辭典外,還包括文獻資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圖書。最常用的工具書為字典、詞典、辭典。如《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古漢語常用字典》、《唐詩鑒賞辭典》、《宋詞鑒賞辭典》等。工具書不僅可以在碰到疑難問題時查閱,而且也可以作一般書籍一頁一頁地讀下去,同樣是大有收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