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語文的方法與技巧
一、學好課本知識。
課本知識是語文的基礎,打好基礎才能更好的學習它。有不少學生認為只要上課時專心聽講,勤記筆記,課后認真完成作業,再加上自覺復習,就能使成績提高。其實,這還不夠。學習的最重要階段是預習。也就是說在老師上課之前,你先得自己學習一下課文,在預習中要盡量運用你已經獲得的知識和方法去主動地解決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在上課時跟老師、同學一起學習討論。
二、注意課外積累。
知識就像海洋,課本里的知識只是海面上的一個浪花,是遠遠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的,所以適當的課外閱讀是很有必要的。進入了緊張的學習階段,我們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因此,閱讀時要有選擇。我們應廣泛瀏覽各種書籍和報紙雜志,從電視、廣播、網絡上獲取信息,并有條理的做下筆記。要關心社會生活,了解社會動態,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斷進步。這樣不僅能使我們積累更多知識,更能豐富我們的生活。
三、加強寫作訓練。
我們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寫作。提高寫作能力要從點點滴滴做起。課外積累是寫作的基礎,要學會對文章的細讀,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誦。如果腹內空空,是寫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堅持不懈的記日記,有感而發的寫隨筆,都是幫助我們寫好作文的有效途徑。寫好的作文要反復修改,也可以請教老師、同學的意見,精益求精。
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
1、現代文閱讀理解常出現的一個題型是:請概述本文故事情節。
這樣的題回答時我們可以借助記敘文“六要素”法。就是找到文中六要素: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找到六要素,再把它們用語言組織出來,這道題就準確無誤了。
2、文章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如果是寫景的文章,一般是表現了對大自然或對祖國大好河山的喜愛之情;如果是敘事的,一般要求學生讀懂文章主要內容,找到作者議論或抒情的句子進行分析。這些句子要么在第一段,要么在最后一段,或者是某一段的中心句,也有的思想感情表現在標題上,需要仔細甄別。
3、文中劃線句子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有什么好處?
表達方式總共有五種,如果學生能分辨出來,這道題就簡單多了:記敘、議論、抒情、描寫、說明。記敘的作用就是交代故事情節,人物關系,事情變化的過程等。議論的作用是點明主旨,揭示中心。抒情的作用是增強文章感染力和渲染氣氛深化主題。描寫的作用是促進情節的發展體現人物鮮明的個性。說明的作用是在議論文中它交代論據,在記敘文中它起到注釋作用,在新聞中它介紹背景資料,在說明文中它表述科學知識或事理。
4、賞析文段中的某句話。
這句話要么運用了修辭方法,要么運用了表現手法,要么運用了表達方式。先分析出這句話是否運用了修辭方法,如果有,答題套路是這樣的:這句話運用了某某修辭方法,比喻擬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鋸垼和怀觥卣?。排比:加強語氣。
語文作文寫作的竅門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選取新鮮、典型的材料是寫好一篇作文的關鍵。主題確定后,就根據主題的需要來決定材料的取舍和選擇。
對于我們這些三點一線的學生來說,常常為材料而苦惱。其實不然,羅丹:“生活中去少的不是美,而是發現?!睂τ谖覀儊碚f,生活是萬花筒,是百科全書。生活中的許多閃光點,都具有典型性,都是典型的事例。生活有三大塊組成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這三方面的生活都為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寫作源泉。然而作文不是材料的堆積,因此我們要注意材料的取舍和選擇。
選用材料的標準:
一.材料要以真實為基礎
《一點啟示》中我們看到胡編亂造的文章是不感人的。作文寫的感情真摯動人,材料就要感人。作文的材料不是原始的再現,而是指經過提煉,比現實生活更加鮮明,更加強烈,更加集中。比如事情的完整性、材料的理想性人物典型性等方面,要適當的進行加工。我們可將幾個人的事情加在一個人身上,幾個人的品質加在一個人身上。來深化人物和主題。
二.選材要圍繞中心
主題是文章的靈魂,是選材的依據。材料是為中心服務,是中心的依托,因此所選的材料能充分的為中心服務。在這里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有些作文題目本身已揭示中心思想。例如《記一個尊紀的人》《一件助人為樂的事》《一個美麗的地方》《個刻苦學習的同學》等看例文1
三.選材要典型
指的是所選的材料是有代表性的。因為有代表性的材料能以一當十、以個別反映一般,從而深刻而全面的反映事物本質。例文2 《這事發生在我班》選取了李玲同學為災區捐獻300元。一人就捐出了占全班三分之二多,可謂突出、意義重大的事例。當然我可寫平時吝嗇的人捐出很多錢,這也是典型。學習上,平時不坑一聲的人,突然在這堂課上發言了這也是典型……
四.選材要新穎而生動 李漁說:“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稱也。”新奇總是和美好相聯系的?!敖廊思医肋^的沒有味道?!睂懳恼铝η笮路f。所謂新穎,就是指所選用的材料是新鮮的甚至是具有獨創性。它包括材料角度要新鮮、內容要新鮮。
如何使材料新穎、典型
(一) 棄舊圖新法或舊瓶裝新酒
老材料換新顏即不是人云亦云之類。 有些材料,看來不新鮮,有點舊。但如果換一個角度,換種說法,換一個背景,換一種情節,換一個場面,賦予時代精神就顯得新鮮。例如我要歌頌一人,人們多正面歌頌,我呢就側面歌頌,或我采用誤會法。將舊材料聯系當今實際,融入新穎、有特色的內容,使文章產生時代氣息。〈校園新貌〉〈校園奇事〉
(二) 以真取勝法
此法包括感情要真、主題要真、材料要真三方面。《我說感動的一件事》《學之間》《生之間》《的苦惱與歡樂》
(三) 聯想擴展法
借助聯想和想象,超越時空的界限,擴展取材、選材的領域。思路擴展了內容也就豐富了。聯想擴展有三種形式:相似聯想,即看到看到谷粒就想到珍珠,看到草,看到默默無聞的人;相關聯想,即睹物思人。
看到禮物想起了一位同學;對比聯想,即把同一個人或同一件事放在不同的時間、地點進行對比。圍繞題目分散開來去想:想一件件有關的事或景,想一個個有關的人或物,想一個個有關的情與理。由一物想到另一物,由一事想到其他事,可以溝通相關、相反的事物或情理,發展生活素材,豐富文章的內容。
(四) 同類移植造林法
同類移植,是指將他人或其他地方發生的事,半到另外的人或一定場合上。如〈我和我的老師〉。這個題目,我們設定:你圍繞要寫的中心,只有一件事和要寫的這位老師有關,而另兩則材料是“我”現實生活中與別的老師經歷的事,可以將后兩件事移植到本文我和老師身上,這樣,內容會豐富,中心會更突出。
(五) 以小見_法國作家巴爾扎克曾說:“藝術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積驚人的集中了量的思想。”一滴水可折射整個世界,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的小鏡頭,往往閃發著耀眼的思想光芒。我們要勤于觀察、善于發掘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卻是有價值的題材,善于捕捉靈感,不讓蘊涵著深意的小鏡頭在指縫間溜走。正如作家王愿堅所說:“應當在深入生活中,認真觀察,分析研究,力求看的和想的深一些,透過表面的生活現象,開掘出生活的內涵,得到蘊涵在生活里的哲理,看到生活的詩?!?/p>
平時可多閱讀小小說,可有利我們在這方面的培養。小鏡頭的選擇要能為表現人物性格服務,為推動情節服務,為表現主題服務。
提高語文成績的竅門有哪些
快速提高語文成績之好心態+針對性訓練
現代文閱讀難度很大,難就難在文章本身含蓄、委婉,特別是文本通過文學性增強之后,考生普遍感到“缺氧”。所以,對付這些題目,首先應該有一個很好的心態。現代文閱讀,其中一類是局部考題,考生在做這類題時不必聯系全文,但應顧及前后語境,注意提取關鍵詞。考生可有意識地多做針對性訓練,提高自己篩選信息和概括、鑒賞能力。
快速提高語文成績之文言文語法入手
語文文言文本身是不發展的東西,個中規律早已被熟悉。特別是和現代文對比,文言文的語法變化不大,所以,對考生來說,復習文言文,不妨從語法入手,借用現代文的語法去解讀文言文(比如補足主語、賓語等),以突破理解障礙,快速提高語文成績。
語文文化經典復習方面,考生應著重梳理孔子、孟子、莊子等不同學說的思想、政治主張以及對人生的看法,以期有個整體把握。不過具體到答題上,仍應緊扣原著和語段,切忌生搬硬套。
快速提高語文成績之作文牢記三字訣
近年來,語文考試作文多為話題作文,命題雖然寬泛,但是考生仍應把重點放在審題上?,F階段,一定要多花些時間在審題立意上。歷年經驗表明:如果考生審題不當,出現離題或偏題,那么得分只能在30分左右,又何來快速提高語文成績呢。
語文話題作文,牢記“三字訣”:化大為小,化一為萬,萬中取一,再從中選取自己擅長的點或者具有細致情感體驗的經歷展開寫作。
語文應該怎樣復習
1、上課時間不多想
高考語文復習后期,很多同學已經不再跟著老師的節奏走,完全按照自己的節奏在進行各門功課的復習了,但如果你的語文是薄弱環節,如果要想考出好成績,上課就還是得跟著老師走。老師教了這么多年的語文,帶了這么多年的畢業班,怎么著都是比我們更有經驗,也更有方向的。切不可在此時自以為是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胡亂復習。
2、課后閱讀不可少
關于語文課后閱讀,雖說現在已經要高考了,但我覺得還是不能丟掉。這也是我自己唯一喜歡語文的部分,時??纯凑n外書,讀讀報,到了考試寫語文作文的時候,肚子里也有了可以些的材料,不然還真的拿試卷上的那些試題來做素材。
3、玩的時間看新聞
高考語文復習階段就別想著玩了。每當想玩的時候就去看看新聞節目,看看社會上的現實,多多了解人民的真實生活,并且,了解的新聞也能夠成為語文作文的素材,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