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64篇必背古詩
1.《勸學(xué)》 荀子
2.《逍遙游》莊子
3.《師說》韓愈
4.《阿房宮賦》杜牧
5.《赤壁賦》蘇軾
6.《詩經(jīng)·氓》
7.《蜀道難》李白
8.《登高》杜甫
9.《琵琶行》
10.《錦瑟》李商隱
11.《虞美人》李煜
12.《念奴嬌》蘇軾
13.《永遇樂》辛棄疾
14.《離騷》(節(jié)選)屈原
初中五十篇
1.《孔子語錄》
2.《魚我所欲也》孟子
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4.《曹劌論戰(zhàn)》左傳
5.《鄒忌諷齊王納諫》《戰(zhàn)國策》
6.《出師表》諸葛亮
7.《桃花源記》陶潛
8.《三峽》酈道元
9.《馬說》韓愈
10.《陋室銘》劉禹錫
11.《小石潭記》柳宗元
12.《岳陽樓記》范仲淹
13.《醉翁亭記》歐陽修
14.《愛蓮說》(宋)周敦頤
15.《記承天寺夜游》蘇軾
16.《送東陽馬生序》宋濂
17.《關(guān)雎》
18.《蒹葭》
19.《觀滄海》曹操
20.《飲酒》陶潛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3.《使至塞上》王維
25.《行路難》李白
26.《望岳》杜甫
27.《春望》杜甫
28.《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30.《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首)韓愈
3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32.《觀刈麥》白居易
33.《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34.《雁門太守行》李賀
35.《赤壁》(唐)杜牧
36.《泊秦淮》杜牧
37.《夜雨寄北》李商隱
38.《無題》李商隱
39.《相見歡》李煜
40.漁家傲(宋)范仲淹
41.《浣溪沙》晏殊
42.《登飛來峰》宋·王安石
43.《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44.《水調(diào)歌頭》蘇軾
45.《游山西村》陸游
46.《破陣子》辛棄疾
47.《過零丁洋》文天祥
48.《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49.《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張養(yǎng)浩
50.《己亥雜詩》龔自珍
高考語文古詩文怎么學(xué)
(1)背誦。高考語文名句默寫六分題,全部來自教材,所以背誦就顯得尤為重要。凡是教材指定或者語文教師布置的要背誦的篇目,就必須要一字不差地背掉,并且要會默寫。
(2)詩歌賞析。詩歌賞析要弄清楚考點和每一類考點的答題模式。詩歌賞析主要考察的有形象、主題、字句、表現(xiàn)手法、環(huán)境描寫。日常學(xué)習(xí)的過程中要多做練習(xí)。
(3)文言文閱讀。跟詩詞賞析一樣,文言文閱讀首先要弄清楚考點。文言文就目前來看主要是3種題型。第一是斷句。第二是結(jié)合閱讀材料加以延伸拓展來考察文化常識。第三考察對閱讀材料內(nèi)容的把握。
語文高考答題技巧
一、找準(zhǔn)提分點,做好有效復(fù)習(xí)計劃
問題點就是提分點。每個人的問題是不一樣的,所以每個人的提分點也不同。要根據(jù)平時的考試、練習(xí),全面、客觀分析,梳理出存在的突出問題,找到自己的薄弱版塊或薄弱考點,分析原因,確定可提分點,做好針對性計劃,提高復(fù)習(xí)效率。計劃要精準(zhǔn),具體到每一個復(fù)習(xí)點,具體到形成每日計劃,如為提高文言文語感及翻譯能力進行的每日一練、經(jīng)典文段實虛詞挖空訓(xùn)練,把背誦篇目化整為零進行每日精準(zhǔn)背誦規(guī)劃等等。
二、分類梳理,建立必備知識體系
新高考形勢下,必備知識比以往更重要。要把高考模考題與高考真題中同一版塊的所有考題放在一起,分類梳理。要研究試題與文本的關(guān)系,思考試題與文本基本特征、主要表現(xiàn)手法之間的關(guān)系,而不是單純將試題歸類,記憶答題套路。要自己梳理建立議論性文本、實用性文本、文學(xué)類文本、古代詩歌等相關(guān)文體知識體系,真正弄明白相關(guān)術(shù)語概念。如議論性文本中論證特點有哪些,能否理清文章脈絡(luò),是否能區(qū)分引證與例證、比喻論證與類比論證等概念;文學(xué)類文本中的相關(guān)概念如文脈、結(jié)構(gòu)、層次,人稱、視角、節(jié)奏,風(fēng)格、情調(diào)、氛圍、場景,語氣、句式、閑筆、暗示,設(shè)置懸念、卒章顯志等等是否清楚;語言文字運用中的標(biāo)點、修辭、句式等是否能理解并熟練運用;實用類文本中各類文體是否了解透徹等等。所有這些都是基礎(chǔ),是解答一切考題的前提。重點是要放在文本中理解,而不是死記硬背。
如何提高語文成績
歸納內(nèi)容要點應(yīng)注意
在歸納中心要點這類題上需要注意歸納內(nèi)容要點需要1.分清文章體裁,2.概括中心時要全面。所謂準(zhǔn)確全面,就是在語文的答題中要正確理解關(guān)鍵性語句的意思,對于言外之意或者隱含的信息的分析和判斷要合理。將語文閱讀中具有敘述性或有說明性的內(nèi)容關(guān)系搞清楚,要分清做作者贊成和反對的事情。答題技巧上最主要的就是不要遺漏,條理清晰。
作文寫作應(yīng)注意
寫作時力求專而廣。“廣”的意思指的是積累的文章體裁要廣泛,一篇作文中如果只有古代的材料,那就沒有現(xiàn)代信息;如果只有外國材料,那就會缺乏說服力;如果只有現(xiàn)實材料,那就可能沒有文化底蘊。所以這就需要同學(xué)們多多閱讀課外書籍豐富自己的內(nèi)容庫。
高考語文常考的古詩句子
1、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漁父)
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3、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龜雖壽)
4、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三國?曹操?短歌行)
5、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東晉?陶淵明?移居)
6、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晉?陶淵明?飲酒)
7、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東晉?陶淵明?飲酒)
8、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9、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東晉?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
10、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東晉?陶淵明?雜詩)
11、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南朝?謝靈運?登池上樓)
12、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南朝?江淹?別賦)
13、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14、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唐?王績?野望)
15、疾風(fēng)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唐太宗?贈蕭禹)
16、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17、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唐?楊炯?從軍行)
18、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渡漢江)
19、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2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21、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唐?王之渙?涼州詞)
2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23、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王昌齡?從軍行)
24、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唐?王昌齡?出塞)
25、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26、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
27、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維?山居秋暝)
28、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唐?王維?終南別業(yè))
29、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唐?王維?觀獵)
30、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王維?鳥鳴澗)
高考語文常考的文言文
1.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
2.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六國論》)
3.孔子曰:“吾與點也”。(《論語·四子侍坐》)
4.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
5.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贊于賓客。(《魏公子列傳》)
6.自夏之徒不能贊一詞。(《孔子世家》)
7.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于魏,讓公子曰。(《魏公子列傳》)
8.以是知公子恨之復(fù)反也。(《魏公子列傳》)
9.平伐其功(《屈原列傳》)
10.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項羽本紀(jì)》)
11.人窮則反本。 (《屈原列傳》)
12.厚幣委質(zhì)事楚。(《屈原列傳》)
13.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刺客列傳》)
14.后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項脊軒志》)(古代女子出嫁)
15.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伶官傳序》)
16.窮餓無聊,追購又急。(《指南錄后序》)
17.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項羽本紀(jì)》)
18.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 (《項羽本紀(jì)》)
19.此所謂“資怨而助禍”矣。(《刺客列傳》)
20.原始察終,見盛觀衰。(《太史公自序》)
21.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舉兵以逆軍吏。(《刺客列傳》)
22.孔子貧且賤。(《孔子世家》)
23.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過秦論》)
24.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進學(xué)解》)
25.養(yǎng)其全鋒而待其弊。(《留侯論》)
26.簡能而任之。(《諫太宗十思疏》)
27.每有制作,必先以簡察,然后施用。(《陳書?姚察列傳》)
28.煢煢孑立,形影相吊。(《陳情表》)
29.雖董之以嚴(yán)刑,振之以威怒。(《諫太宗十思疏》)
30.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頗藺相如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