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謹防“考后綜合征”
時間:
未知2
高考心理
據哈醫大四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張磊晶介紹,很多考生在考后會出現低迷的情緒,陷入自責、擔心、焦慮中,更有學生因為考試狀態不好,覺得自己的成績不理想,因而自我封閉不愿意和人接觸。還有一些考生則可能走向另一個極端,通宵上網或外出娛樂。這些都會影響考生的身心健康,必須引起家長的注意。張磊晶說:“過度放松的孩子需要節制一下,家長要是忽略的話考生很容易出問題。考后情緒低落的這類考生依賴性大多比較強,家長要與考生充分溝通,及時了解并有效對考生進行情緒疏導,無論考試成績如何,都不埋怨、不批評,引導考生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充分調整身體和心理。”
張磊晶建議,家長在考后應盡量回避和高考有關的話題,不要把焦慮情緒帶給考生。家長的引導非常重要,但家長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如果必要,可以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師的幫助。
每年高考后,考生的生物鐘在突如其來的“暴飲暴食”后被完全擾亂,身心難以承受從“高度緊張”到“徹底放松”的突變,出現不少“前腳走出考場,后腳邁進醫院”的病例。此外,萎靡不振、缺乏食欲等各種病癥也紛至沓來。他們多是腸胃不適或是酒精過量,這些都是“考后綜合征”。
張磊晶表示,考生在情緒過度興奮時容易有冒險行為,考生的宣泄要在家長的可控范圍內,對于考生一些過分的想法和做法,家長應該及時引導、制止。高考結束后,有條件的家長給考生適當安排社會實踐活動,既鍛煉考生的動手能力,還可以開闊視野,豐富閱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