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必考知識點整理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2.通常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其次是液體,氣體。
3.樂音三要素:
①音調(聲音的高低)
②響度(聲音的大小)
③音色(辨別不同的發聲體)
4.超聲波的速度比電磁波的速度慢得多(聲速和光速)
5.光能在真空中傳播,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6.光是電磁波,電磁波能在真空中傳播。
7.真空中光速:c =3×108m/s =3×105km/s(電磁波的速度也是這個)。
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說反射再說入射(平面鏡成像也說"像與物┅"的順序)。
9.鏡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條光線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光的反射現象(人照鏡子、水中倒影)。
11.平面鏡成像特點:像和物關于鏡對稱(左右對調,上下一致)。
12.平面鏡成像實驗玻璃板應與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13.人遠離平面鏡而去,人在鏡中的像變小(錯,不變)。
14.光的折射現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彎折、水底看起來比實際的淺、海市蜃樓、凸透鏡成像)。
15.在光的反射現象和折射現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6.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實像,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實像倒立,虛像正立。
18.凸透鏡成像試驗前要調共軸:燭焰中心、透鏡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19.凸透鏡一倍焦距是成實像和虛像的分界點,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縮小像的分界點。
20.凸透鏡成實像時,物如果換到像的位置,像也換到物的位置。
運動和力
1.物質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參照物而言的。
2.相對于參照物,物體的位置改變了,即物體運動了。
3.參照物的選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體不能選作參照物。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5.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
①使物體發生形變。
②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7.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8.重力是由于地球對物體的吸引而產生的。
9.一切物體所受重力的施力物體都是地球。
10.兩個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個力,可能小于其中一個力,可能等于其中一個力。
11.二力平衡的條件(四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
12.用力推車但沒推動,是因為推力小于阻力(錯,推力等于阻力)。
13.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兩個因素:
①接觸面間的壓力大小。
②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14.慣性現象:(車突然啟動人向后仰、跳遠時助跑、運動員沖過終點不能立刻停下來)。
15.物體慣性的大小只由物體的質量決定(氣體也有慣性)
16.司機系安全帶,是為了防止慣性(錯,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
17.判斷物體運動狀態是否改變的兩種方法:
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個改變,或都改變,運動狀態改變。
②如果物體不是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運動狀態改變。
18.物體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時可能靜止也可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
機械功能
1.杠桿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調,右偏左調"
2.杠桿不水平也能處于平衡狀態
3.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桿(動滑輪是省力杠桿)
4.定滑輪特點:能改變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動滑輪特點: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5.判斷是否做功的兩個條件:
①有力
②沿力方向通過的距離
6.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7."功率大的機械做功一定快"這句話是正確的
8.質量越大,速度越快,物體的動能越大
9.質量越大,高度越高,物體的重力勢能越大
10.在彈性限度內,彈性物體的形變量越大,彈性勢能越大
11.機械能等于動能和勢能的總和
12.降落傘勻速下落時機械能不變(錯)
熱學
1.實驗室常用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2.人的正常體溫約為36.5℃。
3.體溫計使用前要下甩,讀數時可以離開人體。
4. 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間有空隙,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5. 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停息的運動著;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6. 密度和比熱容是物質本身的屬性。
7. 沿海地區早晚、四季溫差較小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大(暖氣供水、發動機的冷卻系統)。
8. 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對)。
9.物體內能增加溫度一定升高(錯,冰變為水)。
10.改變內能的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等效的)。
11. 熱機的做功沖程是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壓強知識
1. 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 g/ cm3
2. 1m3水的質量是1t,1cm3水的質量是1g。
3. 利用天平測量質量時應"左物右碼"。
4.同種物質的密度還和狀態有關(水和冰同種物質,狀態不同,密度不同)。
5. 增大壓強的方法:
①增大壓力
②減小受力面積
6.液體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體內部壓強越大。
7.連通器兩側液面相平的條件:
①同一液體
②液體靜止
8.利用連通器原理:(船閘、茶壺、回水管、水位計、自動飲水器、過水涵洞等)。
9.大氣壓現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試驗、鋼筆吸水、抽水機等)。
10. 馬德保半球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托里拆利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值。
11. 浮力產生的原因: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壓力的合力。
12. 物體在液體中的三種狀態:漂浮、懸浮、沉底。
13. 物體在漂浮和懸浮狀態下:浮力 = 重力
14. 物體在懸浮和沉底狀態下:V排 = V物
15. 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也適用于氣體(浮力的計算公式:F浮= ρ氣gV排也適用于氣體)
電學
1.電路的組成:電源、開關、用電器、導線。
2. 電路的三種狀態:通路、斷路、短路。
3. 電流有分支的是并聯,電流只有一條通路的是串聯。
4. 在家庭電路中,用電器都是并聯的。
5.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金屬導體里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
6.電流表不能直接與電源相連,電壓表在不超出其測量范圍的情況下可以。
7. 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
8. 安全電壓應低于24V。
9.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10.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溫度有時不考慮)。
11.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都是靠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絲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12. 利用歐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個量是對同一段導體而言的。
13.伏安法測電阻原理:R= 伏安法測電功率原理:P = U I
14.串聯電路中:電壓、電功和電功率與電阻成正比
15. 并聯電路中:電流、電功和電功率與電阻成反比
16."220V 100W"的燈泡比"220V 40W"的燈泡電阻小,燈絲粗。
磁場知識
1. 磁場是真實存在的,磁感線是假想的。
2.磁場的基本性質是它對放入其中的磁體有力的作用。
3.奧斯特試驗證明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電生磁)。
4. 磁體外部磁感線由N極出發,回到S極。
5. 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6. 地球是一個大磁體,地磁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
7. 磁場中某點磁場的方向:
①自由的小磁針靜止時N極的指向
②該點磁感線的切線方向
8.電流越大,線圈匝數越多電磁鐵的磁性越強。
高中物理必背知識點
1.力
力學是高中物理的開山和基礎,彈力的方向和彈簧、摩擦力應該是一輪復習的重中之重,受力分析的判斷不僅關乎到這個部分,也會影響整個物理學科,所謂武學基礎——“蹲馬步”
2. 運動學
這個部分是看起來簡單,但做起來易錯,且計算不算死人不罷休的境界,各種剎車、追擊、相遇、滑塊板塊、傳送帶,沒有做題底蘊的支撐,你會感到深深的惡意。
3. 牛頓定律
牛頓就是力學中的隱藏高手,就是王者榮耀中的法師,攻擊力本來就不錯,還可以對運動學、電場進行加持,讓你面對的陡然上升了幾個level功力。連接體是這里面一輪要拿下的核心考點。
4. 曲線運動
兩大法寶:平拋和圓周,不能說難,但是高考年年出現,平拋的計算、水平圓周模型、豎直圓周模型、向心和離心的機車拐彎,這四個點重點拿下,然后給自己大大的微笑吧
5. 天體運動
天體會的人覺得可愛簡單送分,不會的人覺得變態、惡心、惹人煩,這個部分的核心公式之后很長的一組,但是出題的方式確異常靈活,且題目和實際結合多變,總從意想不到的地方出手,高手過招,就是毫厘之間定勝負,數量級運算可以幫助你不少哦。
6. 功和能
力學部分大boss的存在,誰都可以結合,從彈簧到皮帶到滑塊,等你做多了你會感到世界的真諦就是動能定理和一堆物理物體,多過程、大計算、復雜分析,燒腦的偵探小說也就到這個程度了,一輪必須啃下的硬骨頭,想想上甘嶺戰役的激烈程度吧
7. 電場
這就像一個軟妹子,看起來瘦弱不堪,但實際是芭比金剛,電場線、帶電粒子運動、電容器、這些都是理工科出題人最喜歡的軟妹子類型,多接觸接觸,熟悉了就好
8. 恒定電路
這個部分最難的是電學實驗,7個電學實驗要如數家珍,有人問為啥啊?因為考,年年考,考到12分熟了,其他的召喚出體內強大的初中物理基礎就可以了。
9. 磁場
電磁學的大boss,一劍封喉,殺人于無形,多見于選擇題壓軸或者和電場結合出在物理最后一道壓軸題,難度系數3.5,轉體動作復雜且難,盡量從步驟上逐個擊破,拿下這個你的高考物理滿分有望了。
10. 電磁感應/交變電流
每年必考的考點,電磁感應圖像、理想變壓器、遠端輸電、桿和框在磁場中運動都是熱點,如果知道出題人的喜好,接下來你就知道該做什么了
11. 動量和原子物理
動量的六個常見模型要全面掌握,原子物理類似于文科記憶加理解就好了
12. 選修
不論你是選擇光和機械波還是選擇熱學,選修的訣竅就是多做題然后系統總結考點和易錯點,這個是覆蓋面的問題,當覆蓋面足夠的話,拿下就指日可待了。
高中物理知識點記憶順口溜
動量定理解題
動量定理來解題,矢量關系要牢記,
各量均把正負帶,代數加減萬事吉,
中間過程莫關心,便于求解平均力。
動量守恒
所受外力恒為零,系統動量就守恒,
碰前碰后和碰中,動量總和都相同,
矢量關系別忘記,誰正誰負要分清。
力的作用效果
時間積累動量增,空間積累增動能,
瞬間產生加速度,改變狀態或變形。
動量定理 · 動能定理
動量動能二定理,解起題來特容易,
動量定理求時間,動能定理求位移。
彈簧振子振動
彈簧振子來振動,簡諧運動最典型。
a隨回復力變化,方向始終指平衡,
大小位移成正比,位移特指對平衡注,
速度與a變化反,這個減時那個增,
動能勢能互轉化,周期變化且守恒。
(注:平衡位置)
振動周期
振動快慢周期定,固有周期不變更,
一周方向變兩次,四倍振幅是路程。
單擺
質點連著輕細繩,理想單擺就做成,
重力分力來回復,小角度下簡諧動。
g和擺長定周期,振幅無關等時性,
伽利略和惠更斯,前者發現后首用。
振動的分類
機械振動有三種,依據能量來分清。
阻尼減幅能量減,簡諧等幅能守恒,
策動力下受迫振,外能不斷來補充。
穩定頻率外力定,步調一致共振生。
機械波
振動傳播波形成,振源介質不可省,
質點振動不遷移,傳播能量和振動,
后邊質點總落后,只緣波動即帶動。
兩向垂直稱橫波,縱波兩向必平行。
橫波的圖象
橫波圖象即波形,各個質點位移明。
波長振幅可讀出,傳播方向須標清,
逆著傳向看走勢,振動方向就可定。
反相振動正相反,同相振動完全同。
波的頻率隨波源,傳播速度介質定,
波長說法有多種,振源介質共確定。
庫侖力
點電荷間庫侖力,平方反比是規律,
大小可由公式求,方向依據吸與斥。
電場線
電場線,人為添,描繪電場真方便,
場強大小看疏密,場強方向沿切線。
典型電場電場線
光芒四射正點電,萬箭齊中負點電,
等量同號蝶雙飛,等量異號燈(籠)一盞。
求電場強度
求場強,方法多,定義用途最廣闊,
點電電場有公式,平方反比決定著,
勻強電場最典型,E、U關系d連著,
靜電平衡也能用,合場強零矢量和。
電勢能
電荷處在電場中,一定具有電勢能,
電勢能,是標量,但有正負還有零,
大小正負公式定,E=qU要記清,
電場力若做負功,電勢能就一定增,
電勢能,若減少,電場力定做正功。
靜電平衡
導體放入電場中,瞬間即可達平衡,
平衡導體特點多,一項一項要記清,
等勢體,等勢面,內部場強處處零,
電場線定垂直面,表面場強可非零,
電荷分布看曲率,尖端放電顯特征。
靜電屏蔽
金屬罩中放導體,外來電場被屏蔽,
內生電場外屏蔽,定是金屬罩接地,
屏蔽意為無影響,并非一定無電場,
靜電平衡來應用,此處合場強為零,
儀器戴上金屬罩,防止外場來干擾,
高壓作業金衣穿,靜電屏蔽保安全。
帶電粒子運動(一)
粒子勻強電場中,運動類型有兩種,
加速減速勻變速,動能定理都能行,
偏轉運動類平拋,垂直兩向來合成,
速度偏角三因素,設備電量初動能,
離開電場勻速動,反向延長指正中。
解綜合題
解綜合題并不難,審清題意是關鍵,
借助草圖方法好,分段處理很常見,
平衡臨界須關注,運動隨著受力變。
求誰設誰常用到,順藤摸瓜來思考,
牽扯進去即成功,方程數目不能少,
推倒演算求細心,驗算作答莫忘了。
分壓器限流器
滑變電阻兩接法,串聯限流并分壓,
分壓電壓可達零,電壓變化范圍大。
游標卡尺千分尺
游標卡尺有兩種,分度讀位都不同,
十格讀到十分位,二十分度百分停。
螺旋測微千分尺,讀到千分才能行。
E感求法
E感求法有兩種,切割變率都能行,
F變化率更普適,BLv⊥要記清,
不垂直時化垂直,還要匝數來相乘。
楞次定律
E感(I感)方向楞次定,增反減同要記清,
阻礙變化是核心,實質本是能守恒,
導體切割磁感線,右手定則最好用。
自感日光燈
電流自變自感生,規律電磁感應同。
常見現象有渦流,應用實例日光燈。
鎮流器,是線圈,自動開關叫啟動(器)。
高考物理怎么復習
首先,同學們要根據所學教材的知識結構,選定一些重要內容作為復習重點,也就是說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高考的熱點和平時學習的重點、難點上,只有把這些搞懂了,才能復習好更深層次知識。其次,要針對所復習的知識做大量的強化練習,使同學們對所學知識進行加深鞏固,以免遺忘。復習應該是經常性的、反復的復習,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復習效率,達到最佳的復習效果。
由于物理知識點相對比較繁瑣,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理解和記憶上知識的漏缺,做為高三全面的復習,如果發現這種情況,就要及時的進行彌補,對原來沒有掌握的環節進行扎實的、認真的復習,從而為后面的復習打牢基礎。實踐證明,只要是對復習環節抓的很緊的同學,他們經常對所學知識進行查漏補缺,并能獲得比較系統的、完整的知識。
高考物理復習技巧
1.摸透主干知識
近幾年高考理綜試卷及物理單獨命題試卷,都注意突出考查主干知識,包括勻變速運動規律、牛頓定律、機械能守恒、機械波、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與偏轉、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電磁感應等,命題兼顧對非重點知識(熱、光、原)的考查,在試卷中這三部分均有相應的試題,這些非重點知識的考查多以選擇題出現,側重于對知識的理解,也體現出了一定的綜合度。
2.能力駕馭高考
物理學科的能力可概括為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能力、實驗和探究能力,其中理解能力既是基礎也是核心。近幾年高考試題還出現了許多對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考查的新情景試題,這類題目考查考生快速接受和應用新知識的自主學習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準確地提取有效信息,然后用已學過的知識加上新的信息來解決問題。
3.科技領跑生活
高考試題情境設計注重物理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試題的命制都是從生活實際現象或實際問題入手,源于考生熟悉或熟知的生活現象。在近幾年的高考物理中,應用型、創新型試題尤為明顯,而物理中每一重要的知識塊,幾乎也都與現代科技緊密相關,同學們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物理應用事例,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熱點、關注新興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