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生物實驗與探究專項練習題及答案(2)
高考生物實驗與探究專項練習題二、非選擇題(50分)
21.(12分)(2014•武漢武昌區質檢)向小白鼠體內注射促甲狀腺激素,會使其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減少。對此現象的解釋有兩種不同的假說:
假說一:該現象是促甲狀腺激素直接對下丘腦進行反饋調節的結果。
假說二:該現象是通過促進________,進而對下丘腦進行反饋調節的結果。
為了驗證哪一假說與實際情況相符,進行了如下實驗:
(1)材料與用具:生理狀態相同的A、B兩組小白鼠、適宜濃度的促甲狀腺激素溶液、手術器械等;
(2)實驗步驟:
①測定兩組動物血液中的________的含量。
?、谇谐鼳組小白鼠的________,B組做相同的外科手術,但不摘除此器官。
?、巯騼山M小白鼠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相同且適宜的環境條件下飼養A、B兩組小白鼠一段時間。
?、轀y定兩組小白鼠血液中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含量。
(3)預期實驗結果及結論:
若A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含量________,B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含量________,則支持假說一。
若A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含量________,B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含量________,則支持假說二。
[答案] 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
(2)①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②甲狀腺?、鄣攘壳疫m宜濃度的促甲狀腺激素溶液
(3)下降 下降 上升 下降
22.(12分)(2014•綿陽卷)瘦素是動物脂肪細胞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機體脂肪儲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下丘腦的某些細胞接受到瘦素信號后,機體能通過復雜的神經內分泌網絡調節攝食行為。
(1)脂肪是細胞內良好的________物質;與糖類相比,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________。
(2)組成瘦素的基本單位是________。在核糖體中合成的瘦素蛋白,必須通過________進行加工和運輸才能分泌到細胞外,隨________運送到全身各處。下丘腦中的靶細胞通過________來識別瘦素。
(3)現有兩類患肥胖癥的小鼠,A類小鼠肥胖是瘦素受體基因缺陷所致,B類小鼠肥胖原因未知。分析以下實驗:
組別 處理措施 正常飼喂一段時間后的實驗結果
1 正常小鼠與A小鼠連體共生 正常小鼠攝食量明顯減少,A小鼠無變化
2 正常小鼠與B小鼠連體共生 正常小鼠無變化,B小鼠攝食量略微減少
3 A小鼠與B小鼠連體共生 A小鼠無變化,B小鼠攝食量明顯減少
(注:連體共生即通過手術使兩只小鼠的血液循環貫通)
①根據實驗結果推測,連體前A小鼠體內瘦素的含量比正常小鼠________,B小鼠肥胖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
②為排除手術對實驗結果的干擾,可增設一組處理措施為________的對照實驗。
[答案] (1)儲能 更少 (2)氨基酸 內質網、高爾基體 血液 細胞膜上的受體 (3)①高 不能正常產生瘦素 ②兩只正常小鼠連體共生
[解析] 試題以實驗形式考查在新情景下考生信息獲取和實驗探究能力。由題干信息可知,脂肪細胞分泌瘦素,機體脂肪儲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下丘腦的某些細胞接受到瘦素信號后,機體能通過復雜的神經內分泌網絡調節攝食行為。(1)脂肪是細胞內良好的儲能物質;與糖類相比,脂肪分子中碳氫比例高,含氧量低。(2)瘦素是蛋白質激素,故基本單位是氨基酸,瘦素必須通過內質網、高爾基體進行加工和運輸才能分泌到細胞外,隨血液循環運送到全身各處。下丘腦中的靶細胞通過細胞膜上的受體來識別瘦素。(3)根據表格分析,A類小鼠肥胖是瘦素受體基因缺陷所致,瘦素分泌正常,而B類小鼠肥胖則為不能正常產生瘦素所致。①根據實驗結果推測,連體前A小鼠體內瘦素的含量比正常小鼠高。B小鼠肥胖的原因最可能是不能正常產生瘦素,而瘦素受體基因正常。②為排除手術對實驗結果的干擾,可增設一組處理措施為正常小鼠連體共生的對照實驗。
23.(13分)(2014•常德質檢) 實驗是生命科學十分重要的發現和論證方法,實驗方法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實驗的結果和結論。請根據題意回答有關實驗的問題。
(1)在“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甲、乙、丙三位同學取洋蔥根尖后進行了如下操作(其中 “+”表示該步驟正常操作,“-”表示該步驟未操作)。觀察其中裝片,發現細胞重疊、看不到染色體的是________同學制作的裝片。甲同學觀察到染色體染色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 步驟
解離 漂洗 染色 壓片 鏡檢
甲 + - + + +
乙 - + + + +
丙 + + + + +
(2)某同學在“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實驗中,選用紫色洋蔥鱗片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同學在使用質量濃度為0.5 g/mL的蔗糖溶液和清水進行實驗時,沒有觀察到質壁分離復原現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用________染液染色后,可以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到線粒體呈________色。
(4)探究pH影響果膠酶活性的實驗中,需要設置不同pH。某小組同學實驗時發現難以將果汁的pH調整到合適的數值,而只能調整好酶液的不同pH,再分別與果汁混合。果汁的pH難以調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 課- 標-第 -一- 網
(5)在“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的探究活動中,從試管中吸取培養液前需將試管輕輕振蕩幾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發現血球計數板的小方格內酵母菌過多,難以計數,應當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統計方法通常有________和目測估計法兩種。
[答案] (1)乙 沒有漂洗除去殘留的解離液
(2)有紫色大液泡,便于觀察 蔗糖濃度過高,細胞失水過多過快而死亡
(3)健那綠 藍綠
(4)生物組織樣液中含有維持pH穩定的緩沖物質
(5)使酵母菌分布均勻 增大稀釋倍數
(6)記名計算法
[解析] (1)由表可知甲同學未漂洗,乙同學未解離,不解離細胞會重疊在一起,因此觀察不到染色體,甲同學不漂洗無法去除解離液,染色效果不好,不能清晰看到染色體。
(2)觀察質壁分離用紫色洋蔥鱗片的原因是有色素的存在便于觀察。在質量濃度為0.5 g/mL的蔗糖溶液中細胞可能會因為失水太多而導致死亡,質壁分離的復原必須保證細胞有活性。
(3)要觀察線粒體需要用健那綠染液,線粒體可以被染成藍綠色。
(4)果汁屬于生物組織樣液,在生物組織樣液中含有調節pH的緩沖物質,故果汁的pH不容易調節。
(5)需要震蕩是指將酵母菌搖勻,否則酵母菌容易在底部沉積,會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計數時難以數清,應對樣品液進行稀釋。
(6)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統計方法通常有記名計數法和目測估計法兩種。
24.(13分)(2014•新課標Ⅰ,29)回答下列問題:
(1)在觀察大蒜根尖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常用鹽酸酒精混合液處理根尖,用龍膽紫溶液染色。實驗中,鹽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________;龍膽紫溶液屬于________性染料,能夠使細胞中的________著色。
(2)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細胞,可以看到細胞核。細胞核的功能可概括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 堿 染色體
(2)細胞核是細胞內遺傳物質儲存、復制和轉錄的主要場所,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解析] (1)鹽酸酒精混合液是解離液,用于解離過程,解離的作用是用藥液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開來;染色體容易被堿性染料著色,如龍膽紫溶液(堿性染料),能夠使染色體著色,便于觀察染色體的行為變化。(2)細胞核是細胞的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通過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的復制,可以將遺傳信息從上一代傳遞到下一代,通過轉錄和翻譯,可以將遺傳信息傳遞到蛋白質中,從而控制細胞的代謝和生物的性狀。
猜你感興趣:
1.高考生物二輪實驗與探究專項訓練檢測題及答案
2.高考生物二輪實驗與探究專題復習題(含答案)
3.高考生物生物的遺傳專項練習題及答案
4.高考生物遺傳規律專項練習題及答案
5.高考生物蛋白質專項練習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