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備考指導 高三備考復習策略
高三備考指導
學法指導
“一模”考試將近,考生不宜在此時做太多新題,要把精力用在回顧做過的題上。閱讀自己寫過的好作文,整理寫作的方法、要點,鞏固背誦篇目等也很重要。考生在復習時,要著力梳理答題思路。如果考生還有余力,可按照正確的答題思路嘗試做少量題目。
閱讀
面對不同類型的閱讀題目,要用不同的答題方法。考生在拿到非連續性多文本閱讀題時,要先讀題干,帶著問題快速瀏覽文章。做概括題要注意提取關鍵信息和重要詞語,用自己的語言表述,既不要照抄原文,也不能完全自己發揮。做選擇題時,注意把選項和原文進行比對,避免根據閱讀印象主觀臆斷。
文言文閱讀
在文言文閱讀方面,考生要特別區分翻譯題和概括題。作答翻譯題時,考生要盡量直譯,可先從句子中圈畫出重點實詞虛詞,分析句式再翻譯,并盡量使翻譯出的語句達到“信、達、雅”標準,即準確、通順、雅致。文言文閱讀時,考生會遇到概括文意、概括文中人物性格等題目。有的考生把文中的相關內容全部翻譯在答題紙上,浪費較多時間也拿不到太多分數。文言文概括題的要點在于提取重點信息。正確的答題思路是在腦海中完成翻譯,把題目要求的內容用簡練的語言表述出來。做詩歌鑒賞也要掌握方法。考生要先看詩的題目、作者、詩后注解和試題。這些內容提供了詩的背景、詩人的經歷等信息,會幫助考生了解詩的內容和情感。做詩歌閱讀時要把目光聚焦在詩句本身,而不能憑借主觀印象和想法推測詩歌的情感和內容。
散文閱讀
大閱讀常為散文閱讀,考生要先抓住題目,并圈畫議論性的語句,把握文章脈絡。大閱讀中的閱讀素材一般為文學類文本,其中不乏形象化的表述,或華麗或含蓄的句子和復雜的語言手法。考生要參透語義,不要用文中形象化的語言答題,而要用自己的話明白、自然地表述出來。
微寫作
微寫作、大作文對考生來說既形式固定又有選擇的空間。微寫作通常考查考生完成一段議論性、抒情性、描寫性文字的能力。大作文可選議論或記敘文體。在選擇題目時,考生選擇自己擅長的題目,比選擇看似容易的題目更具優勢。
英語
北京宏志中學英語老師蘭香表示,“一模”考試前,考生多想幾個考試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可幫助自己準確找到薄弱點。
學法指導
英語考查的知識點較全面,覆蓋面也比期末考試廣,題型有一定的穩定性,突出對主干知識的考查。如單選部分主要考查三大語法點:時態語態、非謂語動詞、從句,這部分占的分數較多。完型填空多會套用高考的試題模式,文章從生活中小事取材。閱讀理解部分主要是對應用文、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4種文體的語篇理解能力的考查。書面表達的題目都是貼近考生生活的熟悉話題,近兩年多是突出中國傳統文化和核心價值觀。因此,考生在積累寫作素材時,可在這些方面多加關注。
問題預測
在考前,考生不妨做個“問題預測”。根據自己平時的知識點掌握情況,預測在這次考試中可能會暴露出來的問題,如可能會出現時間分配不合理導致閱讀時間過長而作文寫不完的情況,可能會因為太緊張導致聽力前五題沒聽清的情況,可能在單選題中遇到拿不準的語法題……這些預測的問題越多、越細越好。通過這種預測可找出會出現的扣分點。考生通過“一模”考試進行檢驗。如果出現了預測的問題,一方面可因“有心理準備”,不至于亂了方寸,另一方面說明這是自己的薄弱項,在后邊的復習中要多加注意。
適應性訓練
考生在考前要加大適應性訓練,可把去年東城區、西城區、海淀區、朝陽區等“一模”試卷,以及最近各區聯考的試卷拿來,完整地做幾套題,保持做題、備考的狀態。
調整心態
從心態上說,“一模”考試采用全區大排名,是高三生高考填報志愿的重要參考依據,考生要意識到“一模”的重要性。但“一模”成績并不能與高考成績掛鉤,考生要從心態上把它當成一次普通的考試。其實在“一模”考試中暴露出來的問題越多越好,方便考生在后邊的學習計劃中查缺補漏。
“一模”的試卷能反映出考生的真實備考狀態。有的考生認為自己平時已經掌握了80%至90%的知識點,但考試成績并沒達到理想的分數,這可能受到考生心理素質、答題方式、對知識點的運用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影響。考生可通過“一模”考試的檢驗,調整相關問題,在后邊的考試中達到更好的狀態。
數學
朝陽區教育研究中心 教研員劉力提醒,在復習數學學科時,考生要回歸課本,扎實基礎。做習題要更新觀念、專項練習。每天可做一套完整試卷,把控做題時間。
學法指導
回歸課本
第一輪復習已經結束,考生可適當看看課本,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回歸到相關知識的基礎,關注常見考點對應的基礎知識。前期復習中,考生已經做許多題,卻常常忽略要熟練掌握的基礎知識,所以近期有必要梳理一下。如一些概念公式的由來、文字表述、數學符號表示、內涵和外延等,重點知識要強化。
限時訓練
“一模”前,考生可做幾次整卷練習,把握做題的節奏,控制好做題時間。現階段,考生要分配好做各部分內容的時間,適當取舍,以免因一兩道不太順手的題而亂了方寸,影響答題效果。正如《考試說明》中所說,考生要以平和的心態參加考試,合理支配考試時間,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要知道,在一套試卷中遇到個別不太順的題很正常,要學會應對題目的變化,合理調試。同時可零散地用一些時間做些限時訓練,比如限5分鐘練某一道題的閱讀理解,再與同學交流分析所給的條件,明確解題方案;或某一道解答題,規定在10分鐘之內完成,做題后再對照評分細則,重視答題規范,給出分數,找出錯因,嚴格要求。
更新觀念
建議考生更新觀念,練習時可選一些有趣的、有實際意義的題目。有些題目表述簡潔,卻很新穎,內涵豐富,延續近年來北京卷的特點,所謂多想少算、新而不難。考生多練習一些這樣的題目,可培養理解題意,加強對問題本質的認識,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處理問題的能力。考生還要關注近年來文科試卷的變化,雖然難度不算大,但題目形式新穎,考生要轉變視角,合理利用好復習時間。
建立聯系
許多考生投入了不少時間,做了很多題目,但面對一道新問題時往往還是困難重重。一定量的訓練很有必要,但大量做題不一定能解決重難點問題。《考試說明》中談到,要注重學科的內在聯系和知識的綜合性。所以這個階段要整體把握高中數學內容,梳理好知識結構,要重視知識的重組,概括不同問題間的內在聯系,提煉思想方法,以提升對這部分問題的認識。考生還要適度聚焦重點問題,拆分難點問題,重視解題的完整過程體驗,重視解前擬定方案和解后的回顧與反思。
物理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學高級教師苑紅霞提醒,“一模”前,考生先要對定點考查的選擇題進行強化和鞏固。考生要整理熱、光、原復習的學案或筆記,系統梳理知識點,對定點考查的知識點進行落實和記憶。
學法指導
實驗題
復習時,考生可結合相應的習題鞏固,確保三道定點選擇題的18分能拿到手。同時,考生要做好實驗題的梳理。考查實驗共有19個,考生尤其要做好以下5個電學實驗的梳理:測定金屬的電阻率;描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電表的改裝;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練習使用多用電表。考生還要重視近年高考未涉及的力學實驗。如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研究平拋運動;探究動能定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在實驗梳理時,考生可將每個實驗的目的、原理、器材、步驟、數據處理、注意事項及誤差分析都梳理一遍,然后結合相應習題鞏固考點。
計算題
對計算題的復習,考生可將做過的典型題目重做一遍,尤其是掌握不太好的題。
做題習慣
“一模”前,考生要將做過的理綜試卷整理并改錯,典型題目重新做,體會其中的原理、方法。考生要避免臨時改動自己的做題習慣和順序。多數考生習慣采取順序答題,如果某處被卡住了,不要慌張,要根據平時總結的時間經驗平和地答后面的題。如果最后有時間,可返回再思考。
化學
北京市第十二中學高級教師郭春紅建議,現階段考生仍要回歸北京卷《考試說明(化學)》,這是高考的風向標和指路燈。考生要特別留意常考易錯的核心考點,如電化學原理、速率和平衡及其圖像、電解質溶液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現象、有機物的相互轉化關系等。
學法指導
錯題回顧
到現在為止,考生已經歷過多場考試,多數考生都有自己的錯題本。考生在“一模”前可將積累的錯題與同類型考題對比,強化對知識點的記憶。考生從錯題出發,認真思考出錯根源,再回歸書本找出處,這樣對知識點的領悟會更深刻。
答題策略
雖然理綜是把三個科目綜合在一張試卷中,但各科仍然是“各自為戰”。化學由7道選擇題和4道大題構成。首先,考生在做理綜試卷時,最棘手的就是時間分配。所以考生要注意每道選擇題盡量控制在一分半鐘內,每道大題在十分鐘之內完成。其次,考生要根據個人情況先答優勢科目。再次,在做大題時,考生要注意把“送分題”拿到手。同時,答題也要注意規范。如涉及“用平衡移動的原理解釋原因”的題目,如果考生通過化學用語呈現出來,再進行解釋就能拿到一半分數。最后,考生要懂得取舍,不能在一道大題的某個問題上耽誤時間。考生要抽時間快速通覽全題,不能一字不填,也不能因時間不夠就“交白卷”。
生物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學高級教師張建中提醒考生,切勿以為生物學科就是“死記硬背”,把知識點記住就萬無一失。
學法指導
近年來,高考理綜卷生物部分的選擇題呈平穩趨勢,5道選擇題共30分,考生一般可以拿到20多分。但3道非選大題不太容易拿分。大題一般從實驗角度入手,題干雖然看似“高深”、“新穎”,但并非不可攻破。考生要試著用實驗思維即根據實驗目的去思考,結合相關知識點,才能在考試中得高分。同時,考生在背記知識點時也要精準。生物學科的知識點較瑣碎,考生要抓住每本教材的主干知識,也不要漏掉“邊角”的知識點。
實驗題
提高實驗技能,考生要側重下面幾點:實驗過程中如何取材;怎樣做實驗對照;實驗的自變量、因變量和無關變量是什么;怎樣排除無關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一般來說,三道大題中,第29題和第31題難度適中,但第30題涉及遺傳學相關知識的考查,是部分考生的難點。考生要將所做的練習題歸類,檢測是否有疏忽知識點。同時查看答題技巧問題,如表述是否完整,解答過程中是否用生物學專業詞語答題,針對坐標圖的試題是否找到自變量和因變量等。
政治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政治老師李虎表示,距離第一次模擬考試越來越近,考生如何更好復習?政治學科近兩年主要特點是基礎題加靈活創新題,后者也叫開放性題目,考生答這類題目時要有理有據。
學法指導
開放題目
“新能源車買還是不買,你是什么觀點?”李老師介紹,政治科目考試很少出現特別難的題目,“難題”是難在題目的開放性上。針對上述題目,考生要結合現實生活和書本知識解答。很多考生表示對買新能源車贊成,能想到新能源車環保、購買不限號等優勢。“考生光有生活化的‘常理’不行,還要運用書本上的知識點論證。”李老師說,因為新能源車有國家和地方財政補貼,減少了消費者支出壓力,不限購減少了等待的時間成本,提高出行效率,這些內容便是學生學過的效率、成本等知識點。
近兩年,無論高考還是各區模擬考試,都有貼近生活的開放性題目,“一元洗車”“古建筑搬家”都曾出現在試題里。對這類題目,考生平時要多關注時事,并結合所學知識點思考。
考場上,“對于‘開放性’題目,考生要敢于回答。”李老師說,個別考生面對這樣的題目時無從下手,在思考猶豫中時間就耽誤了。答開放性題目要有理有據。考生即使沒有把握,也要把自己的觀點大膽寫出來,可從生活化的語言到書本專業語言過渡,先總結生活中的話語再思考運用什么知識點概括,“言之有理”就能得到相應分數,而不是一個字不寫,甚至出現零分題。
鞏固基礎
在剩下的時間,考生要繼續鞏固主干知識,回歸基礎知識復習。這些內容老師會帶領考生一起復習,梳理知識模塊,但考生不光要跟著老師“劃重點”,還要主動整合所學內容,自己構建內容框架,這樣的學習效果才會更好。考生在重新整合所學內容過程中,可及時發現知識漏洞。
歷史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歷史學科教師李建忠說,高三生“一模”歷史備考要做好選擇題專業訓練、主觀性試題訓練和概括、比較、論述能力的訓練。
學法指導
選擇題在歷史試卷中占了一半比例,十分重要,考生要抓牢。在復習好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考生要學會如何審題,做出正確判斷。在做選擇題中的地圖題時,要學會“三看”和“三思”。“三看”是指看圖片名稱、看圖例以及看圖片本身的觀點信息;“三思”是要思考選項是否符合歷史事實,排除錯誤選項;是否符合題干要求;是否與題干有聯系。做到以上幾點,作答地圖題時會更加游刃有余。
材料題
試卷第37題的第一問往往會給出兩段材料,讓考生進行比較。作答此類題型時,考生要了解比較對象的相同與不同點,同時找出比較點。比較點大致分為背景、過程和結果。其中,背景包括時期、原因等;過程包括階段、人物等;結果包括性質、特點、作用等。比較時,相同點可使用“兩者都”的句式進行描述,不同點要逐項作答,可使用“由……到”的句式,或使用“A是……,B是……”的句式,后期要可以突出兩者之間相反之處,描述出變化的過程。
答題邏輯
考生要學會組織答案。從往年情況看,有些考生答題時看一句寫一句,最后導致邏輯錯誤或比較點找不全。考生可先列一個提綱,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寫出提示信息和關鍵詞,同時要秉持“比大不比小”的原則,找出反映事物某方面的重要問題,不比較瑣碎細節,要跳出材料看,這就要求考生具備一定的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