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生如何安排作息時間
1、晚上睡覺不要超過12點
很多高三學生都會強打精神學習,一直到半夜一兩點鐘才睡,這種學習的方法不僅不能增加學習進度,還會導致學習效率下降。因為這個時候人的大腦處于混沌狀態,不能像白天那樣很清晰的思考問題,而且經過一天的勞累,身體和大腦非常疲勞,這個時候大腦更多的精力是用來抵抗困意,而不是用來學習。所以高三的同學們,該睡覺的時候睡覺,該學習的時候就好好學習,不要同時耽誤了。
2、高三學生要養成午休的習慣
經過一上午的學習,身體和精神都會比較疲勞,如果不午休緩解疲勞的話,那么下午上課就睡昏昏欲睡、注意力也很難集中。
午休也要注意時間,不要吃完飯就睡,也不能睡的時間太長,最好是吃完飯看半個小時的書以后再睡覺,睡20分鐘就好。還有一點就是中午起床一定要洗臉清醒一下,不然困意帶到教室,等到上課的時候就很容易打瞌睡。
3、高三學生要早起
有些高三學生因為晚上學習睡得比較晚,害怕睡眠不夠上課會打盹,就選擇早上晚起一會。要知道一日之計在于晨,早上時間是最寶貴的,背東西也比較容易記住。所以寧可選擇晚上早睡一會,也不要早上晚起補覺。
高考兩天考生如何安排作息
高考兩天考生安排作息時間總的原則是“調整作息時間,把自己的‘興奮點’與高考的時間點完美契合。”
高考倒計時兩天,把“興奮點”保持在高考時段,合理安排作息!距離高考只有兩天時間了。本周開始,各個學校基本都已停課,進入復習答疑階段,那么,如何平穩度過這最后兩天,“調整作息時間,把自己的‘興奮點’與高考的時間點完美契合。”是關鍵。高考的時間是從上午9:00-11:30,下午從3點開考到5點結束,而平時學生上課通常是從8點左右開始,按照平時的作息,學生的“興奮點”是在8點左右,因此,把自己的“興奮點”挪到9點以后。
為使學生“興奮點”契合高考時間點,可以把要求學生進班的時間挪到了7:30,在上午9:00-11:30 、下午3:00-5:00這兩個時間段內,更多是要求學生在教室自習,不能隨意進出。
建議:按照學生一貫的作息時間,下午3點剛好是學生的困頓期,所以保證中午半個小時的午休時間,即使睡不著也要閉目養神,“午休時間不能超過40分鐘,超過40分鐘就會進入深度睡眠,要在短時間內喚醒就比較麻煩,要在1:30左右結束午休。”高考倒計時兩天,把“興奮點”保持在高考時段,合理安排作息!
高考前最后一天如何安排作息時間
考前最后一天,為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考試前一天不要參加動作較為劇烈、體能消耗比較大的體育活動,同時不要到離家太遠的地方。還要進行適當的放松和休息。安排作息時間總的原則是“調整作息時間,把自己的‘興奮點’與高考的時間點完美契合。”
起床:7:30
自我放松:9:00前
輕松復習:9:30—10:30
午餐:12:00
午休:13:00—14:00
看考場:15:00—16:00
晚餐:17:30
運動、散步18:00—19:00
瀏覽知識結構19:00—20:30
檢查考試用品:20:30—21:30
睡覺22:00
一天中記憶效果最好的時段為:早上起床后一小時、上午8點至10點、下午6點至7點、臨睡前1小時,可以有效地利用這些時段來進行復習,避免出現頭腦發“木”的狀態。
在復習過程中,采用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來進行學習,避免搞疲勞戰術。要注意勞逸結合,使大腦得到充分休息。而且一定要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晚上不應睡得太晚,中午最好是午睡,這樣有利于疲勞的消除和保持旺盛的精力。
高考當天早晨幾點起床最好
高考當天早晨可以選擇在7:00-7:30之間起床。也可根據平時自己的作息而定。早些起床先瀏覽一下備考筆記、重點公式、重點定理和熟語。然后吃早餐,注意早餐的營養,不可有大的改變,最好與平常差不多。再前往考場應有一定的提前度(15~20分),以防路阻。
注意:考前十分鐘應避免嬉笑、打鬧,坐一會兒整理下心情或整理文具。
考前自信訓練積極自我暗示
通過自我內心對話等方法對自己施加心理影響,促使個人的觀念、心境、情緒、意志等向好的方面轉變,提高活動效率。
每天抽點時間或自言自語,或寫上一些貼士粘在床前、桌前,讓這些積極的語言所體現的精神漸漸潛入到自我意識中,這樣能起鼓舞斗志、穩定情緒的作用。
作文成績好、數學公式記得牢等,把這些優勢記下來,經常瀏覽一下,自信心就會大大增強。同時也要認真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積極想好應對策略,每天按計劃復習,如果熟練了某一項,就把這項從本子上劃去,隨著一個個弱項被消滅,自信心也就越來越強了。
如果在考前過于緊張,出現頭暈、耳鳴、失眠、健忘、幻想、心悸、出汗等癥狀,那就需要暫時放下所有功課,做一些放松訓練,以減輕直至消除這些不良反應。具體做法是:全身放松地坐在一張軟椅上,腳撐著地,兩臂自然下垂,雙眼微合,深呼吸10次。為配合訓練,也可選一些輕松舒緩的樂曲作為背景音樂,以幫助自己緩解緊張和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