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會考必背基礎知識點
基本概念
1.區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離子、原子團、取代基的概念。
正確書寫常見元素的名稱、符號、離子符號,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氣體元素、1~20號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變化中分子不變,化學變化中原子不變,分子要改變。
常見的物理變化:蒸餾、分餾、焰色反應、膠體的性質(丁達爾現象、電泳、膠體的凝聚、滲析、布朗運動)、吸附、蛋白質的鹽析、蒸發、分離、萃取分液、溶解除雜(酒精溶解碘)等。
常見的化學變化:化合、分解、電解質溶液導電、蛋白質變性、干餾、電解、金屬的腐蝕、風化、硫化、鈍化、裂化、裂解、顯色反應、同素異形體相互轉化、堿去油污、明礬凈水、結晶水合物失水、濃硫酸脫水等。(注:濃硫酸使膽礬失水是化學變化,干燥氣體為物理變化)
3.理解原子量(相對原子量)、分子量(相對分子量)、摩爾質量、質量數的涵義及關系。
4.純凈物有固定熔沸點,冰水混和、H2與D2混和、水與重水混和、結晶水合物為純凈物。
混合物沒有固定熔沸點,如玻璃、石油、鋁熱劑、溶液、懸濁液、乳濁液、膠體、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堿石灰、王水、同素異形體組成的物質(O2與O3)、同分異構體組成的物質C5H12等。
5.掌握化學反應分類的特征及常見反應:
a.從物質的組成形式: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
b.從有無電子轉移:氧化還原反應或非氧化還原反應c.從反應的微粒:離子反應或分子反應
d.從反應進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應或不可逆反應e.從反應的熱效應:吸熱反應或放熱反應
6.同素異形體一定是單質,同素異形體之間的物理性質不同、化學性質基本相同。紅磷和白磷、O2和O3、金剛石和石墨及C60等為同素異形體,H2和D2不是同素異形體,H2O和D2O也不是同素異形體。同素異形體相互轉化為化學變化,但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7.同位素一定是同種元素,不同種原子,同位素之間物理性質不同、化學性質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異構是指由分子構成的化合物之間的關系。
9.強氧化性酸(濃H2SO4、濃HNO3、稀HNO3、HClO)、還原性酸(H2S、H2SO3)、兩性氧化物(Al2O3)、兩性氫氧化物[Al(OH)3]、過氧化物(Na2O2)、酸式鹽(NaHCO3、NaHSO4)
10.酸的強弱關系:(強)HClO4、HCl(HBr、HI)、H2SO4、HNO3>(中強):H2SO3、H3PO4>(弱):CH3COOH > H2CO3 > H2S > HClO > C6H5OH > H2SiO3
11.與水反應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義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的物質是兩性氧化物或兩性氫氧化物,如SiO2能同時與HF/NaOH反應,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離子應為HCOO-而不是COOH-
14.離子晶體都是離子化合物,分子晶體不一定都是共價化合物,分子晶體許多是單質
15.同溫同壓,同質量的兩種氣體體積之比等于兩種氣體密度的反比
16.納米材料中超細粉末粒子的直徑與膠體微粒的直徑在同一數量級,均為10-100nm
17.油脂、淀粉、蛋白質、硝化甘油、苯酚鈉、明礬、Al2S3、Mg3N2、CaC2等一定條件下皆能發生水解反應
18.過氧化鈉中存在Na+與O-為2:1;石英中只存在Si、O原子,不存在分子。
19.溶液的pH值越小,則其中所含的氫離子濃度就越大,數目不一定越多。
20.單質如Cu、Cl2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21.氯化鈉晶體中,每個鈉離子周圍距離最近且相等的氯離子有6個
22.失電子多的金屬元素,不一定比失電子少的金屬元素活潑性強,如Na和Al。
23.在室溫(20C)時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0.01克的——難溶。
24.膠體的帶電:一般說來,金屬氫氧化物、金屬氧化物的膠體粒子帶正電,非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的膠體粒子帶負電。
25.氧化性:MnO4->Cl2 >Br2 >Fe3+ >I2 >S
26.能形成氫鍵的物質:H2O、NH3、HF、CH3CH2OH。
27.雨水的PH值小于5.6時就成為了酸雨。
28.取代反應包括:鹵代、硝化、鹵代烴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應等
29.膠體的聚沉方法:(1)加入電解質;
(2)加入電性相反的膠體;(3)加熱。
30.常見的膠體:液溶膠:Fe(OH)3、AgI、牛奶、豆漿、粥等;氣溶膠:霧、云、煙等;固溶膠:有色玻璃、煙水晶等。
31.氨水的密度小于1,硫酸的密度大于1,98%的濃硫酸的密度為:1.84g/cm3,濃度為18.4mol/L。
32.碳水化合物不一定是糖類,如甲醛。
化學會考常見重點知識點
一、結構
1、原子結構:
2、結構的相似性和遞變性:
①相似性:最外層均為7個電子,易得1個電子形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的陰離子(X?\)②遞變性:隨電荷數增加,電子層數依次增多,原子半徑逐漸增大。
二、物理性質的遞變性:
1、顏色:由淺到深
2、溶解性:由大到小
3、熔沸點:由高到低
4、密度:由大到小
三、化學性質
1、單質氧化性:由強到弱。所有的單質中,氟單質的.氧化性最強
2、與H2反應:非金屬與H2反應生成氣態氫化物(金屬不能發生次反應)。氣態氫化物是判斷非金屬性(元素性質)或氧化性(物質的性質)強弱的重要依據: ①非金屬性越強,氣態氫化物越容易生成
②非金屬性越強,氣態氫化物越穩定
③非金屬性越強,氣態氫化物的水溶液酸性越強
3、與水的反應:2F2+2H2O = 4HF+O2
Cl2、Br2、I2:X2+H2O = HX+HXO
與堿反應:X2 + 2OH?\ = X?\+ XO?\+ H2O
4、鹵素單質間的置換反應
氧化性強的單質+還原性強的鹵離子=氧化性弱的單質+還原性弱的單質
如:Cl2+2NaBr = 2NaCl+Br2
氟在溶液中不能發生置換反應。氟沒有正價,只有-1價。所有非金屬元素都有正價。
5、溴和碘的特性:
①溴:唯一呈液態的非金屬,極易揮發,有強烈的刺激性,常在液溴中加入少量水,以減小揮發,保存在密封的玻璃瓶中(水封),不能用橡膠等作瓶塞或盛裝,應為溴有腐蝕性。
②碘:易升華,I2使淀粉變藍。
6、鹵化銀
AgF AgCl AgBr AgI
白色固體 淡黃色固體 黃色固體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均有感光性(遇光分解) +H2O== HF+ AgOH↓(白色沉淀,不穩定)2O+ Ag2O↓(黑色沉淀)
<<<返回目錄
高中會考化學知識點總結
基本理論
1、掌握一圖(原子結構示意圖)、五式(分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電子式、最簡式)、六方程(化學方程式、電離方程式、水解方程式、離子方程式、電極方程式、熱化學方程式)的正確書寫。
2、最簡式相同的有機物:①CH:C2H2和C6H6② CH2:烯烴和環烷烴 ③ 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 ④CnH2nO:飽和一元醛(或飽和一元酮)與二倍于其碳原子數和飽和一元羧酸或酯;舉一例:乙醛(C2H4O)與丁酸及其異構體(C4H8O2)
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但氕原子(1H)中無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個周期不一定從金屬元素開始,如第一周期是從氫元素開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種類最多。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種類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組成的晶體常常屬于原子晶體,如金剛石、晶體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質量數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屬于同種元素的原子,如18O與18F、40K與40Ca
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沒有同素異形體,且其單質不能與氧氣直接化合。
8、活潑金屬與活潑非金屬一般形成離子化合物,但AlCl3卻是共價化合物(熔沸點很低,易升華,為雙聚分子,所有原子都達到了最外層為8個電子的穩定結構)。
9、一般元素性質越活潑,其單質的性質也活潑,但N和P相反,因為N2形成叁鍵。
10、非金屬元素之間一般形成共價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銨鹽卻是離子化合物。
11、離子化合物在一般條件下不存在單個分子,但在氣態時卻是以單個分子存在。如NaCl。
12、含有非極性鍵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價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離子化合物。
13、單質分子不一定是非極性分子,如O3是極性分子。
14、一般氫化物中氫為+1價,但在金屬氫化物中氫為-1價,如NaH、CaH2等。
15、非金屬單質一般不導電,但石墨可以導電,硅是半導體。
16、非金屬氧化物一般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屬于不成鹽氧化物。
17、酸性氧化物不一定與水反應:如SiO2。
18、金屬氧化物一般為堿性氧化物,但一些高價金屬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屬于酸性氧物,2KOH+ Mn2O7 ==2KMnO4 +H2O。
19、非金屬元素的最高正價和它的負價絕對值之和等于8,但氟無正價,氧在OF2中為+2價。
20、含有陽離子的晶體不一定都含有陰離子,如金屬晶體中有金屬陽離子而無陰離子。
高三化學怎么學才能提高成績
1、正確的學習方法。想要提高化學成績,就需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化學雖然是理科科目,但是還有很多東西是需要背的,如:化學方程式,元素周期表等等。所以,高三學生在學習化學的時候,不能全靠做題,也要花時間去背。
2、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一點不僅僅是針對化學這一學科,而是學習高三其他科目也需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才是你提高化學成績的前提。高三學生可以在上課之前將老師要講的內容自己先預習理解看看,上課的時候把要用的東西都準備好,然后把卷面整理的干凈些,這樣有利于集中注意力。
3、上課認真聽。高三學生化學成績差最主要的原因是上課不認真聽講,下課之后自己學不懂,然后就把問題越積累越多。要知道學生每天最多的學習時間都是在上課,而且老師講解的知識,都是有助于你學習的,如果上課不認真聽講的話,那么,化學成績就很難提高了。
4、重視實驗。高中化學學科中有很多實驗,日常或是考試中做的題目中考察實驗的也是比較多的。所以高三學生在學習化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化學實驗的學習,掌握實驗的過程、原理、結果及實驗所用器材的作用及用法等等。
學習化學的好方法
首先,學習任何一門學科,要想成為萬人之上的那個就必須要有提前意識,在上課之前無論老師留沒留相應的預習作業,都要做好相關的預習工作,課前預習是必不可少的,當然課后的復習也是萬萬不能缺的,兩者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缺一不可,相互監督相互促進最終才能促成同學們好習慣的養成,才能夠讓同學們的化學成績有一個質的提升。
另外,學習化學最重要的是記住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就相當于地理匯總的地圖,所占的比重是很可觀的,只要是學會了元素周期表的背誦口訣那么化學成績的提升是很快速的,也就是說化學學好的關鍵就在于元素周期表的記憶,如果同學們想要快速提升化學成績那么首先就要背誦元素周期表,這是前提條件。
最后,化學的學習離不開動手實踐能力,化學的化學實驗和物理學的相關實驗同理性是產不多的,都是一門需要動手實踐操作的學科,只有同學們自己動手去做了有關可以證明化學方程式的實驗才更能夠理解相應化學方程式的含義,其寫法也能夠和相應的化學反應才能記得更加準確牢靠。
如何學習化學最高效
(1)學習化學,首先要知道化學的學習內容雜而多,需要背誦的知識點也很復雜,所以說學好化學第一點就是“背書”,所謂的背書不是說書上的內容不分主次的都進行閱讀,以至于沒重點記憶最后什么都記不住,而是邊看邊用筆將自己認為是重點的內容或是老師上課時反復強調的內容圈畫出來,重點記憶,這樣有利于讓知識分層,便于在大腦中搜索。
(2)另外,在化學的學習中,小編上文也說了,最重要的就是背誦記憶化學元素周期表,這時候就需要同學們自己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快速高效的記憶方法,如有些人可能適用于諧音記憶法,而有些同學卻喜歡聯想記憶法,同學們要根據自身的記憶方式選擇出最適合自己的最有記憶點的竅門,這樣一來可以在學習化學的道路上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