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二輪復習的建議
一、重視整卷訓練
進入第二學期,考生的高考備考進入做整卷的階段,要予以重視。從內容上看,此時的試卷基本上是知識板塊的全覆蓋,有利于篩選知識能力上的薄弱點;從格式上看,此時訓練的多為往年高考題或模擬題,有利于考生適應高考的答題節奏;從時間和答題策略上看,有利于訓練在規定時間內盡可能多得分數。
整卷訓練時,考生要注意兩點:
1.訓練考場上的綜合能力,如時間的把握,適應不同的題目順序,適應不同的難度,形成良好的考試思維及品質,提升應試心理素質等。
2.考試后,要集中整理考試卷,篩選自己薄弱的知識板塊和習題類型,集中突破,再通過之后的考試檢驗是否已經掌握。
二、分專題突破
1.重視選擇題的限時訓練
考生要想取得不錯的化學成績,須重視選擇題的限時訓練。從時間上看,20分鐘左右完成一套選擇題是基本水平。對事實性知識點,可通過做題以及錯題復練的方式提升復習效果;對涉及反應歷程、原理、有機高分子及實驗探究的內容,要弄懂思路、方法以及實驗邏輯,可通過歸納總結、提煉思路方法來突破。
2.訓練有機題的推斷速度
有機推斷題需要完整的推理鏈,涉及陌生信息的遷移應用,推不出物質就無法答題。推斷的速度會影響該題甚至整卷的作答。有機推斷題作答較差的考生要注意提升推斷速度,力爭在7至10分鐘內推出答題所需要的物質結構,或者在15分鐘內推完物質并能完成正確書寫物質結構、反應方程式等問題。
3.分專題突破常規難點
化學試題作答要求掌握三重表征,即宏觀表達、微觀表達和符號表達,也就是描述宏觀現象、進行微觀解釋以及用化學用語表示結果。化學用語是化學的語言,除微粒的不同表示方法外,化學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學用語,可以定性和定量表示物質的轉化以及最終結果。書寫方程式特別是離子方程式是基本功,考生要重點練習。方程式的書寫,無論是有機反應還是無機反應,都有自身的特點及書寫步驟。考生可將試題中的方程式進行分類,并熟練掌握陌生反應書寫步驟。化學反應是在具體環境中完成的,如不同的酸堿性環境,元素同一價態微粒的存在形式可能不同,所以方程式書寫不能脫離具體的反應環境。在梳理相關知識點時,考生要一并整理題目呈現的環境。
從往年考試來看,除化學用語的考查外,解釋說明、推理預測、設計方案、調控條件等文字題也是常規問題。比如解釋說明類文字題通常有用結構解釋性質、用平衡移動進行解釋說明、實際問題中電化學原理的解釋說明、工業生產中條件控制對轉化率影響的原因解釋、物質檢驗的方案設計等。考生作答時要注意表述的準確性和全面性,比如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結果,通常要寫出影響平衡的具體條件,如平衡體系中某種微粒的濃度變化導致了平衡移動等。在梳理相關知識點時,考生要進行專題歸納總結,梳理各類問題的解題路徑,規范答題格式。
4.各板塊內容分層次突破
化學知識點繁雜,且知識板塊之間可以糅雜在一起進行考查。當下化學成績不太理想的考生可暫時放棄對自己而言難度較大的內容,如同分異構體種類的判斷或設計合成路線、實驗探究中復雜問題的分析等,先確保能將常規問題、基礎問題快速而準確地解答,然后再突破難點知識。對于與生活相關、物質用途等容易遺忘的知識點,可通過做相關選擇題,以題帶點的方式復習,并在高考前夕翻看教材查漏補缺。
三、做好時間安排
1.考生要做好常規復習任務的時間規劃,如選擇題、有機推斷題可兩三天完成一次。
2.要做好難點任務的時間規劃,可每周或每兩周做一次錯題的專項整理,通過答疑等方式集中解決,并注意鞏固。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方法
一、查漏補缺,科學備考
基礎知識的整理、歸納工作,相信同學們在一輪復習中已基本完成。在二輪復習中,學生需要通過回顧試題或通過做題中遇到的問題,找到自己的知識漏洞,進行查漏補缺,這一點尤為關鍵。在二輪復習中,絕不能簡單完成老師布置的復習內容。在緊跟老師的基礎上,學生要有自己的計劃,留給自己找漏洞、打補丁的時間,發現問題、回歸課本、求助老師,把做錯的題目仔細研究、精準反掃,準確歸因,找到解決難點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增加復習的針對性、科學性,避免復習的隨意性。
二、精選題目,突破弱點
二輪復習中,老師將根據學生的復習情況,綜合考慮,進行精準的訓練突破。對學生而言,復習時間十分寶貴,因此,學生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對訓練題目自主精選,不做不適合自己的題目。做完題后,還要多反思、多總結,多想想每道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什么、命題的角度是什么、自己的領會和收獲是什么。對于解題方法不熟悉的常考題目,一定要搜集相似的題目反復訓練,從而達到熟練領會掌握的程度。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快速提升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掌握方法,規范解答
在解決化學問題時有兩種十分重要的思維方式:守恒與類比。同學們在二輪復習時要善于靈活運用這兩種思維方式,快速有效解題。另外,在化學選修四教材中有關化學理論基礎各板塊知識的題目,有很多固定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思路,希望大家認真體會,提高解答問題的速度。
二輪復習期間,我們將進行系統性的套題練習。希望大家做題時集中精力、一氣呵成、學會取舍、磨練思維,從試卷中拓展思路、增加見識。在老師講評試卷后,也不要輕易放過自己能力范圍內的提分題目,很多事并不是做不到,或許只是你不敢想。另外,大家還要注意規范答題格式及語言,不丟不該丟的分數。
四、跟緊課堂,找準航向
跟緊老師的復習內容,不輕易放過老師的要求和講解是二輪復習的基礎要求。大家一定要努力認真完成每次模擬考試,通過一次次的練習了解教學改革的方向,熟悉高考要求的變化,把握高考動態,不要走邪路,走歪路。
五、合理飲食,保持狀態
同學們,在二輪復習中,你們一定會不斷進步,最終實現巨大跨越!由于二輪復習的節奏十分緊張,因此,保持良好的體力和精神狀態格外重要。希望大家合理飲食,保持心態。心要靜得下,人要坐得住,書要看得進,題要做得下,成績的起伏再正常不過,不要因為一次模擬考試影響自己的狀態。同學們,咬定自己的目標,努力向前,在高考中你一定能收獲滿意的成績!
總而言之,一句話:二輪復習重在實效,結合自身方有成效!
高考化學寒假怎么提分
1、首先明確,任何化學反應,從元素周期表角度考慮
化學的反應原理都是最外電子層是否“飽和”的問題,物態的化合價基本符合元素周期表分規律,只有少數多化合價的,要抄下牢記。做一個專門學化學的筆記本,把“非常規”的記錄,包括所有反應的特殊顏色、氣體、沉淀、變價等值的注意的特殊反應和元素。
2、其次重點記錄,特殊元素,一定要牢記分清
特殊元素就是反應能產生特殊氣體、沉淀、顏色的元素,還有變價元素、組合元素(酸根)等,這些都高考化學的考點與解題入手點。在本博有歸納化學解題入手點大全,里面全都是特殊反應、易混知識點。希望大家自己總結,而不是認為有了這些內容,就高枕無憂。
3、運用比較,同中求異
在元素化合物中有一些元素化合物之間存在著相同點、不同點和相互聯系,容易引起混淆,對于這些物質,可采用比較法,進行綜合分析,一一進行對照比較分析,找出其共性和差異,以獲得牢固、系統、準確的知識。
4、聯系實際,靈活運用
在復習中,應盡可能將元素化合物與生產、生活、環境、自然、能源等實際問題緊密聯系起來,使學生感到化學知識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學習化學知識不僅僅是用于考試的,而是有實際意義的。
高考化學基礎知識點
化學鍵
(1)當一個化合物中只存在離子鍵時,該化合物是離子化合物
(2)當一個化合物中同時存在離子鍵和共價鍵時,以離子鍵為主,該化合物也稱為離子化合物
(3)只有當化合物中只存在共價鍵時,該化合物才稱為共價化合物。
(4)離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金屬元素,如NH4NO3,是離子化合物,但全部由非金屬元素組成。
(5)含金屬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離子化合物,如A1C13、BeCl2等是共價化合物。例如:化學鍵與物質類別的關系
高考化學必考知識點
1、固體不一定都是晶體,如玻璃是非晶態物質,再如塑料、橡膠等。
2、最簡式相同的有機物:
①CH:C2H2和C6H6
②CH2:烯烴和環烷烴
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
④CnH2nO:飽和一元醛(或飽和一元__)與二倍于其碳原子數和飽和一元羧酸或酯;舉一例:乙醛(C2H4O)與丁
酸及其異構體(C4H8O2)
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但氕原子(1H)中無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個周期不一定從金屬元素開始,如第一周期是從氫元素開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種類最多。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種類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組成的晶體常常屬于原子晶體,如金剛石、晶體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質量數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屬于同種元素的原子,如18O與18F、40K與40Ca
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沒有同素異形體,且其單質不能與氧氣直接化合。
8、活潑金屬與活潑非金屬一般形成離子化合物,但AlCl3卻是共價化合物(熔沸點很低,易升華,為雙聚分子,所有原子都達到了最外層為8個電子的穩定結構)。
9、一般元素性質越活潑,其單質的性質也活潑,但N和P相反,因為N2形成叁鍵。
10、非金屬元素之間一般形成共價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銨鹽卻是離子化合物。
11、離子化合物在一般條件下不存在單個分子,但在氣態時卻是以單個分子存在。如NaCl。
12、含有非極性鍵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價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離子化合物。
13、單質分子不一定是非極性分子,如O3是極性分子。
14、一般氫化物中氫為+1價,但在金屬氫化物中氫為-1價,如NaH、CaH2等。
15、非金屬單質一般不導電,但石墨可以導電,硅是半導體。
16、非金屬氧化物一般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屬于不成鹽氧化物。
17、酸性氧化物不一定與水反應:如SiO2。
18、金屬氧化物一般為堿性氧化物,但一些高價金屬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屬于酸性氧物,2KOH+Mn2O7==2KMnO4+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