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經濟學多選題練習
1、勞動過程的簡單要素包括()。
A、人的勞動
B、生產工具
C、勞動對象
D、原料、燃料
E、勞動資料
2、馬克思把勞動分為三種形態,它們是()。
A、生產性勞動
B、非生產性勞動
C、潛在形態的勞動
D、流動形態的勞動
E、凝固形態的勞動
3、馬克思的相對過剩人口理論認為,相對過剩人口的存在形式有
A、流動的過剩人口
B、潛在的過剩人口
C、停滯的過剩人口
D、相對過剩人口的最底層
E、固定的過剩人口
4、造成工資國民差異的原因()。
A、國民勞動強度不同
B、價值規律在國際上的應用所形成的商品價格和勞動生產率的差異
C、商品的國際價值的貨幣的相對價值的差異
D、不同國家名義工資的差別
E、各國的自然、歷史、文化條件不同
5、對勞動經濟理論論述最集中的是()。
A、勞動經濟學
B、勞動經濟學說史
C、人力資源經濟學
D、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E、西方經濟學
21、我國勞動力供求狀況表現為()。
A、就業增長率較低
B、不同產業就業增長率差別顯著
C、就業增長率彈性較低
D、國有企業就業增長率低于民營企業
E、就業增長率彈性較大
22、影響我國勞動力供求的因素有()。
A、人口
B、經濟因素
C、制度因素
D、經濟質量與經濟結構
E、勞動力供求體制
23、影響勞動力供求的經濟因素有()。
A、勞動力與資本比率
B、工資
C、勞動的邊際產品
D、勞動力供求體制
E、人口的數量與質量
24、勞動力市場作為一種特殊市場,它的運行體系包括()。
A、勞動力市場主體
B、勞動力市場的運行規律
C、勞動力市場規則
D、勞動力市場的服務體系
E、勞動力流動趨勢
25、為了保證勞動力市場的正常運行,必須建立勞動力市場的服務體系,勞動力市場的服務體系包括()。
A、職業介紹
B、信息服務
C、職業培訓
D、失業保險
E、咨詢服務
41、羅默的“收益遞增的增長模式”認為()是經濟增長的兩個最主要因素。
A、資本積累
B、專業化的人力資本
C、技術進步
D、制度創新
E、管理
42、當今的美、英、法等主要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人力資本政策的基本內容包括()。
A、立法制定人力政策
B、教育和培訓政策
C、促進勞動力流動政策
D、加強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政策
E、反歧視政策
43、工資的職能包括()。
A、保障職能
B、補償、增殖職能
C、激勵職能
D、調節職能
E、統計和監督職能
44、不同產業部門之間工資差別形成的原因有()。
A、熟練勞動力所占比重
B、技術經濟特點
C、發展階段
D、工會化程度
E、地理位置
45、計時工資的優點有()。
A、工作時不是太緊張
B、工資額確定簡便
C、企業易預算人工成本,雇員有固定收入
D、雇員可重在提高質量,而不必擔心數量
E、計時工資形式,形成現代家庭勞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