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精華筆記(4)
第六章 真理與價值
教學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使同學們了解馬克思主義的真理觀,了解價值的屬性,明白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的辯證關系,在學習和工作中,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同時,能夠科學合理的進行價值評價。
教學基本要點:
真理是標志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客觀事物及其規律在人的意識中的正確反映。任何真理都是客觀真理,既具有客觀性,又具有主觀性,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一致。價值的內涵和基本特征。真理的價值性就是真理對實踐活動的功能性和意義。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及其辯證關系。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標準是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辯證關系。實踐標準與邏輯證明的關系。
思考題:
試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真理觀
試用絕對真理與相對真理的辯證關系的原理,說明應該怎樣對待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其他科學理論。
為什么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何理解真理標準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
試述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的辯證關系。
試述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的辯證關系及其現實意義。
第七章 社會歷史前提與社會基本結構
教學目的和要求:
明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了解社會經濟,政治,意識結構;自覺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觀察社會歷史現象。
教學基本要點: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是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唯心史觀的根本局限是片面夸大了精神因素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沒有看到精神因素背后起決定作用的物質因素及其規律的作用,片面夸大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否定了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馬克思和恩格斯依據科學的實踐觀對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做出了科學的解決。唯物史觀的創立結束了唯心史觀在社會歷史領域中的統治,為人們觀察社會歷史提供了根本的科學方法論。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是一個整體。
2.從自然界向人類社會過渡的辯證法
勞動是人類的本質活動,是連接社會與自然的紐帶。勞動在人和人類社會形成過程中起了決定性作用,是勞動使人類脫離了動物界,使人類社會與自然界區分了開來,是勞動創造了人和人類社會。物質生產是人類歷史的發源地。勞動是解開人類歷史之謎的鑰匙。
3.人類社會的物質基礎
作為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地理環境及其在社會形成和發展中的作用。人口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生產方式在社會歷史發展中起著決定作用。交往實踐及其形式與交往關系。經濟全球化是人類交往發展的結果,其實質是在新科技革命條件下生產的社會化和分工的發展。新科技革命和經濟全球化必將引起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為維護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生活條件,就必須努力實現人類社會與自然的協調發展。
4.人類社會及其歷史的本質特征
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社會生產實踐和生產方式構成了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決定著人類社會的政治結構和文化觀念結構。社會歷史是自然歷史過程。人類社會同自然界一樣,在本質上是客觀的合乎規律的辯證發展過程。
5.社會經濟結構與要素
社會基本結構是指在社會實踐基礎上形成的社會關系總體的基本構成方式。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構成社會經濟結構。生產力的內涵及構成要素。生產力的物質性和社會性??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先進生產力是集中體現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并以此為標志的社會生產力。先進生產力是一個相對的,歷史的范疇,是相對于落后的生產力而言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表現形式??茖W技術是不斷發展的,因此人類歷史就是先進生產力不斷取代落后生產力的過程。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在其建立時就是以中國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走上歷史舞臺的,在此后它所領導的革命和建設以及社會主義改革實踐的根本目的就是解放和發展中國先進生產力。面對新的歷史挑戰,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生產關系的內涵及構成要素。生產關系的基本特征和類型。階級及階層的聯系與區別。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生產關系構成社會的經濟基礎。
6.社會政治結構與要素
在社會結構中,在社會經濟結構的上面豎立的是社會的政治結構和文化結構。社會政治上層建筑構成了社會的政治結構。社會的政治上層建筑及其構成要素。在政治上層建筑中,國家政權處于核心的地位。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F代國家的類型。國家的職能和發展趨勢。國體與政體。
7.社會文化結構與要素
社會的思想上層建筑構成了社會的觀念結構。社會意識形式及其作用。文化的本質與功能。在當代中國,先進文化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總體功能和作用是塑造社會主義新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還具有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質,調節個人與社會相互關系,維護社會穩定,保證社會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功能和作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在傳承和發揚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不斷進行文化創新,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過程中得以不斷發展的。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茖W技術和人文社會科學在社會發展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8.文明進步與社會的發展
文明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各種成果和財富的總和。人類文明主要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個方面。人類在經濟領域中創造的財富和成果,主要表現為社會物質生產和經濟生活的進步,即物質文明。在政治領域中創造的財富和成果,主要表現為社會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進步,即政治文明。在文化領域中創造的財富和成果,主要表現為社會精神產品和精神生活的進步即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相互滲透和相互轉化的辯證關系。這三個文明的發展狀況是社會發展水平的基本標志。在社會有機體中,經濟,政治,文化是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著的。實現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協調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基本目標。
思考題:
1,為什么說勞動是聯結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紐帶
2,為什么說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
3,怎樣理解“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無產階級政黨為什么必須講政治
4,為什么說社會形態的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
5,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要做到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必須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