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柴原文及翻譯注釋賞析
《鹿柴》原文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鹿柴》注釋
①鹿柴:“柴”通 “寨”、 “砦”,即柵欄,籬障。鹿柴是輞川的一個地名。
②但:只。
③景:返景(yǐng):同“返影”,太陽將落時通過云彩反射的陽光。景:通 “影”,指日光
④復:又。
《鹿柴》翻譯
空寂的山中不見一個人,只聽到一陣人語聲。
太陽的一抹余暉返人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
《鹿柴》簡析
這首詩作于王維隱居陜西藍田輞川別業時,是王維后期山水詩代表作———五絕組詩 《輞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鹿柴便是輞川的一個地名,是王維當年常游歷之所。古詩百科
詩里表現的是鹿柴附近山林中傍晚的幽靜景色。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似乎特別喜歡用 “空山”這個詞,比如“空山新雨后”、“夜靜春山空”。在這些詩句中,“空”往往都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什么也沒有”,而含有 “寂靜、空明”之意。這首詩中也是這樣,既有人語,山非是 “空無一物之山”而是 “空寂之山”。可見,這里的 “空”字是為了強調山的寧靜。既然是寫山 “空”寂,為何又寫有 “人語”呢?一個人處于這樣一片寂靜的森林之中,周圍什么聲音也沒有,突然,遠遠地傳來幾聲人語,再細聽聽,似乎又沒有了,只剩下長久的空寂———那樣的幾聲人語不是更能提醒人身邊的那份空寂么?在這里,詩人以有聲來反襯無聲,那無聲更能滲入人心。
這是寫聲。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這是寫景。一束夕陽的余暉透過密林的縫隙,射在林中的青苔上。深林本已是陰暗,而林間樹下的青苔,更突出一分陰暗。
但在突出陰暗的同時,詩人筆下卻閃出一縷斜照,投射在青苔之上。這樣的寫法其實與上句相近,仍是用了反襯手法,陽光本是給人以溫暖的感覺,可是這是夕陽的余輝,已不再有太多熱度;再者,在密密深林之中,周圍是大片的陰暗,被大片陰暗包圍著的小小光斑不是更顯得弱小,從而也更突出周圍陰暗的強大了么?這是用有光來反襯無光。
王維自己本身不但精通詩畫,而且擅長音律,在這首五言絕句中,他便以音樂家對聲的感悟,畫家對光的把握,詩人對語言的提煉,刻畫了空谷人語、斜輝返照那一瞬間特有的寂靜清幽的境界,十分耐人尋味。
《鹿柴》賞析
這首詩描繪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詩的絕妙處在于以動襯靜,以局部襯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筆先寫空山寂絕人跡,接著以但聞一轉,引出人語響來。空谷傳音,愈見其空;人語過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寫幾點夕陽余暉的映照,愈加觸發人幽暗的感覺。
大凡寫山水,總離不開具體景物,或摹狀嶙峋怪石,或描繪參天古木,或渲染飛瀑懸泉,其著眼點在于景物之奇。而此詩則從一個奇特的現象著筆:“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層巖迭嶂,看去空無一人。可是有時會突然聽得朗朗笑語,但由于回聲的多重反射,一時間很難判斷人聲究竟從何而起。人們大約都有類似的經驗,本來很平常。但是將這種視覺與聽覺互補的觀察事物的方法以詩的形式加以表現,就不能不說是一個創造。從詩的表現說,它別出新意,不蹈故常;從作品的接受者說,是那樣新奇有趣,儼如身臨其境,由此引起積極的情感活動。前兩句詩用直白的語言,略作點染,境界即出。詩開頭的“空山”,二字,是相對于無人而言,同時表明詩人的視野比較開闊,可以一視無礙;如果置身于隱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就得不到“空山”的意象。從這兩個字,也可以窺見山中的景物形勢特點。對句的“響”字與“空山”相呼應:只有在沒有太多障礙物的情況下,聲音才能在山谷中往復回蕩,方才可以說“人語響”。因此,周遭景物必是疏朗的。前二句寫幽靜,因聲傳神;后二句寫幽深,以光敷色。山中景色會因朝夕晦暝、風雨因時而變化。此詩則選取傍晚時分的景色作為描寫對象。這時夕陽返照射入樹林深處,又有一部分光線落到青苔上面。天色就要暗下來,各類景物斑斑駁駁的,明暗對比鮮明。近處,投在地面上的蓊郁的樹影漸漸拉長;樹林深處,因黝暗而顯得十分幽邃。這種景觀的最佳時期是夏末秋初,而且必須是晴朗的傍晚,陰雨綿綿是不行的。詩的第一個透視點是深林。人的感官無法直接測知樹林深處,此詩以不可見即想象中的“無限”和“神秘莫測”寫幽深之感。而幽深之感唯在夏末秋初夕陽明天中為最深。第二個透視點是青苔。這一景色即在目底,可以觀其形,可以辨其色。青苔生于陰暗潮濕之處,它的生長,是濃密的樹木遮住日光的結果,而此刻卻在夕照中。這兩個透視點合在一起,互相映發,使詩意虛實相生。
《鹿柴》作者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猜你感興趣:
1.最好的古詩經典句子
2.經典的古詩句大全
3.勵志的古詩精選
4.經典國學詩句大全
5.最勵志最霸氣的詩詞
6.古詩名言名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