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中考詩歌鑒賞專練題及答案
義烏中考詩歌鑒賞專練題(一)
(1)(原創)概括下闋中荷上雨的特點。(2分)
(2)(原創)這首詞的上闋對整首詞“詠荷上雨”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5分)
義烏中考詩歌鑒賞專練題答案
(1)【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鑒賞古典詩詞的形象能力,能力層級為D(鑒賞評價)。
【答案和解析】答案:答案:(1)靈動(跳躍等)(動態特點,從“散聚”“聚”“跳”等詞得出)晶瑩(潤澤、亮澤等)(靜態特點,從“真珠”“水銀窩”等喻體特點得出),1點1分。
解析:解答這類題,需要抓住關鍵詞,結合意境,進行概括。
【思路點撥】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要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意象),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意境)。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因什么而“感傷”。
(2)【知識點】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表現手法的能力, 能力層次為D(鑒賞評價)。
【答案和解析】答案:虛寫(“想象”,手法1分)“午夢”泛舟西湖,煙雨迷蒙,荷香四溢的清新美景(上闋內容概括1分)側面烘托(襯托,手法1分)被“急雨打篷聲”驚醒后欣賞到的眼前荷池跳雨的美景(下闋內容概括1分),更好地表達詩人對池荷跳雨的喜愛之情(思想感情1分)。
解析:解答本題,需要先明確手法,結合詩句,分析情感。
【思路點撥】鑒賞詩歌的表現手法需要注意:①掌握常用的表現手法,分析文學作品的表現手法應從以下四方面考慮:表達方式—敘事,議論,描寫(細節、動靜、虛實、正側、白描、場景),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 ;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設問和反問等;寫作手法—渲染、烘托、對比、襯托、象征、聯想、想象、比興、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諷今以及情景關系(觸景生情、以情馭景、情景交融);結構技巧—抑揚、卒章顯志。②理解各類手法的特點。
義烏中考詩歌鑒賞專練題(二)
聽趙秀才彈琴
唐•韋莊
滿匣冰泉咽又鳴,玉音閑澹入神清。
巫山夜雨弦中起,湘水清波指下生。
蜂簇野花吟細韻,蟬移高柳迸殘聲。
不須更奏幽蘭曲,卓氏門前月正明。
(1)“滿匣冰泉咽又鳴”一句讓人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一句。(2分
(2)試從音樂描寫的角度賞析全詩。(6分)
義烏中考詩歌鑒賞專練題答案
(1)【知識點】本題考查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能力層次為D(鑒賞評價)。
【答案解析】“幽咽泉流冰下難”或“冰泉冷澀弦凝絕”。 解析:題干中的提示語是:冰泉;由此聯想到白居易《琵琶行》中含有這兩個詞的名句即可。
【思路點撥】作答此類題,主要是找到兩首詩詩句的相似性,然后默寫即可。
(2)【知識點】本題考查評價文學作品藝術技巧的能力,能力層次為D(鑒賞評價)。
【答案解析】全詩運用了擬聲及通感等手法描繪了趙秀才彈奏的琴曲。詩歌以“滿匣冰泉”、“ 玉音閑澹”、 “巫山夜雨”、 “湘水清波” “蟬移高柳”等來摹擬琴曲的高低起伏及清濁轉化;以“月正明”“ 蜂簇野花”等可視的美感畫面來形容琴曲的美妙與和諧。 解析:“滿匣冰泉”、“ 玉音閑澹”、 “巫山夜雨”、 “湘水清波” “蟬移高柳”是以聲寫聲,可理解為比喻,也可理解為擬聲;“月正明”“ 蜂簇野花”屬于視覺,這就是通感。
【思路點撥】作答本類題,首先要明確寫聲音(寫景)的基本手法,寫聲音的手法一般有:1、運用比喻,以聲寫聲。2、運用通感,以形寫聲。3、用擬聲詞寫聲音。作答時,依次分析即可。
義烏中考詩歌鑒賞專練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