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中考詩歌鑒賞例題附答案
武漢中考詩歌鑒賞例題(一)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無梁。
愿為雙黃鵠,高飛還故鄉。
(1)這首詩寫法上虛實結合。請概述詩中虛寫了哪些情景。(3分)
(2)這首詩最后兩句表現了怎樣的思想情感?請聯系相關詩句作簡要分析。(4分)
武漢中考詩歌鑒賞例題答案
(1)(3分)虛寫了兩個情景:回憶中風雪飄飛的環境中友人從眼前這條路上離去的情境;想象中與友人化為兩只黃鵠飛回故鄉的情景。(答對1點2分,2點3分)
(2)(4分)表現了想與友人同回故鄉的迫切之情(或:間接反映了不能與友人同回故鄉的惆悵之情)。(2分)友人已去,不可追及;(1分)現實種種阻隔,想回故鄉而不得;(1分)愿望只能在想象中實現(愿望只能寄托于幻想)。(2分)本小題最多得4分。
武漢中考詩歌鑒賞例題(二)
(1)(3分)虛寫了兩個情景:回憶中風雪飄飛的環境中友人從眼前這條路上離去的情境;想象中與友人化為兩只黃鵠飛回故鄉的情景。(答對1點2分,2點3分)(2)(4分)表現了想與友人同回故鄉的迫切之情(或:間接反映了不能與友人同回故鄉的惆悵之情)。(2分)友人已去,不可追及;(1分)現實種種阻隔,想回故鄉而不得;(1分)愿望只能在想象中實現(愿望只能寄托于幻想)。(2分)本小題最多得4分。
武漢中考詩歌鑒賞例題答案
8.①觸景生情(1分):作者看到眼前的黃溪小路彎彎曲曲綿延千里,想到了自己曲折坎坷的人生之路,山中的猿猴聲聲哀鳴不知來自何處,更勾起了詩人內心的惆悵,(2分)在凄涼,哀婉的氛圍中,生發了身處逆境的苦悶與悲涼之情。(2分)
?、谝暵牻Y合(1分):從視覺上寫“溪路”之曲折,從聽覺上寫“猿鳴”之哀婉,(2分)營造了凄涼,哀婉的意境,抒發了身處逆境的苦悶與悲涼。(2分)
(如果從其他藝術角度答,言之成理也可。)
9.柳詩寫的是貶謫之愁,雍詩寫的是羈旅之愁。(2分)柳詩所寫愁思更濃重。詩人被貶邊州,聽到哀猿啼叫本應“淚沾裳”“腸欲斷”,可詩人卻說“淚已盡”“腸已斷”,無需猿啼就已愁絕,這哀猿聲聲,徒自空嘯,更能突顯詩人極度的惆悵和痛苦。(4分)(或答:雍詩所寫愁思更濃重。在霜楓冷月的秋夜里,江上一聲猿啼就會驚破游子的旅夢,使人斷腸,已無需第三聲,從而突出詩人極濃的羈旅愁苦。)
(第二問作答時言之成理即可)
武漢中考詩歌鑒賞例題附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