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踏枝詩歌賞析及練習題
《鵲踏枝》詩歌原文
《鵲踏枝》詩歌賞析
夜色從天邊升起,天邊象掛上了一張圓形的幕布。請看,作者只淡淡幾筆,就勾畫出了一幅寒氣逼人而色彩鮮明的暮雪圖。天昏,寒重,雷飄,花落,制造出一種陰沉的氣氛,給人以重壓之感。他非常希望夜去、寒退、雪消、花開。他渴望著春天。因此,他需要酒,用酒壓寒,用酒來召喚春天:“一尊先與東風約。”
下闋緊承上闋結句,寫以酒迎春,以酒消愁,盼望在繁花似錦的春天,乘船歸去。“邀得紅梅同宴樂”,他邀請春的使者“紅梅”赴宴,與之同樂。“酒面融春,春滿纖纖萼”。他,酡顏生春,而春意又布滿紅梅的纖纖花萼。人與物,物與人,息息相通,春意昂然。
至此,陰沉的氣氛驅散了,心中的重壓消失了。“客意為伊渾忘卻”,他已經暫時忘卻了孤身作客的苦悶。他想象著春天就要到來,春花就要盛開;在繁花似錦的春天,他將乘船歸去。他的歸船啊,將在那花陰之下停泊。
《鵲踏枝》練習題
1.詞的上闋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請簡要分析。(5分)
2.詞的下闋主要抒發了詞人的什么情感?并結合詞句分析作者是如何抒發的。(6分)
【參考答案】
1.上闕描繪了一幅寒氣逼人而色彩鮮明的暮雪圖,(2分)西墜的夕陽已經與遠山齊平,寒氣漸漸從四周逼近:雪花飄過青松樹梢,卻還有殘存的枝頭花的碎片在寒風中飄落。夜色從天邊升起,天邊像掛上了一張圓形的幕布。(3分)
2.下闕主要抒發了詞人客中歲晚羈旅之愁及對春天的渴望之情。(2分)(1)擬人。賦予梅花以人的品格,邀梅同宴,與之同樂。(2)襯托。以因為春天的美景而完全忘卻客意(羈旅之愁)來襯托對春天的渴望。借酒澆愁,以春驅愁,更顯羈旅愁思的濃重;(3)虛實結合。邀梅同宴實寫,歸船傍花陰為虛寫,虛實結合,表達了作者的羈旅愁思以及對春天的渴望。(4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第十二課時臨江仙
陳與義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
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墻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看完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