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中考古詩鑒賞專練題帶答案
黃岡中考古詩鑒賞專練題(一)
淚盡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
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
宮 詞
顧況
玉樓天半起笙歌,風送宮嬪笑語和。
月殿影開聞夜漏,水晶簾卷近秋河。
(1)這兩首詩運用了什么共同的表現手法?請作簡要分析。(4分)
(2)這兩首詩語言風格有所不同,請結合詩句加以賞析。(4分)
黃岡中考古詩鑒賞專練題答案
(1)對比(反襯)。(1分)歌聲傳達的歡樂與失寵宮人的孤獨形成對比,(1分)反襯出女主人公的枯寂哀怨和冷清無奈之情。(2分)
(2)白詩語言淺近,(1分)全詩不事雕琢,“紅顏未老恩先斷”又直抒胸臆,點明宮人難以入眠的原因;(1分)顧詩委婉含蓄,(1分)用環境的清幽來曲折地表現出宮人的情感。(1分)
黃岡中考古詩鑒賞專練題(二)
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
宋·朱熹
江水浸云影,鴻雁欲南飛。攜壺結客何處?空翠渺煙霏。塵世難逢一笑,況有紫萸黃菊,堪插滿頭歸。風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節,須酩酊,莫相違。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暉。無盡今來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機。與問牛山②客,何必獨沾衣。
【注】①隱括:依某種文體原有的內容辭句改寫成另一種體裁,叫隱括。此詞即隱括杜牧《九日齊山登高》一詩。②牛山:在今山東臨淄。《晏子春秋·內篇諫上》:“(齊)景公游于牛山,北臨其國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據皆從而泣。”
【附】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16.①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句“江水浸云影”,描寫江水倒映出天空之云。一個“浸”字寫出了一江秋水的澄澈。
B.“風景今朝是”兩句,意即美好的自然現在依然存在,而曾經登臨的昔人已成為過去。
C.“無盡今來古往”三句,詞人從時空變換角度抒發了人生短暫、時有危機的無奈之感。
D.富有理趣,是宋代詩詞的特點之一。此詞由景入情,表達了詞人對人生、世事的理解。
②下列畫線詩句的意境,與“空翠渺煙霏”一句最為接近的一項是(3分)
A. 巴國山川盡,荊門煙霧開。 B.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C. 三山凌苦霧,千里激悲風。 D.焰隨紅日去,煙逐暮云飛
③隱括之作,貴在翻新。比較杜牧原詩,任選一個角度,分析朱熹此詞的新意。【朱熹《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閱讀答案及賞析】朱熹《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閱讀答案及賞析。(5分)
黃岡中考古詩鑒賞專練題答案
16.①(3分)C ②(3分)B
③(5分)可從內容、思想感情、寫作手法等角度比較。
黃岡中考古詩鑒賞專練題帶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