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中考古詩鑒賞專練題及答案
武漢中考古詩鑒賞專練題(一)
念平昔,空飄蕩,遍天涯。歸來三徑重掃,松竹本吾家。卻恨悲風時起,冉冉云間新雁,邊馬怨胡笳。誰似東山老,談笑靜胡沙!
[注]靖康之后,葉夢得隨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親重。后高宗向金求和,夢得被調離長江前線,無所作為,于是上疏告老,隱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詞即作于其間。
9.(1)詞的上片前四句寫了什么樣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4分)
(2)本詞表現了詩人復雜的思想情感。請簡要指出是哪幾種。(6分)
武漢中考古詩鑒賞專練題答案
(1)①詩人選用秋色、秋霜、黃花、房屋(小窗低戶)、小路等意象,描繪出秋季來后詩人隱居之處凄美、幽僻的景象。(2分)②為后文抒發情感作鋪墊(或答上片寫景,為下片借景抒情做準備)。(2分)
(2)①對朝政的不滿;②壯志難酬、英雄空老的感喟;③以山水自娛;④無法忘懷國家的安危,時刻惦念著抗金戰事的矛盾、痛苦。(四個點任答三點6分)
武漢中考古詩鑒賞專練題(二)
江 際
鄭谷①
杳杳漁舟破暝煙,疏疏蘆葦舊江天。
那堪流落逢搖落,可得②潸然是偶然?
萬頃白波迷宿鷺,一林黃葉送殘蟬。
兵車未息年華促,早晚閑吟向浐川③。
【注】①鄭谷:唐末著名詩人。②可得:哪能,怎么會。③浐川:即浐水,位于長安之東。
(1)從全詩看,詩人為什么會發出“可得潸然是偶然”的感慨?(4分)
(2)請從煉字的角度品析頸聯中“迷”或“送”的妙處。(3分)
武漢中考古詩鑒賞專練題答案
(1)在外飄泊,看到秋景蕭瑟,想到自己年華老去,國家戰亂不息,種種原因都讓詩人悲從中來,所以發出“潸然”并不是“偶然”的感慨。
[4分。“在外飄泊”“秋景蕭瑟”“年華老去”“戰亂不息”,答對一點1分,兩點3分,三點4分。意思對即可。]
(2)示例①:迷,使……迷失方向。江面上白波萬頃,讓歸宿的白鷺都迷失了方向,突出了秋天江面的渺遠、蒼茫。
示例②:送,送走。秋天的黃葉送走了寒蟬,形象生動地寫出了秋天的蕭瑟凄清。
[3分。解釋字義1分,結合詩句內容分析1分,表達效果1分。言之成理即可。]
武漢中考古詩鑒賞專練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