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中考語文詩歌鑒賞習題帶答案
西寧中考語文詩歌鑒賞習題(一)
楊柳回塘,鴛鴦別浦,綠萍漲斷蓮舟路。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帶雨,依依似與騷人語: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8.有人認為上闋最后兩句是全詞的著力之筆,也是將詠物、擬人、托寓結(jié)合得天衣無縫的工巧之筆,請就這一看法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5分)
9.“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權(quán)風誤”兩句感情內(nèi)涵豐富,你認為這兩句中蘊含有哪些情感?(6分)
西寧中考語文詩歌鑒賞習題答案
8.①“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表明該詞所吟詠的對象是荷花。(2分)
②“紅衣”、“芳心”將荷花擬人化,形象地突出荷花盛衰特點。(1分)
③ “幽香”形容荷花的高潔,“紅衣脫盡芳心苦”顯示了荷花芳華零落景象,以荷花盛衰托寓人的處境命運。(2分)
9.①桃杏一類的花,競相在春天開放,而荷花卻獨在夏日盛開,“不肯嫁春風”顯示荷花不愿趨時附俗的幽潔貞靜品性,又暗含作者孤芳自賞的個性。(2分)
②然而秋風一起,紅衣盡落,芳華消逝,荷花由盛而衰,故說“被秋風誤”既表達了對秋風的怨恨,又暗含作者才華不得施展、自怨自憐的感情.(2分)
③這兩句明詠荷花,隱含作者年華虛度、失時零落的悲哀,為命運所撥弄、郁郁不得志的嗟嘆。句句雙關(guān)而不著痕跡。(2分)(意思對即可)
西寧中考語文詩歌鑒賞習題(二)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綏州作①
韋莊
雕陰②無樹水南流,雉堞連云古帝州。
帶雨晚駝鳴遠戍,望鄉(xiāng)孤客倚高樓。
明妃去日花應笑,蔡琰③歸時鬢已秋。
一曲單于④暮烽起,扶蘇城上月如鉤。
[注]①本詩是韋莊年輕時外出求學因羈留綏州時所作。綏州城亦稱扶蘇城,最高處即秦皇長子扶蘇墓。②雕陰:綏州城南門正面之山即雕陰山。③蔡琰:字文姬,三國時人。④單于:曲調(diào)名。
8.頸聯(lián)中“笑”和“秋”二字分別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請加以賞析。(5分)
9.尾聯(lián)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作簡要說明。(6分)
西寧中考語文詩歌鑒賞習題答案
8、 “笑”指歡笑,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明妃出塞路經(jīng)綏州,連路邊的花兒都露出笑臉;“秋”,指秋霜,運用借代的修辭手法,寫蔡琰歸漢路過綏州時鬢已秋霜。(3分)“笑”和“秋”寫出了作者深層的感嘆:我也是帶著希冀與笑意來綏州的,歸去時大概不會也兩鬢秋霜吧。(2分)
9、尾聯(lián)描繪了一幅秋日晚景圖:(1分)無邊的暮煙在升騰,凄清的曲子在暮煙中回響,扶蘇城上彎月如鉤。(2分)整個畫面凄涼空茫,既表現(xiàn)了作者離開家鄉(xiāng)的孤獨和不知道何時才能擺脫羈留處境的苦悶,也傳達了對前途的擔憂。(3分)
西寧中考語文詩歌鑒賞習題帶答案相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