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考語文詩歌鑒賞練習題及答案
成都中考語文詩歌鑒賞練習題(一)
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桿?
聞梨花發贈劉師命
【唐】韓愈
桃溪惆悵不能過,紅艷紛紛落地多。
聞道郭西千樹雪,欲將君去醉如何?
【注】①本詩寫于842年,時作者受排擠被外放?;搓枺褐笘|漢汲黯,他因剛直敢言,屢次切諫,多次被流放,最后死于淮陽。“偶求歡”的“歡”,指代酒。
8.杜詩采用了哪些手法來抒發自己的情感?結合詩句簡要分析。(5分)
9.兩首詩都分別寫到“雪”與“梨花”,但二者在詩中的關系卻不相同,結合詩句簡要分析詩人這樣處理的意圖所在在。(6分)
成都中考語文詩歌鑒賞練習題答案
8.①用典。(1分)詩人引用汲黯的典故,暗示自己因直言被排擠外放,表達仕途不遇的憤慨之情。(1分)②融情于景,借景抒情。(1分)詩人客居他鄉,在清冷的冬夜里秉燭自飲,孤寒苦悶之心和思鄉之情涌上心頭;(1分)此時,憑欄而立,門外的紛紛暮雪,又加重了詩人流轉不定的困苦和壯志難酬的隱痛。(1分)
9.杜詩中的雪是本體,梨花是喻體,(1分)詩人將積雪比作梨花,形象地寫出冬夜積雪之厚之白,(1分)其目的是從側面烘托出環境的清冷。(1分)韓詩中梨花是本體,雪是喻體,(1分)詩人將梨花比作積雪,寫出梨花盛開時的潔白、繁盛之貌,(1分)其目的是形象地表現春天千樹梨花怒放的美麗景象。(1分)
成都中考語文詩歌鑒賞練習題(二)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
臨江仙·都城元夕
毛 滂①
聞道長安燈夜好,雕輪寶馬如云。蓬萊清淺對觚棱②。玉皇開碧落,銀界失黃昏。
誰見江南憔悴客,端憂懶步芳塵。小屏風畔冷香凝。酒濃春入夢,窗破月尋人。
【注】①毛滂:北宋衢州人,這首詞寫于詞人羈旅河南之時。②觚棱:宮殿的屋脊。
(1)這首詞上片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描繪了怎樣的景象?(4分)
(2)結合全詞簡要分析上片與下片在內容和情感上有什么關系?(4分)
成都中考語文詩歌鑒賞練習題答案
(1)比喻、想象。(2分,答一種即可。)描繪了皇都璀璨輝煌、繁華熱鬧的元宵盛況:全城燈火,五彩繽紛;街上車馬華麗,宮前火樹銀花;飄落的銀河星燈輝映,令人分不清天上人間。(根據景象特點1分,簡要描述1分。)
(2)上片虛寫京城元宵佳節的盛況,下片極寫現實處境之落拓。 一虛一實,一樂一悲,以虛襯實,以樂襯悲。(內容上2分)上片著重抒發了詞人身處異鄉適逢佳節的孤寂之感,下片繼之抒發了不能與親人團聚的思念之情。(情感上2分)
成都中考語文詩歌鑒賞練習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