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原文及課后練習答案(2)
那是一個明朗的清晨,我和老師散步到一個較遠的地方。但在我們回家的路上,天氣變得悶熱起來,好幾次我們不得不在路旁的樹下小憩。最后一次歇息在離家不遠的一棵野櫻桃樹下。樹枝茂盛又好攀登,莎莉文老師用手一托,我就上了樹,找個枝杈坐了下來。樹上真是涼快舒暢,于是莎莉文小姐提議就在這兒吃午餐。我樂壞了,答應她一定安靜地坐在那里,等她回去把飯拿來。
忽然間風云突變,太陽的溫暖完全消失了,天空烏云密布,泥土里散發出一股怪味。我知道這是暴風雨來臨之前常有的預兆。我感到一種不可名狀的恐懼,一種同親人隔絕、同大地分離的孤獨感油然而生。我一動不動地坐著,緊緊地抱著樹干,一陣陣發抖,心中祈盼著莎莉文小姐快快回來。
一陣沉寂之后,樹葉嘩啦啦齊聲作響,強風似乎要將大樹連根拔起。我嚇得抱住樹枝,惟恐被風吹走。樹搖動得越來越厲害,落葉和折斷的小樹枝雨點般向我打來。雖然我急得想從樹上跳下來,卻又不敢動彈。我覺得大地在一陣一陣地震動,像有什么沉重的東西掉到了地上,這震動由下而上地傳到了我坐著的枝干上。我驚恐到了極點,正要放聲大叫時,莎莉文小姐趕到了,她抓著了我的手,扶我下來。我緊緊抱著她,為又一次接觸到堅實的大地而高興得發狂。我又獲得了一種新的知識——大自然有時也會向她的兒女開戰,在她那溫柔美麗的外表下面還隱藏著利爪哩!
經過這次驚險后,我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敢爬樹,甚至一想到爬樹就渾身發抖。直到有一天,抵擋不住那繁花滿枝、香味撲鼻的含羞樹的誘惑后,才克服了這種恐懼心理。
那是春天一個美麗的早晨,我獨自坐在涼亭里看書,一股淡淡的香氣迎面撲來,仿佛“春之神”穿亭而過。我分得出來那是含羞樹的花香。我決定去看看,于是摸索到花園的盡頭,含羞樹就長在籬邊小路的拐彎處。
在溫暖的陽光照耀下,含羞樹的花朵在陽光下飛舞,開滿花朵的樹枝幾乎垂到青草上。那些美麗的花兒,只要輕輕一碰就會紛紛掉落。我穿過落英繽紛的花瓣,走近大樹,站在那里愣了片刻,然后,我把腳伸到枝椏的空處,兩手抓住枝干往上爬。樹干很粗,抓不牢,我的手又被樹皮擦破了,但我有一種美妙的感覺:我正在做一件奇妙的事。因此我不斷往上爬,直到爬上一個舒適的座位。這個座位是很早以前別人造的小椅子,日久天長,已成了樹的一部分。我在上面呆了很長的時間,好像在天空中凌云的仙女一樣。從那以后,我常在這棵月宮仙桂上盡興玩耍,冥思遐想,遨游在美妙的夢境中。
現在,我已經掌握了語言的鑰匙,急于想加以運用。
通常,有聽力的孩子可以輕而易舉地學習語言。別人嘴里說出來的話,他們可以輕松愉快地了解與學習,并且摹仿著說出口。但是,耳聾的孩子卻必須經歷無數的痛苦煎熬,慢慢 才能學會。但無論如何艱辛,結果總是無比美妙。我從每一件東西的名稱慢慢學起,由期期艾艾地發音,進展到可以在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中,進行無限美妙的想像。
起初,老師告訴我許多新鮮事,我很少發問。由于我知識有限,概念模糊,字詞掌握得很少。隨著我對外界的了解逐漸增加,詞匯也多了,問題也就多了起來。我常常對一件事物一而再,再而三地探個究竟,想了解得更多些。有時從一個學習的新詞,常常聯想起以前發生的種種經歷。
記得有一天早晨,我第一次問起“愛”這個字的意思。當時認識的字還不很多,我在花園里摘了幾朵早開的紫羅蘭送給莎莉文老師。她很高興地想吻我,可我那時除了母親外,不愿意讓別人吻我。那時候,莎莉文小姐用一只胳膊輕輕地摟著我,在我手上拼寫出了“我愛海倫”幾個字。
“愛是什么?”我問。
莎莉文老師把我摟得更緊了,用手指著我的心說:“愛在這里。”
我第一次感到了心臟的跳動,但對老師的話和動作依然迷惑不解,因為當時除了能觸摸到的東西外,我幾乎什么都不懂。
我聞了聞她手里的紫羅蘭,一半兒用文字,一半兒用手勢問道:“愛就是花的香味嗎?”
“不是。”莎莉文老師說。
我又想了想。太陽正溫暖地照耀著我們。
“愛是不是太陽?”我指著陽光射來的方向問,“是太陽么?”
當時在我看來,世界上沒有比太陽更好的東西了,它的熱力使萬物茁壯生長。但莎莉文小姐卻連連搖頭,我真是又困惑又失望,覺得很奇怪,為什么老師不能告訴我,什么是愛呢?
一兩天過后,我正用線把大小不同的珠子串起來,按兩個大的、三個小的這樣的次序。結果老是弄錯,莎莉文小姐在一旁耐心地為我糾正錯誤。弄到最后,我發現有一大段串錯了,于是,我用心想著,到底應該怎樣才能把這些珠子串好。莎莉文老師碰碰我的額頭,使勁地拼寫出了“想”這個字。
這時,我突然明白了,這個字原來指的是腦子里正在進行的過程。這是我第一次領悟到抽象的概念。
我靜靜地在那里坐了許久,不是在想珠子的排列方式,而是在腦海中用新的觀念來尋求“愛”的解釋。那天,烏云密布,間或有陣陣的細雨,突然間太陽突破云層,發出耀眼的光芒。
我又問老師:“愛是不是太陽?”
“愛有點兒像太陽沒出來以前天空中的云彩。”老師回答說。她似乎意識到我仍然是困惑的,于是又用更淺顯、但當時我依然無法理解的話解釋說:“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覺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經過一天酷熱日曬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會是多么高興呀!愛也是摸不著的,但你卻能感到她帶來的甜蜜。沒有愛,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
剎那間,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覺到有無數無形的線條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靈中間。
再塑生命課后練習答案:
一 通讀全文,感受作者的情懷,并簡要了解海倫·凱勒的生平經歷,討論:為什么海倫稱莎莉文老師為“再塑生命的人”?
海倫稱莎莉文老師為“再塑生命的人”,是因為(1)在莎莉文老師的愛護和教育下,“我”的靈魂被喚醒,擁有“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這里的“光明”一詞是用其喻義);(2)莎莉文老師讓“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3)莎莉文老師還教“我”懂得“什么是愛”。
總之,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她就是那個來對我啟示世間的真理、給我深切的愛的人”,從這個意義上說,莎莉文老師也是“再塑生命的人”, 莎莉文小姐以她無私的愛,重塑了海倫·凱勒的生命。用中國通俗的話說,就是“再生父母”。“再塑生命”一詞表達了作者對莎莉文老師的無比敬愛和感激之情。
二 仔細閱讀第1—5段,看看作者在安妮·莎莉文老師出場前鋪墊了哪些內容,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本題意在引導學生了解文章結構安排的妙處。
鋪墊的內容:先總寫“我”的感受,強調莎莉文老師到來的那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接著寫家里人的活動、“我”的期待,春天的陽光和花朵等;再用設問、比喻進行烘托,用呼告表達自己的渴望。在這樣層層鋪墊下,莎莉文老師出場了。
好處:(1)用層層鋪墊烘托出莎莉文老師對于“我”的重要性,也加重了開頭所說的“最重要的一天”的分量;(2)給讀者留有閱讀期待,讓我們急于了解莎莉文老師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三 文中有不少描寫“我”學有收獲后動作行為或心理活動的語句,畫出這些語句,體味“我”學習的艱辛和收獲的快樂。
本題意在引導學生關注細節描寫,并深入理解“我”的心情和感受。
文中這樣的語句很多,例如:“當我最后能正確地拼寫這個詞時,我自豪極了,高興得臉都漲紅了,立即跑下樓去,找到母親,拼寫給她看。”這一句有心理活動,有動作行為,把“我”獲得新知的喜悅、激動以及急于與人分享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
其他語句如:
突然間,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覺在我腦中激蕩,我一下子理解了語言文字的奧秘了,知道了“水”這個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過的這種清涼而奇妙的東西。
井房的經歷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想起剛才的所作所為,我悔恨莫及,兩眼浸滿了淚水,這是生平第一次。
記得那個美好的夜晚,我獨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滿了喜悅,企盼著新的一天快些來到。啊!世界上還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嗎?
四 “水喚醒了我的靈魂,并給予我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引發你怎樣的聯想?和同學交流一下。
本題旨在讓學生深入揣摩課文重要語句,并能夠有所拓展,以擴大知識視野,加深閱讀體驗。
再塑生命原文及課后練習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