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課后練習(xí)及答案
《狼》課后練習(xí):
屠大窘________ 目似瞑________ 眈眈相向________
綴行甚遠(yuǎn)________ 乃悟前狼假寐________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________
3.解釋下列多義詞
止:止有剩骨________一狼得骨止________
前:狼不敢前________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
意:意暇甚________意將隧入________
敵:恐前后受其敵________蓋以誘敵________
4.說說下列“其”字各指代什么
①恐前后受其敵( )②場主積薪其中( )
③屠乃奔倚其下( )④一狼洞其中( )
⑤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⑥屠自后斷其股( )
5.解釋下列加點(diǎn)的字
屠自后斷其股( )弛擔(dān)持刀( )
其一犬坐于前( )止露尻尾( )
一狼洞其中( )意將隧入( )
一狼徑去( )乃悟前狼假寐( )
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
屠大窘( )狼亦黠矣( )
6.翻譯下列句子
①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一犬坐于前。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課內(nèi)閱讀
一屠晚歸,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yuǎn)。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shí),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7.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項(xiàng)是( )
A.一屠晚歸,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
B.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
D.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8.在文中畫出描寫屠夫和狼相持的句子。
9.細(xì)寫“前狼假寐”的句子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前狼假寐”的同時(shí),另一只狼在干什么?它的目的是什么?(都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最后強(qiáng)調(diào)“狼亦黠矣”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果用“屠夫遇狼”概括第一個(gè)情節(jié),后面三個(gè)情節(jié)分別該怎樣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哪些詞語表現(xiàn)屠夫害怕,對狼抱有幻想,一再妥協(xié)退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哪一句表現(xiàn)了狼貪婪的本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能概括文章主題的句子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請分析最后一段在表達(dá)方式上和前文有什么不同,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課外探究
閱讀《聊齋志異·狼》的另兩則,完成17~20題。
(一)
有屠人貨肉歸,日已暮,欻(xū,忽然)一狼來,瞰擔(dān)上肉,似甚垂涎,隨屠尾行數(shù)里。屠懼,示之以刃,少卻;及走,又從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懸諸樹而早取之。遂鉤肉,翹足掛樹間,示以空擔(dān)。狼乃止。屠歸。昧爽(天亮)往取肉,遙望樹上懸巨物,似人縊死狀,大駭。逡巡(疑慮徘徊)近視,則死狼也。仰首細(xì)審,見狼口中含肉,鉤刺狼腭,如魚吞餌。時(shí)狼皮價(jià)昂,直(值)十余金,屠小裕焉。緣木求魚,狼則罹之,是可笑也!
(二)
一屠暮行,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遺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思無計(jì)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豬被殺后,屠戶在豬腳下割開皮吹氣,便于去其皮毛)。極力吹移時(shí),覺狼不甚動,方縛以帶。出視,則狼脹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張不得合。遂負(fù)之以歸。非屠,烏能作此謀也!
17.請借助工具書,結(jié)合文意,解釋下面加點(diǎn)的詞。
①瞰擔(dān)上肉( )②遙望樹上懸巨物( )
③逡巡近視( )④仰首細(xì)審( )
⑤示之以刃,少卻( )⑥惟有小刀不盈寸( )
⑦遂割破狼爪下皮( )⑧方縛以帶( )( )
⑨遂負(fù)之以歸( )⑩烏能作此謀也( )
1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①緣木求魚,狼則罹之,是可笑也!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思無計(jì)可以死之。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加上課文,三則《狼》分別側(cè)重表現(xiàn)了狼的什么特點(diǎn)?又共同表現(xiàn)了人的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讀了這三則《狼》后,你獲得了什么啟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狼》課后練習(xí)答案:
1.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
2.xiá shàn yǐ jiǒnɡ mínɡ dān zhuì mèi suì
3.止:通“只”,只有停止前:上前面前
意:神情意圖敵:攻擊敵人
4.①它們的;指兩只狼②它的;指麥場的③它的;指積薪的
④它的;指積薪的⑤他的;指屠夫的⑥它的;指狼的
5.股:大腿 弛:放松,這里指卸下 犬:像狗一樣 尻:指屁股
洞:打洞 隧:指(從柴草堆中)打洞 徑:徑直 寐:睡覺
并:一起 暴:突然 窘:困窘 處境危急 黠:狡猾
6.①然而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②其中一只狼像狗似地蹲坐在前面。
③想要打洞鉆進(jìn)去從背后對屠戶進(jìn)行攻擊。
④屠戶于是就奔跑過去,依靠在(麥草堆)下,放下?lián)樱闷鹜赖丁?/p>
⑤屠戶從狼的后面砍斷狼的大腿,也把狼殺死了。
⑥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砍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過給人增加笑料罷了。
7.A
8.“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9.“目似瞑,意暇甚”
10.“一狼洞其中”;它的目的是“意將隧入以攻其后”。
11.和屠戶智殺兩狼相對比,寫出了人的智慧可以戰(zhàn)勝一切。
12.屠戶止(或“懼”)狼、屠戶向狼、屠戶斃狼。
13.屠懼、投以骨、復(fù)投之。
14.“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15.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16.前文的表達(dá)方式是敘述,最后一段是議論,點(diǎn)明中心。
17.①看 ②遠(yuǎn)看 ③近看 ④仔細(xì)觀察 ⑤退卻 ⑥足,滿 ⑦就 ⑧才;用 ⑨而 ⑩不
18.①爬到樹上去捕魚,狼就犯了這樣的錯(cuò)誤,這(真是)可笑啊!
②屠戶迅速抓住它的腳,使它的腳出不去,卻想不出可以殺死它的辦法。
19.第一則著重表現(xiàn)狼的貪婪和可笑,第二則(課文)著重表現(xiàn)狼的欺詐伎倆,第三則著重表現(xiàn)狼的兇險(xiǎn)性和爪牙的銳利,但最終卻都落得個(gè)被殺死的下場。三則都表現(xiàn)了人的更高明的聰明智慧。
20.對于像狼那樣的敵人,不應(yīng)該有絲毫畏懼,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一定能夠戰(zhàn)勝它們。
《狼》課后練習(xí)及答案相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