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國人民大學強基計劃錄取辦法
2023中國人民大學強基計劃錄取辦法
一、錄取辦法
1.綜合成績構成
綜合成績中,高考成績(不含任何政策加分)占85%,校考成績占15%。校考成績中,筆試成績占60%,面試成績占40%。學校將設置校考成績合格線;體育測試成績將作為錄取時同分比較的優先條件之一。
2.確定錄取名單
學校根據分省分科類(或首選科目組)招生計劃,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次確定強基計劃擬錄名單,寧缺毋濫。若考生綜合成績相同,則依次比較校考成績、高考成績(不含任何政策加分)、體育測試成績。在擬錄考生中,根據校考成績、專業志愿確定錄取專業。若考生校考成績相同,則依次比較筆試成績、面試成績。
所有專業志愿都無法滿足的考生,如果服從專業調劑,將調劑到學校招生計劃尚未完成的專業;否則,不予錄取。
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強基計劃錄取名單,報各省級招辦審核,辦理錄取手續。7月5日前公示錄取標準。被我校強基計劃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后續高考志愿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正常參加本省(區、市)后續各批次高考志愿錄取。
二、入圍校考辦法
6月下旬學校將視情況在高考后成績發布前于報名系統內增加考生確認環節并簽訂承諾書。
高考成績發布后,確定入圍校考名單。入圍校考的考生登錄報名平臺,下載《測試指南》并按時參加后續考核環節。
我校依據考生高考成績(不含任何政策加分),分科類(或首選科目組)按不超過分省招生計劃數的5倍確定各省入圍校考考核考生名單(末位同分均入圍)并公示入圍標準。入圍考生高考成績(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不得低于所在省(區、市)第一批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對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參照該省份確定的部分特殊類型相應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執行。
三、校考考核
7月4日前舉行校考考核,含專業測試和體育測試,測試具體時間、地點、專業測試形式、成績折算辦法以《測試指南》為準。
1.專業測試考查考生綜合素質、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維,以及專業相關領域學習興趣、發展潛力等,考生綜合素質檔案將作為參考材料使用。考核形式為筆試和面試,考查范圍不限于高中課程標準范圍。面試落實考生、評委、考場“三隨機”工作機制,測試全程錄音錄像。
2.原則上所有入圍校考的考生均須參加體育測試,測試項目為肺活量、立定跳遠、50米跑。考生如因病或殘疾無法參加體育測試的,可以申請免測,須填寫《中國人民大學2023年強基計劃招生體育測試免測申請表》(詳見附件),并提交三甲醫院證明材料。經學校確認可予免測的考生,體育測試成績計為0分。未經申請不參加體育測試的考生,視為主動放棄我校強基計劃錄取資格。
中國人民大學簡介
中國人民大學(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簡稱“人大”,是教育部直屬高校,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位列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為世界大學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亞太國際教育協會、京港大學聯盟成員,入選國家“強基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
學校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陜北公學,以及后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北方大學、華北大學。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通過了《關于成立中國人民大學的決定》。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并組建的中國人民大學正式開學,成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1954年,被確定為以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大學和首批全國重點大學;1960年,被確定為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名單。
中國人民大學地址
中國人民大學各校區地址如下:
中國人民大學注冊地址為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大街59號,郵編:100872;
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辦學地點在蘇州校區,地址為江蘇省蘇州市仁愛路158號,郵編:215123。
中國人民大學雙一流學科
雙一流建設,包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建設世界一流學科,目前211工程、985工程等項目已經統籌為雙一流建設。
中國人民大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中國史、統計學、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中國人民大學學科評估結果
序號 | 學校名稱 | 學科名稱 | 評估結果 |
1 | 中國人民大學 | 理論經濟學 | A+ |
2 | 中國人民大學 | 應用經濟學 | A+ |
3 | 中國人民大學 | 法學 | A+ |
4 | 中國人民大學 | 社會學 | A+ |
5 | 中國人民大學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A+ |
6 | 中國人民大學 | 新聞傳播學 | A+ |
7 | 中國人民大學 | 統計學 | A+ |
8 | 中國人民大學 | 工商管理 | A+ |
9 | 中國人民大學 | 公共管理 | A+ |
10 | 中國人民大學 | 哲學 | A |
11 | 中國人民大學 | 政治學 | A |
12 | 中國人民大學 | 中國語言文學 | A- |
13 | 中國人民大學 | 中國史 | A- |
14 | 中國人民大學 | 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 A- |
15 | 中國人民大學 | 外國語言文學 | B+ |
16 | 中國人民大學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B+ |
17 | 中國人民大學 | 農林經濟管理 | B+ |
18 | 中國人民大學 | 世界史 | B |
19 | 中國人民大學 | 數學 | B |
20 | 中國人民大學 | 物理學 | B |
21 | 中國人民大學 | 軟件工程 | B |
22 | 中國人民大學 | 藝術學理論 | B- |
23 | 中國人民大學 | 美術學 | B- |
24 | 中國人民大學 | 考古學 | B- |
25 | 中國人民大學 | 化學 | C+ |
26 | 中國人民大學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C+ |
27 | 中國人民大學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C+ |
28 | 中國人民大學 | 音樂與舞蹈學 | C |
29 | 中國人民大學 | 生態學 | C |
30 | 中國人民大學 | 設計學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