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初二女生勇奪世界級冠軍
北京時間8月22日凌晨,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U15世界中學生運動會女子100米決賽中,來自浙江寧波的初二學生陳妤頡,以11秒56的優異成績奪冠。這個成績追平了1982年以來國際中學生體育聯合會(ISF)18歲以下賽會紀錄。(浙江新聞)
100米短跑的技巧和訣竅
賽前熱身
百米賽跑短暫即逝,賽前人體需要保持身體熱量以及一定的興奮程度。因此賽前的熱身是必須要進行的。首先可以采取慢跑使身體微微出汗,之后做一些拉伸動作如:體前屈、壓腿、踢腿等,然后進行3—5組的加速跑,讓自己能夠更快進入狀態,熱身的時候注意不要浪費太多的體力,以免在比賽中力不從心。
克服緊張
賽前的心跳加速、心理緊張是正常的反應。如何將壓力變成動力呢?上跑道的時候,我們可以做幾個縱身跳,拍拍自己的大腿,讓肌肉興奮起來。或者可以大吼一聲,可以增加自己的信心,不再那么緊張,甚至可以給對手一種威懾力。
起跑技巧
一完美的起跑可以讓自己把握良好的節奏,對提高成績是起決定性作用的。首先腳上起跑器,一般左腳在前,右腳在后。雙手撐在起跑線后方,身體重心壓在兩支手臂上面,精神保持高度集中。聽到預備的時候,后腳抬起成145度。槍響之后,后腳用力蹬直發力,緊接跟上強有力的擺臂,完成起跑。
加速技巧
100米賽跑中前30米稱為加速過程,運動員需要在30米內讓自己的速度達到最佳。起跑出發后,采用小步伐,快頻率,快速有力的擺臂,帶動速度起來。其中腳步的發力配合擺臂要猛而穩,不然容易身體傾斜,甚至出現受傷的情況。
途中跑技巧
途中跑的是一個保持速度的過程,完成加速以后我們需要穩定自己的速度不降下來。此時采用大步伐、快頻率,腿要抬高,腳尖發力迅猛,配合急促穩定的呼吸。不要被別人的奔跑打亂,按著自己的節奏跑。才能使自己的.速度保持下去。
沖刺技巧
由于百米賽跑的距離很短,沖刺階段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在快要到達終點的時候咬緊牙關,用盡身體所有的能量,加快速度使自己的上半身頭和胸向前傾,讓自己能夠更快貼近終點線,獲得良好的成績和名次。
短跑發展絕對速度
絕對速度是指短跑運動員發揮最高跑速的能力。絕對速度的優劣,不決于運動員中樞神經系統的靈活性、肌肉的快速收縮的力量,動作速率等因素,而且還取決于運動員掌握跑的技術的實效性和經濟性。因而,在發展絕對速度時,必須注重步長和步頻的最佳組合,及跑的技術動作各環節的時間與空間的節奏。
在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的安排上,可采用:
(1)20~40m行進間快跑練習4。
(2)4x25--50m接力跑,加速跑,追趕跑練習;
(3)下坡跑練習;
(4)順風跑練習;
(5)各種短段落的變速跑練習等。
短跑發展速度耐力與力量
速度耐力是指運動員保持高速度跑的能力,短跑項目是典型的無氧代謝運動項目,其速度耐力是以無氧供能為其基礎,并建立在有氧耐力發展的基礎上,所以在進行無氧耐力訓練時,應有一定比例的有氧耐力訓練,使運動員的心臟容積增大,每搏輸出量增多,從而為無氧耐力訓練奠定基礎。
一般可以采用以下訓練方法:
(1)反復跑;
(2)組合跑;
(3)變速跑;
(4)節奏跑;
(5)越野跑等。
力量是速度的核心。由于人體一切運動都是肌肉在神經系統支配下的工作(收縮與放松)所致,因此,肌肉力量的大小不僅對運動成績起著重要的主導作用,而且直接影響其他各項運動素質的發展與提高,甚至可以說是一切運動能力的原動力。鑒此,在短跑訓練中,應將力量訓練作為重要的核心內容來加以重視和進行。
跑步技巧和動作要領
1、頭和肩
跑步動作要領——保持頭與肩的穩定。頭要正對前方,除非道路不平,不要前探,兩眼注視前方。肩部適當放松,避免含胸。
動力伸拉——聳肩。肩放松下垂,然后盡可能上聳,停留一下,還原后重復。
2、臂與手
跑步動作要領——擺臂應是以肩為軸的前后動作,左右動作幅度不超過身體正中線。手指、腕與臂應是放松的,肘關節角度約為90度。
動力伸拉——抬肘擺臂。兩臂一前一后成預備起跑姿勢,后擺臂肘關節盡量抬高,然后放松前擺。隨著動作加快時越抬越高。
3、軀干與髖
跑步動作要領——從頸倒腹保持直立,而非前傾(除非加速或上坡)或后仰,這樣有利于呼吸、保持平衡和步幅。軀干不要左右搖晃或上下起伏太大。腿前擺時積極送髖,跑步時要注意髖部的轉動和放松。
動力伸拉——弓步壓腿。兩腿前后開立,與肩同寬,身體中心緩慢下壓至肌肉緊張,然后放松還原。軀干始終保持直立。
4、腰
跑步動作要領——腰部保持自然直立,不宜過于挺直。肌肉稍微緊張,維持軀干姿勢,同時注意緩沖腳著地的沖擊。
動力伸拉——體前屈伸。自然站立,兩腳開立,與肩同寬。軀干緩慢前屈至兩手下垂至腳尖,保持一會兒,然后復原。
5、大腿與膝
跑步動作要領——大腿和膝用力前擺,而不是上抬。腿的任何側向動作都是多余的,而且容易引起膝關節受傷,因此大腿的.前擺要正。
動力拉伸——前弓身。兩腳站距同髖寬。雙手放在頭后。從髖關節屈體向前。保持腰背挺直,直到股二頭肌感到緊張。
6、小腿與跟腱
跑步動作要領——腳應落在身體前約一尺的位置,靠近正中線。小腿不宜跨得太遠,避免跟腱因受力過大而勞損。同時要注意小腿肌肉和跟腱在著地時的緩沖,落地時小腿應積極向后扒地,使身體積極向前。另外,小腿前擺方向要正,腳應該盡量朝前,不要外翻或后翻,否則膝關節和踝關節容易受傷。
動力伸拉——撐壁提踵。面向墻壁約1米左右站立,兩臂前伸與肩同寬,手撐壁。提踵,再放下,感覺小腿和跟腱緊張。
7、腳跟與腳趾
跑步動作要領——如果步幅過大,小腿前伸過遠,會以腳跟著地,產生制動剎車反作用力,對骨和關節損傷很大。正確的落地時用腳的中部著地,并讓沖擊力迅速分散到全腳掌。
動力伸拉——坐式伸踝。跪在地上,臀部靠近腳跟,上體保持直立。慢慢向下給踝關節壓力直到趾伸肌與腳前掌感到足夠拉力。然后抬臀后重復。動作要有節奏,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