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模擬題附答案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模擬題一、單項選擇題
B.階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異性
【答案】B。專家解析:身心發現的階段性主要體現在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征上。
2.有一種學說認為,學習是個體利用智慧對情境與自身關系的頓悟。該學說的創立者是( )。
A.布魯納
B.苛勒
C.奧蘇伯爾
D.加涅
【答案】B。專家解析:本題屬于苛勒的完形一頓悟說。苛勒認為,學習是個體利用本身的智慧與理解力對情境及情境與自身關系的頓悟,而不是動作的累積或盲目的嘗試。
3.當你在閱讀過程中意識到自己沒有理解某個術語,這一過程屬于( )。
A.元認知計劃
B.元認知監視
C.元認知調節
D.元認知體驗
【答案】B。
4.首創全身松弛訓練法的心理學家是( )。
A.斯金納
B.巴甫洛夫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答案】D。專家解析:全身松弛訓練法由雅各布松在20世紀20年代首創。
5.老師經常用發小紅花、小卡片等方式鼓勵學生的良好行為,這種改變學生行為的方法是( )。
A.示范法
B.系統脫敏法
C.代幣獎勵法
D.認知調適法
【答案】C。
6.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的編寫者是( )。
A.陶行知
B.楊賢江
C.廖世承
D.潘菽
【答案】C。專家解析:我國的教育心理學最初是從西方引進的,l924年廖世承編寫了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
7.根據研究的功能,可將教育科學研究分為( )。
A.發展性研究、評價性研究、預測性研究
B.發展性研究、應用性研究、預測性研究
C.基礎性研究、發展性研究、應用性研究
D.評價性研究、基礎性研究、預測性研究
【答案】A。專家解析:考查教育科學研究的類型以及對分類方法的理解,根據教育科學研究的功能,可以將教育科學研究分為發展性研究、評價性研究、預測性研究。
8.班主任通過對集體的管理去影響個人,又通過個人的直接管理去影響集體,從而把對集體和個人的管理結合起來的管理方式為( )。
A.常規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和理
D.目標管理
【答案】B。
9.對學生日常學習生活進行管理的目標屬于( )。
A.常規管理目標
B.非常規范管理目標
C.日常管理目標
D.生活管理目標
【答案】A。
10.小明期中考試不理想,父母答應如果期末考試能考好,就給他買電腦,于是小明刻苦地學習,期末考試時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從學習動機理論來看,這屬于( )。
A.直接近景性動機
B.直接遠景性動機
C.間接遠景性動機
D.間接近景性動機
【答案】D。專家解析:本題考查學習動機,具體考查遠景性動機與近景性動機的區分。近景性動機指與近期目標相聯系的一類動機,它又分為間接近景性動機與直接近景性動機。題干所述為父母意愿在學生頭腦中的反映,屬于間接近景性動機。
11.我國最早使用“教育”一詞的是( )。
A.孔子
B.許慎
C.朱熹
D.孟子
【答案】D。
12.下列選項中哪一項不是小學教育的基本特征?( )
A.全民性
B.特色性
C.義務性
D.全面性
【答案】B。專家解析:小學教育是一項規模宏大的教育奠基工程,除具有一般教育的特點外,還有它自身獨具的基本特征,即全民性、義務性、全面性。
13.“教學相長”、“循序漸進”等教學原則最早出自( )。
A.《學記》
B.《論語》
C.《尚書》
D.《孟子》
【答案】A。專家解析:《學記》提出了與教學相關的辯證關系和主張教學要遵循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學不躐等”即循序漸進。
14.( )可用來考查學生對知識的回憶,且可將學生的猜測可能性降到最小。
A.選擇題
B.是非題
C.論述題
D.填空題
【答案】D。專家解析:是非題和選擇題都有猜測的可能,而填空題猜測的可能性較低。
15.用分數、成績、數據等定量信息進行激勵的方法是( )。
A.物質交流法
B.評語激勵法
C.精神激勵法
D.信息激勵法
【答案】D。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模擬題二、簡答題
1.簡述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徑。
【答案要點】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幾條途徑: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有關課程。
(2)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
(3)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4)結合班級、團隊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5)個別心理輔導或咨詢。
(6)小組輔導。
2.簡述布魯巴奇的四種教學反思的方法。
【答案要點】(1)反思日記。在一天教學工作結束后,要求教師寫下自己的經驗,并以其指導教師共同分析。
(2)詳細描述。教師相互觀摩彼此的教學,詳細描述他們所看到的情景,教師們對此進行討論分析。
(3)交流討論。來自不同學校的教師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課堂上發生的問題。然后共同討論解決的方法,最后得到的方案為所有教師及合作學校所共享。
(4)行動研究。為弄明白課堂上遇到的問題的實質,探索用以改進教學的行動方案,教師以及研究者用以進行調查和實驗研究,它不是研究者由外部進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則的研究,而是直接著眼于教學實踐的改進。
3.簡述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環節。
【答案要點】(1)教育科學研究的構思與設計。教育科學研究的構思與設計是教育科學研究的第一個環節,是教育科學研究活動展開的前提。這一個環節包括選擇研究課題、查閱研究文獻、提出研究假設和設計研究方案四項工作。
(2)教育科學研究的組織與實施。組織與實施是教育科學研究的展開環節。通過組織與實施使研究方案變為現實,這是教育科學研究的核心環節。一般說來,教育科學研究的組織實施包括研究條件的控制、操作定義的執行、研究過程的監控和調整、研究資料的收集和整理等。
(3)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的分析與表述。這一個環節包括研究數據資料的分析、研究成果的表述兩項工作。
4.簡述教師學習小學教育心理學的意義。
【答案要點】(1)有助于教師了解自己的工作對象,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工作;
(2)有助于教師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有意識地維護學生心理健康;
(3)有助于教師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4)有助于教師科學地總結自己的教育教學。
5.簡述我國小學管理的基本內容。
【答案要點】(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思想品德教育管理的任務是加強和改善對品德教育工作的領導,組織和提高品德教育師資隊伍,強化和規范品德教育工作,保證實現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標。
(2)教學工作管理。小學管理應嚴格執行教學常規、教學程序、教學環節和教學評價的管理,應建立權責分明的規章制度,強化備課、授課、實驗、作業以及批改、輔導、考試考核、課外活動等各環節的管理。重視課外活動和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組織好課外活動。重視教學評價,建立完善的包括評價模式、評價方法以及評價結果處理的教學評價管理體系。
(3)教務行政管理。小學的教務行政包括招生、編班、報到注冊、填報有關報表、制訂與執行各種規章制度、檢查各部門工作計劃的執行情況、檢查各科教學進度、組織期中和期末考試、統計師生出勤和參加各種教學活動的情況、組織教學評價工作、組織教材的預訂和發放、協助校長安排和落實教學任務、安排調課、代課、聽課、檢查學生課業負擔、管理和充實教學儀器設備、辦理學生轉學、休學手續、整理和保管教學檔案和學籍檔案等。
(4)總務工作管理。總務工作管理包括校產管理、財務管理、生活管理等方面。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模擬題三、材料分析題
1.五年級小學生小華,身體和智力均為良好,學習成績平平,在班上處于中下水平。其父母雖是農民,但很重視子女教育,盼望她將來能考上大學。她也能聽父母的話,決心好好學習,為父母爭氣。但由于對學習缺乏興趣,上課總愛打瞌睡;尤其是對學外語有偏見,認為“我是中國人,不學外文照樣可以生活”。老師提問“明白了嗎?”她總是說“不知道。”
請結合這一案例,談談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答案要點】可參照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五個方面進行:①通過學習目的的教育,啟發學習的自覺;②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濃厚的認識興趣;③利用原有的動機的轉移,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④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在實踐中不斷地滿足和不斷地引起學習的需要和學習的興趣;⑤通過先進人物的榜樣和教師的示范作用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
2.請分析下面教學案例體現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
一位教師在教一年級學生學習“兩數相差多少的應用題”一課時,為了讓小朋友們能夠親身感受和體會到老師教給他們的“比”的方法是可靠的,利用一年級學生愛唱愛跳和對比賽等具有獎勵性質的活動感興趣的性格特征,設計了一個問題情景,下面是這一情景的課堂教學實錄。
老師指定7個女生,3個男生到臺前唱兒歌(女生的聲音明顯大于男生的聲音)激發學生的興趣。
老師:他們唱得好不好?
學生:好!
老師:男生和女生哪個組的聲音大?
學生:女生聲音大!
老師:同學們知不知道為什么女生的聲音大?
學生:女生人多(學生憑直覺感受到)。
老師:是嗎?那么女生比男生多多少呢?
學生:(部分學生已經很快說出女生比男生多4人,還有大多數同學在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計算)。
老師:(留給學生思考計算和交流答案的時間,直到絕大多數同學都得出結果,隨后提問)你是怎么知道是4的?
學生:比的(學生說出自己比的方法)。
老師:大家用比的方法做得對不對呢?我們一塊來比一下(讓男生和女生成對依次坐回原位,最后只剩下4個女生)。
【答案要點】(1)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對教學過程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該教學案例體現了教學的啟發性原則,即在教學中教師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該原則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要使學生的興趣成為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善于為學生創設情境,引導他們積極思維,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中教師利用一年級學生愛唱愛跳和對比賽等具有獎勵性質的活動感興趣的性格特征設計了一個問題情境,并在這一情景中鼓勵學生自己找到“比”的方法。這正是啟發性原則在實際教學中的一個很好的應用。
(2)教學方法是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采用的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獲得身心發展而共同活動的方法。本案例中教師使用了教學方法中的談話法,即教師按照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并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該案例中教師很好地利用了學生的興趣,引起了他們的思維興奮,通過問題的啟發誘導,讓學生一步步地獲取新知,并在最后進行了歸納,使知識系統化、科學化,有利于學生準確地掌握知識。
猜你感興趣:
1.2017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模擬題附答案
2.2017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模擬試題帶答案
3.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真題及答案
4.2017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