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2017小學教育知識沖刺試題及答案
教師資格證2017小學教育知識沖刺試題
1.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場所是( )。
A.學校
B.家庭
C.社會
D.工作單位
2.環境決定論的代表人物是( )。
A.華生
B.杜威
C.格塞爾
D.孟子
3.學生從道德上理解道德規范并不難,但是要真正把這種要求轉化為個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須經過道德實踐的親身體驗,其中轉化的“催化劑”是( )。
A.道德動機
B.道德評價
C.道德行為習慣
D.積極的道德情感
4.“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體現了( )的教育目的觀。
A.教育無目的論
B.社會本位論
C.科學本位論
D.個人本位論
5.“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于耳”屬于( )。
A.形象記憶
B.動作記憶
C.情緒記憶
D.邏輯記憶
6.在德育過程中,李老師以表揚、激勵為主,善于把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來,這體現了哪條德育原則?( )
A.長善救失原則
B.因材施教原則
C.疏導原則
D.課堂與生活相結合原則
7.老師不準吵鬧的學生下課時間到外面玩,并要求其抄一段課文,如抄得好才可以解除禁令,這是運用了( )。
A.連續強化
B.間歇強化
C.正強化
D.負強化
8.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這體現了個體身心發展的( )的規律。
A.不平衡性
B.順序性
C.階段性
D.個別差異性
9.昨天學習了一個英文單詞interest,今天又學習其形容詞形式interesting.這樣容易混淆interest的詞性,這屬于( )。
A.前攝促進
B.倒攝促進
C.前攝抑制
D.倒攝抑制
10.個體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表現為個人的思維沿著許多不同的方向擴展,使觀念發散到各個方面,最終產生多種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確的答案。這種認知方式屬于( )。
A.沖動型認知方式
B.發散型認知方式.
C.沉思型認知方式
D.場獨立型認知方式
11.教育能夠把潛在的勞動力轉化為現實的勞動力,這體現了教育的什么功能?( )
A.經濟功能
B.育人功能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
12.學期末的期末考試,根據評價功能的不同,屬于( )。
A.安置性評價
B.診斷性評價
C.總結性評價
D.形成性評價
13.教學中使用地球儀做教具體現了( )教學原則。
A.啟發性
B.直觀性
C.鞏固性
D.循序漸進性
14.通過感官或借助一定科學儀器,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研究對象進行系統考察,從而獲得經驗事實的研究方法是( )。
A.實驗法
B.觀察法
C.調查法
D.訪談法
15.“前怕狼,后怕虎”這種沖突矛盾是( )。
A.多重趨避沖突
B.雙避沖突
C.趨避沖突
D.雙趨沖突
16.學校通過美化校園環境,創建花園式校園,以培養學生品質的方法屬于( )。
A.榜樣示范法
B.陶冶教育法
C.說服教育法
D.生態教育法
17.在17世紀,對班級授課制給予了系統的理論描述和概括,從而奠定了它的理論基礎的教育家是( )。
A.北歐的尼德蘭
B.捷克的夸美紐斯
C.法國的斯圖謨
D.德國的福祿貝爾
18.下列對教學反思的意義描述不合理的是( )。
A.“教學反思”承載著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功能
B.“教學反思”有助于教師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改進
C.“教學反思”有助于教師成為智者.避免被學生愚弄
D.“教學反思”有助于促進教師團隊建設
19.我國近兩年倡導的學習化社會。這一理想主要體現了( )。
A.制度化教育
B.前制度化教育
C.正規教育
D.非制度化教育
20.如果試卷編制的不好,會影響對不同考生水平或能力的判斷。這說明試卷的( )不好。
A.信度
B.效度
C.難度
D.區分度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21.簡述班級突發事件處理的原則。
22.教學過程中貫徹贏觀性教學原則有哪些基本要求?
23.簡述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基本途徑。
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24.材料:
李老師在教《黃山小記》這一課時,學生對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詩句“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產生了質疑:“為什么黃山不在五岳之列?”李老師并不做正面解答,在學生爭議未果的情況下,留下問題(家庭作業)讓學生課后去探究,去查詢有關資料,寫出研究報告。
問題:
(1)對李老師本次家庭作業的設計進行評析。(8分)
(2)結合材料談談布置家庭作業的相關要求。(12分)
25.材料:
美國知名主持人林克萊特一天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他說:“你長大后想要當什么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嗯……我要當飛機的駕駛員!”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么辦?”小朋友想了想:“我會先告訴坐在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后我掛上我的降落傘跳出去。”當在現場的觀眾笑得東倒西歪時。林克萊特繼續著注視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聰明的家伙。沒想到,接著孩子的兩行熱淚奪眶而出,這才使得林克萊特發覺這孩子的悲憫之情遠非筆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萊特問他說:“為什么要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個孩子真摯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我還要回來!”
問題:
(1)談談你對新課程改革學生觀的理解。(10分)
(2)如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10分)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有3小題,請任選1小題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題計分,40分)
26.請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青蛙坐在井里。小鳥飛來,落在井沿上。
青蛙問小鳥:“你從哪兒來呀?”
小鳥回答說:“我從天上來,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點水喝。”
青蛙說:“朋友,剮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小鳥說:“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說:“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
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
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本文的寓意是什么?(10分)
(2)以小學低年段學生為教學對象,擬定教學目標。(10分)
(3)結合教學目標,設計一個揭示寓意的教學環節。(20分)
27.請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什么是長方體?長方體的特征有哪些?(10分)
(2)若指導五年級學生學習本課,試擬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15分)
(3)依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計新授環節并簡要說明理由。(15分)
下一頁查看>>>教師資格證2017小學教育知識沖刺試題答案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