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前預測卷及答案
2017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前預測卷一、 單項選擇題
B.馬斯洛
C.裴斯泰洛齊
D.迪爾凱姆
2.“狼孩”的心理障礙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營養
B.遺傳因素
C.狼的影響
D.缺乏社會性刺激
3.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著( )。
A.教育的領導權
B.受教育的權利
C.教育目的的性質
D.教育結構的變化
4.以下不屬于同類班級規章制度的是( )。
A.學生守則
B.考勤制度
C.日常行為規范
D.體育鍛煉標準
5.一個人在解決問題時能觸類旁通,說明這個人的思維具有( )。
A.流暢性
B.變通性
C.獨創性
D.新異性
6.關系轉換理論強調( )在學習遷移中的作用。
A.個體對各要素之間關系的理解
B.學習任務之間的共同要素
C.不同學習活動所具有的共同的原理和概括化的經驗
D.認知結構變量的特性
7.初中學生的年齡在12-15歲之間,處于少年期,是個體生理發展的第( )個高峰期。
A.一
B.二
C.三
D.四
8.在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內容中,以下哪項屬于了解和研究學生個人的內容?( )
A.學生的家庭類型
B.學生在家庭中的地位
C.學生干部情況
D.課外與校外活動情況
9.注意的穩定性是注意品質在哪方面的表現?( )
A.廣度
B.強度
C.時間
D.空間
10.教育目的對整個教育工作具有導向作用、激勵作用和( )。
A.選拔作用
B.評價作用
C.決定作用
D.主導作用
11.以下哪項不屬于教材的內容?( )
A.視聽材料
B.參考書
C.幻燈片
D.課外活動
12.借用古希臘神話中的典故,將教師期望的預言效應稱作皮格馬利翁效應的是( )。
A.賈德
B.漢斯塞里
C.加涅
D.羅森塔爾
13.德育是各個社會共有的社會、教育現象,其不具備以下哪種屬性?( )
A.社會性
B.繼承性
C.特殊性
D.階級性
14.以下各項不屬于元認知策略的是( )。
A.計劃策略
B.組織策略
C.監視策略
D.調節策略
15.即使不給予強化或獎勵,學習也能夠發生。這種學習被稱為( )。
A.替代強化
B.潛伏學習
C.試誤學習
D.意義學習
2017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前預測卷二、辨析題
1.技能就是程序性知識。
2.認知策略有很多種,每一種策略都具有普遍的適應性。
3.定勢對問題解決總是起積極作用。
4.人在激情狀態下認識和自信能力會減弱,所以總做錯事情。
5.操作技能的模仿必須在定向的基礎上進行。
2017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前預測卷三、 簡答題
1.簡述心理輔導中常用的行為改變方法。
2.簡述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3.簡述發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德育原則的含義以及在實踐中貫徹該原則的基本要求。
4.簡述學習策略的特征。
5.簡述奧蘇伯爾學校情境中的學習動機理論。
2017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前預測卷四、 材料分析題
1.下面是兩位年輕教師關于教學的對話,請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小李、小張都是剛工作一年的初一語文老師,兩人工作很努力,但也存在很多困惑。小李對小張說:“為了上好課,我學習了很多關于新課改的知識,意識到教學中要關注學生,要把課堂還給學生。我特別注意調動課堂氛圍,我的課以學生發言、表演為主,上得很熱鬧。上周的公開課上學生個個都很開心,可聽課的老教師們都說我的課沒有語文味,缺乏深度,只注重形式。難道一堂課熱熱鬧鬧的不好嗎?小張說:“為了上好課,我也沒少花工夫。我專門買了特級教師的教學錄像,細心模仿教學中的每個環節,上課幾乎就是把錄像中教師的教學復制到我的課堂上。可為什么同樣的上課方式,我的課效果就不好呢?”
問題:
(1)你是否贊成小李的教學觀,結合相關教育理論進行分析。
(2)小張上課的問題在哪里?請從教學方法的角度進行分析。
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開學不久,趙老師發現楊明同學有許多毛病。趙老師心想,像楊明這樣的同學缺少的不是批評而是肯定和鼓勵。一次,趙老師找他談話說:“你有缺點,但你也有不少優點,可能你自己還沒有發現。這樣吧,我限你在兩天內找到自己的一些長處,不然我可要批評你了。”第三天,楊明很不好意思地找到趙老師,滿臉通紅地說:“我心腸好,力氣大,畢業后想當兵。老師聽了說:“這就是了不起的長處。心腸好,樂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這種人。你力氣大,想當兵,保家衛國,是很光榮的事,你的理想很實在。不過當兵同樣需要科學文化知識,需要有真才實學。”聽了老師的話,楊明高興極了,臉上露出了微笑。
問題:案例中趙老師在教育過程中主要運用了哪些德育原則和方法?
下一頁查看>>>2017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前預測卷答案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