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模擬試卷附答案(2)
2017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模擬試卷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是海頓、莫扎特、貝多芬。故答案為B項。
2.A。
3.D。
4.C。解析:本題為加強支持型,本題的論點是喝酸奶可降低兒童蛀牙的風險。論據有兩個:一是對比黃油、奶酪和牛奶沒預防蛀牙效果;二是酸奶中的蛋白質能預防蛀牙。B、D兩項顯然不能支持;A項運用到差異法,但顯然沒有說明還有其他差異存在。C項巧用數據說明食用酸奶確實可以降低蛀牙發生率,所以正確答案為C項。
5.D。解析:《莊子•達生》里說,紀渚子替齊王馴養斗雞,四十天才完成,訓練好的雞聽見別的雞叫時,沒任何反應,“望之似木雞矣”。后來就用“呆若木雞”形容呆笨。“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國語•周語上》。“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史記•張儀列傳》。“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畫,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唐•杜牧《阿房宮賦》。《資治通鑒•唐紀》記載,武則天時,有人告了周興,則天命來俊臣審問。來俊臣假意同周興喝酒,問周興:“逼供最好用什么刑?”周興說:“只要把犯人裝進大壇子,架起炭火一燒,就什么都承認了。”來俊臣按周興的辦法準備好甕,周圍點上炭火,說“有內狀推兄,請兄入此甕。”后來用“請君入甕”比喻指以其人之法,還治其人之身。
6.B。解析:多音節語素是指由兩個以上的音節構成的語素。現代漢語中的多音節語素數量較少,而且以雙音節形式為主,三音節以上的語素大多是音譯外來語素。
7.A。
8.D。解析:小學語文教師要想上好語文課并提高教學質量,就一定要注重對教材的分析。教材分析是教師備課中的一項重要的工作,是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編寫教案、制訂教學計劃的基礎;是備好課、上好課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的前提和關鍵,對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9.C。解析:蘇軾的原話是這樣的:“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摩詰,指的就是王維。王維,字摩詰,外號“詩佛”,精通佛學、佛教。
10.D。解析:略讀是第二學段學生要學會的閱讀方法,瀏覽是第三學段學生要學會的閱讀方法。
11.A。解析:因為列夫•托爾斯泰在作品中描寫了俄國革命時人民的頑強抗爭,所以被列寧稱為“俄國十月革命的鏡子”。
12.D。解析:《夜雨寄北》是晚唐詩人李商隱身居遙遠的異鄉巴蜀時,寫給在長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絕句。
13.D。解析:“初唐四杰”是中國唐代初期四位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王楊盧駱”。
14.A。解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儒家學派的思想。
15.B。解析:智育在全面發展的教育中起導向和動力作用。
16.A。解析: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的教學行為發生變化,表現在:在對待師生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贊賞;在對待教學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在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合作。
17.A。解析:“學高為師”“良師必須是學者”強調的是本體性知識,也就是精深的學科專業知識對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性。
18.B。解析:張麗莉老師不顧個人安危,勇救學生的事跡體現了她關愛學生、保護學生安全的良好品德,可謂“行為世范”。
19.C。解析:C項的做法既是對學生的寬容,又提升了自己的形象,對教學有很大的幫助。
20.D。解析:《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說要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其中學生的安全,是他們的人身安全;學生的健康,是他們的身心健康;學生的權益,是法律賦予他們的權益。
21.C。解析:教師的人格特征與職業成就密切相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師的熱心和同情心,還有教師富于激勵與想象的傾向性。
22.D。
23.B。解析:教育基本法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調整教育內部、外部相互關系的基本法律準則。我國的教育基本法是l995年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24.B。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規定,教師的權利受到保護,不得隨意開除教師。
25.B。解析:任何法律上的救濟,都要以損害的發生為前提,即使發生了侵權行為但沒有造成損害,也不存在救濟問題,因此,損害的發生是教育法律救濟的前提。
26.C。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條規定,收留夜不歸宿的未成年人的,應當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時內及時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所在學校或者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
27.A。解析:核裂變是在1938年發現的,發現者是德國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的研究員奧多•哈恩。
28.D。解析:“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當日則光盈,就日則光盡。”是張衡對月食作出的科學解釋。
29.B。解析: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被稱為“文藝復興三杰”,《大衛》是米開朗基羅的代表性雕塑作品。魯本斯是巴洛克藝術的典型代表畫家。
30.B。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五條規定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主管全國的教師工作。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各自職權范圍內負責有關的教師工作。
二、材料分析題(答案要點)
1.(1)這一事件再一次說明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2)張老師的行為踐行了熱愛學生這一教師職業的基本道德規范,而王老師的行為則違背了熱愛學生這一教師職業的基本道德規范。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在危急關頭保護學生生命安全是一個教師永遠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質。
(3)張老師的行為踐行了依法執教這一教師職業的基本道德規范,而王老師的行為則違背了依法執教這一教師職業的道德規范。依法執教,教師就要模范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以及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依法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2.(1)黃二洲老師行為違反了教師職業道德行為規范總的“愛國守法”這一職業道德規范。“學生被打322棍”是嚴重體罰學生、侵害學生人身健康的行為,黃老師的行為嚴重侵害了學生的健康權,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違反了愛國守法這一職業道德行為規范。
(2)黃二洲老師行為違反了教師職業道德行為規范總的“關愛學生“這一職業道德規范。“關愛學生”如教師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全體學生都要關心、愛護;對學生應嚴慈相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要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制止有害學生的不良現象,與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作斗爭。
(3)黃老師的做法違反了“教書育人”這第一教師職業道德行為規范。教師要遵循教育規律,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教師對待學生應因勢利導,不能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教育教學問題。
3.(1)①補充解釋旅行中的印象;②為下文描寫岳樺作鋪墊。
(2)①它們的命運不同:白樺生長在山下,養尊處優,而岳樺生長在山上,身處絕境;②它們的形態不同:白樺挺拔明快,而岳樺身軀匍匐;③它們的性格不同:白樺風流浪漫,而岳樺倔強壯烈。
三、寫作題(寫作思路)
首先,提出論點。我認為校長一概而論要求學生剪頭發不好。
其次,提出支持論點的理由。第一,中學生是愛美的年齡。要求剪成一樣發型,不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可能會導致學生逆反心理。第二,要求發型衣著統一,限制了學生的個性。實施軍事化管理不利于學生創造力發揮。第三,校長不是家長,學校不是家庭,不能用家長制專斷地管理學生,要尊重學生的需要。第四,剪短發不一定有利于學習,學習成績和頭發長短并沒有直接聯系。
最后,總結自己的觀點。我認為校長不應該讓學生剪短發,促進學生學習應該采用其他手段。
猜你感興趣:
1.2017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模擬試卷帶答案
2.2017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模擬題及答案
3.2017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模擬試卷及答案
4.2016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真題及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