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警考試申論公文寫作范文
××區是××市的中心城區,轄區總面積 62 平方公里,管轄 9 個街道、32 個社區、19 個行政村,總人口近 29.3 萬人。××區是××市的商貿中心,也是全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截止目前,全區安全生產工作形勢持續穩定,未發生重傷以上安全事故,連續五年被市政府評為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具體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領導重視,健全組織機構,完善網絡體系。一是區委、區政府將安全生產任務欄入重要議事日程; 二是建立縣級干部負責聯系安全生產工作制度, 嚴格部門安全職責,形成合力;三是強化安全目標管理,責任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善;四是完善監管隊伍,實行網絡化管理。
二、落實責任,加強監管,杜絕安全隱患。一是加大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力度;二是加強重點行業和領域的監管;三是積極創新監管工作機制;四是強化監管手段;五是領導帶頭,強化監督檢查。
三、加大整改力度,嚴格責任追究。一是我區采取條塊結合、拉網式排查的辦法;二是實行了嚴格的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
四、積極創建安全社區,強化安全教育工作。一是明確創建目標;二是完善統一制度;三是強化宣傳教育。
五、強化宣傳教育,提高防范意識。組織開展了“安全進社區” “青年安全志愿者”“法律法規咨詢” “安全知識講座”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安全宣傳教育活動。
安全生產工作中,通過各部門和各企事業單位的共同努力,我區安全生產形勢保持了持續穩定,按照目標要求取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責任意識得到了進一步強化;二是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進一步落實;三是全民安全素質有了新的提高。
今年來,我區安全生產工作在省、市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目前面臨的安全生產形勢仍然十分嚴峻, 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和不足之處,如一些企業對安全生產投入不足,安全生產執法環境有待改善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進一步改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區將認真落實省、市有關安全生產工作的要求,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促進我區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
以上匯報不到之處請批評指正。
附招警考試申論范文:以改革為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發展藍圖已然繪就,改革目標更加明確,接下來的,是矢志不渝地提高改革行動能力,把發展理念變成現實圖景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五大發展理念”,是關系中國發展全局的深刻變革。全會剛剛閉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八次會議就緊隨其后,強調“依靠改革為科學發展提供持續動力”。“發展”與“改革”在時間坐標上的交匯,反映著二者的深層聯系,正如所指出的,“我國發展走到今天,發展和改革高度融合,發展前進一步就需要改革前進一步,改革不斷前進也能為發展提供強勁動力”。換句話說,改革是發展的強大動力,發展是改革的目標引領。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如果說“五大發展理念”是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的認識論,那么改革就是將發展理念嫁接到現實的方法論。無論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無論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都需要靠改革來出實招、破難題、建機制。這次中央深改組會議,從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到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再到發展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滿意度,推進各項改革舉措,目的就是為了實現更好的發展。
尤為重要的是,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一些既有的制度安排、思維模式很難解決新問題,正因如此,這次會議把“創新”放在突出位置,著重強調“增強改革創新精神”。在現實生活中,凡是取得改革突破、制度創新的地方,發展就會取得新突破、出現新氣象。比如說,簡政放權推進兩年多來,權力運行日益優化、市場機制更加完善,在制度紅利的催生下,全國平均每天新增市場主體1萬家以上,已連續6個月保持高位增長,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從這個意義上,改革創新的力度,是決定“五大發展理念”落實成效的最大變量;改革創新精神越強,“五大發展理念”就越是能落到實處。
反過來看,“五大發展理念”也為改革描繪出清晰的施工圖與路線圖。在全面小康的決勝階段推進改革,不是要大干快上、平均用力,也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緊緊圍繞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發揮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導性作用,加快推進有利于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有利于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有利于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有利于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等方面的體制機制創新,為經濟社會發展形成更有力的制度保障。
方此之時,發展藍圖已然繪就,改革目標更加明確,接下來的重點,是矢志不渝地提高改革行動能力,把發展理念變成現實圖景。提高改革行動能力,需要轉變思維,各級領導干部不能嘴上說著新常態、心里想著老辦法,還對強力刺激依依不舍;需要完善機制,讓改革的促進派、實干家得重用,讓不干事、做虛功的人靠邊站,形成促進改革的用人導向;需要鼓勵探索,沒有試錯就沒有創新,鼓勵多元探索、允許不斷試錯,才能“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國家層面的繁榮源自民眾對創新過程的普遍參與”,只有人人推動改革、人人參與創新,才能用改革破除體制積弊,為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一切事物日趨完善,都是來自適當的改革”。回首中國改革的所從來處,過去形成“規模優勢”、實現“量的積累”,靠的是改革;將來釋放“質量優勢”、實現“化學反應”,仍然要靠改革。展望未來,發展藍圖催人奮進,而改革命題,也等待著我們這代人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