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國考行測之反對關系的解析
而具有下反對關系的兩個命題的實質為兩命題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如命題“有些同學會開車”和“有些同學不會開車”之間即為下反對關系,兩命題可以同真,但不能同假。同樣“有些同學會開車”和“小麗不會開車”兩命題之間也為下反對關系。
反對關系最常考于三句話的題目中,在做邏輯推理題時可依據命題之間的反對關系的實質進行解題,其技巧在于牢記各直言命題之間的對應關系。
【例題精講】
【例1】
某單位共有20名工作人員。①有人是本科學歷;②單位的負責人不是本科學歷;③有人不是本科學歷。上述三個判斷中只有一個是真的。
以下哪項正確表示了該單位具有本科學歷的工作人員的人數?
A.20個人都是本科學歷
B.只有1個人是本科學歷
C.20個人都不是本科學歷
D.只有1個人不是本科學歷
【答案】A
【解析】①和③是下反對關系,必有一真。由“只有一個為真的”可知,②必然為假,即可推出單位的負責人是本科學歷,進而推出①為真,則③為假,可推出所有人都是本科學歷。故答案選A。
今年春運對全市中巴客運車的安全檢查后,甲乙丙三名交警有如下結論:
甲:所有中巴客運車都存在超載問題。
乙:所有中巴客運車都不存在超載問題。
丙:如意公司的中巴客運車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運車都存在超載問題。
如果上述三個結論只有一個錯誤,則以下哪項一定為真?
A. 如意公司的中巴客運車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運車都不存在超載問題
B. 如意公司的中巴客運車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運車都存在超載問題
C. 如意公司的中巴客運車存在超載問題,但吉祥公司的中巴客運車不存在超載問題
D. 吉祥公司的中巴客運車存在超載問題,但如意公司的中巴客運車不存在超載問題
【解題思路】題干中是找不到矛盾的,但甲和乙是典型的上反對關系,兩句話中必有一句假話。故唯一的一句假話在甲、乙中產生,推出丙的話一定為真,故正確答案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