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國考行測之世界觀與哲學基本問題
時間:
楚欣2
綜合指導
唯物主義經歷了三種歷史形式,即古代的樸素唯物論、近代的形而上學唯物論和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論。
唯心主義認為精神第一性,物質第二性,唯心主義有主觀唯心論與客觀唯心論兩種基本形式。主觀唯心論認為,人的意識是世界的本原,客觀世界是人的意識的產物??陀^唯心論認為,物質世界是由某種非人類、超自然的“客觀精神”派生的。
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方面,是物質和意識有無同一性,即人們的思維能否認識現實世界,思維能不能正確地反映存在的問題,即認識論問題。對這方面問題的不 同回答,是哲學上劃分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標準。凡是認為物質和意識具有同一性,主張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就是可知論。絕大多數哲學家,包括唯物主義者和一些 徹底的唯心主義者,都主張世界是可知的。但也有少數的哲學家,如休謨和康德,否認物質和意識具有同一性,否認認識世界或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這是不可知 論。
【真題鏈接】 哲學的基本問題,即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應包括物質與意識()。
A. 誰具永恒性,誰具可變性B. 誰是第一性,誰是第二性
C. 是否具有同一性D. 是否具有相似性
【解析】本題正確答案為BC。本題考生容易漏選C,考生切記,哲學的基本問題包括兩個方面,不僅包括誰是第一性,誰是第二性的問題,還包括物質與意識是否具有同一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