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國考行測考點之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一)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首先,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作為世界觀,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提供了以總結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最新成就為依據的,關于整個物質世界的科學圖景,從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會和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作為科學的方法論,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與革命實踐以及各門科學緊密聯系,給予無產階級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銳利的思想武器。其次,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體系的哲學基礎。徹底而完備的唯物主義特別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為馬克思主義整個理論體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論基礎。馬克思恩格斯運用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著重剖析資本主義社會,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規律,形成了科學的剩余價值學說,揭露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論證了社會化大生產與資本主義私有制之間的矛盾,得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結論。在此基礎上,馬克思恩格斯又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總結各國工人運動的斗爭經驗,提出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指明了實現這一歷史使命的方向和道路,闡明了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理論以及無產階級建黨學說,從而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二)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立場
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切理論和奮斗都應致力于實現以勞動人民為主體的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首先,這是由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性決定的。馬克思主義是在無產階級革命實踐中產生、發展起來的,是無產階級根本利益的科學表現。鮮明的階級性和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特性。其次,這是由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決定的。無產階級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會發展的規律、人類的徹底解放的必然趨勢是完全一致的,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后徹底解放自己。最后,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
(三)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這種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是馬克思主義始終保持蓬勃生命力的關鍵所在。首先,這種品質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質的反映。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質屬性,在于它的徹底的科學性、堅定的革命性和自覺的實踐性,而徹底的科學性是最根本的。理論上的與時俱進正是科學性的必然要求。其次,這種品質是人類認識發展規律的具體表現。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這是人類認識發展規律的基本要求。與時俱進就是馬克思主義根據實踐的變化,尊重和遵循客觀規律,不斷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認識過程。所以,認識規律、把握規律、遵循和運用規律,是與時俱進的根本要求。最后,這種品質是理論創新的內在要求。創新就要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實踐沒有止境,認識和創新也沒有止境。我們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會突破我們。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堅持在實踐基礎上不斷推進理論創新,使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這是與時俱進品質應有的內涵和社會前進的必然要求。
(四)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理想
實現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社會,是馬克思主義最崇高的社會理想。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基礎上,運用唯物史觀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產生、發展和衰落的歷史趨勢,不僅得出資本主義社會必然為共產主義社會所代替的論斷,而且指明了共產主義社會代替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力量和革命道路。馬克思主義崇高社會理想的確立,為無產階級和人類的解放指明了奮斗的道路和前進方向,激勵著全世界無產階級團結起來,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制,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社會,并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社會。實現共產主義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事業,但又是十分艱巨的事業。我們要樹立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為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而奮斗,與此同時,我們又要把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與各個不同階段代表最廣大人民利益的奮斗目標結合起來,腳踏實地投身于現實的社會主義建設之中。
(五)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目的和方法
以上所述的四個方面,包括了馬克思主義的最基本內容,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是從整體上領會和把握馬克思主義。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就是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場,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并把握和順應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必由之路,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用實際行動,為實現共產主義社會崇高理想而奮斗。這就是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所要努力達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