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解答片段閱讀題技巧
第一步:略讀材料,感知材料結構,切分重點。
注意此時不需要逐字逐句的詳細閱讀,旨在尋找明顯的標志詞。如果發現材料有明顯的標志詞,比如:
但是、可是、然而、卻、事實上、實際上、可惜的是、遺憾的是……(轉折結構)
所以、因而、因此、以至……(因果結構)
而且、更、甚至、進一步說……(遞進結構)
依照標志詞,判定材料的結構進行切分,并判定材料重點。轉折結構的重點在轉折之后,因果結構的重點在“果”,遞進結構的重點在遞進之后。
如果材料沒有明顯的標志詞,很有可能是總分結構。一般“總”的部分是作者的觀點、態度、傾向、評價、總結等,一般會出現在材料的首尾。而“分”的部分大多是一些生活實例、社會現象、歷史材料、原因分析。
第二步:精讀重點,提取主旨,比對選項。
在已經切分好,并確定重點內容的基礎上,逐字逐句精讀重點部分,提取主旨。如果重點部分的內容比較多,可以進行二次、三次的切分,直至確定最終的重點。然后比對選項,選擇對主旨描述最準確的選項。
此種方法只適合轉折、因果、遞進、總分的結構,不適合其他結構。用結構兩分法可以大大縮短時間,提高做題的速度和準確率。例如:
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一些實踐部門就逐步發現,在供給低保等復雜的社區保障服務時,僅憑單個部門的力量已經越來越不足以獲得充分的信息了。進入21世紀以來,更多立足于民生的社區服務(如廉租房等)被推出來,這些服務的實現日益依賴多個“條線”政府部門之間的協同。從這個意義說,追求部門間的協同性是未來社區服務發展的重要趨勢。(2015江蘇省考A類真題)
最能體現文段主旨的一項是:
A、政府部門之間的協同性
B、未來的社區服務需要部門之間的協調與合作
C、社區服務的發展趨勢
D、社區服務的實現依賴多個政府部門
【解析】答案選B。文段是典型的分總結構,首先指出復雜的社區保障服務僅靠單個部門的力量無法滿足需求,然后進一步強調更多社區服務的實現依賴于多個政府部門之間的協同,最后由“從這個意義上說”引出結論,即追求部門間的協同性是未來社區服務發展的重要趨勢。A項沒有提到“社區服務”,C、D項沒有涉及部門之間的協同性,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