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理解答題技巧
例題:夏天少數人為貪圖涼爽,早餐以冷飲代替豆漿和牛奶,這種做法在短時間內不會對身體產生影響,但長期如此會傷害“胃氣”。在早晨,身體各系統器官還為走出睡眠狀態,過多食用冰冷的食物,會使體內各個系統出現痙攣及血流不順的現象。所以早餐時應首先食用熱稀飯、熱豆漿等熱食,然后再吃蔬菜、面包、水果和點心等。
這段文字主要談的是?
A.夏天吃早餐的重要性
B.夏天吃早餐喝冷飲的危害
C.夏天早餐應吃什么食物
D.夏天吃早餐的注意事項
正確答案: D
第二,在因果關系的倒裝格式“知所以……是因為……”句式中,命題人喜歡和考生做文字游戲,答案往往被設置成“解釋結果之所以出現的原因”這樣的形式。
第三,一些不太常見的關聯詞語,如“導致”、“造成”、“致使”、“使得”等也可以表示因果關系,也常用來引導重點內容。因果復句并不難,在平時的復習過程當中我們需要重點記憶因果復句的其它格式,因為其它格式是命題人考查的重點。
言語理解答題技巧:并列主題句解答技巧
“并列復句”,它的表現形式較多,主要有三種,所以“并列中的主題句”對于考生而言把握起來相對較難:
1.關聯詞語:既……又……、有的……有的、此外、(與此)同時、不是……而是……、是……不是……等等。
2.標點符號:“、”、“;”、“,”等。
3.既沒有關聯詞也沒有標點符號:用不同的主題詞引導的句子表達并列關系。
下面就舉例剖析“片段閱讀”中“閱讀技巧秒殺”之并列主題句的用法。因為在歷年試題中,“并列復句”的出現形式主要以第1種和第3種形式引導的復句構成的文段較多,所以本文主要分析這兩種。
例題:解決科技與經濟結合的問題始終是科技體制改革的核心。以往的改革從技術商品化、科技運行機制、組織結構、人事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著力在微觀組織層面。改革進程發展到今天,需要更多地從宏觀管理層面思考問題。換句話說,改革已經改到了推動科技體制改革的政府管理者自己頭上。政府科技資源配置的理念需不需要轉變?對科技活動管理的模式需不需要改變?管理科技活動的組織機構需不需要調整?回答了這三個問題,才有可能解決科技、經濟“兩張皮”的問題。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應從政府管理角度思考科技體制改革問題
B.進行國家科技體制的深層次改革迫在眉睫
C.明確政府職責是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前提
D.科技與經濟相脫節是我國科技體制的弊端
正確答案:A
解析:本文段由“換句話說”引導前后兩部分構成的并列主題句群,即“換句話說”前后兩部分內容只看其中一部分即可:前面的主題句可以概括為“改革進程發展到今天,需要更多地從宏觀管理層面思考問題”,或者把后面的主題句概括為“改革已經改到了推動科技體制改革的政府管理者自己頭上”,兩者內容一致,所以選A。
言語理解答題技巧:成語要積累更要區分
相近相似成語間詞義區別是成語積累最重要的切入點。考試中所考查成語選項大多第一眼看上去意思并無明顯區別,只是存在著決定最后選擇的細微差別。因此,單獨記憶成語含義并不能在根本上決定最后選項的選擇。考生可將相近成語“扎堆”記憶,對同一題目中所考查相近成語的區別進行詳細辨析。
【例題】忠實與通順,作為翻譯的標準,應該是統一的整體,不能把兩者割裂開來,與原意______的文字,不管多么通順,都稱不上是翻譯;同樣,譯文詞不達意也起不到翻譯的作用。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不謀而合 B.截然相反 C.如出一轍 D.大相徑庭
【解析】通過題干所描述含義,很容易排除A、C兩項表達與原意相同的選項。但是面對截然相反和大相徑庭兩個表達含義相近的成語,很多考生會覺得極為棘手。尤其是二者在詞典中所注釋極為接近(截然相反:形容事物或事件毫無共同之處;大相徑庭:比喻相差很遠,大不相同),考生很難單純從意思上進行辨析。但如果在平日的積累當中下意識地將兩者進行合并記憶,不難發現,截然相反側重于兩者的完全背離,方向上背道而馳。而大相徑庭側重于區別大,并不強調方向背離。因此,結合題干所修飾的主題“翻譯”可知,此處并不存在與原意相反的翻譯,故而答案為D。
相近成語詞義的區別是公務員考試行測當中最重要的考點,考生們要作為重點進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