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行測片段閱讀中的“過度推”與“適度推”
根據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圖是:
A.呼吁對社會熱點事件負面效應的擴散進行有效抑制
B.批判社會熱點事件的負面效應混淆了公眾的視聽
C.揭示社會熱點事件的負面效應不斷擴散的實質
D.提醒人們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提高甄別社會熱點事件的能力
【解析】A。這里面有一個關聯詞“但是”,就是最后一句話“但是最為嚴重的影響,莫過于…由此引發的公眾的困惑和不安。”那是什么引發的不安呢?就是前面說的像毒奶粉這樣對社會造成惡劣影響的熱點事件,起初曝光是好的,是為了公眾的健康,飲食衛生安全,公開信息是為了懲治犯罪行為,但是如果一味擴大負面消息,對市民造成恐慌和不安的話,那么整個社會的公信力就蕩然無存了。故大家思考一下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么?是不是就是選項A呼吁對社會熱點事件負面效應的擴散進行有效抑制。因為再不抑制這種負面擴散的話,恐怕市民真的會困惑和不安,乃至造成更為嚴重的社會秩序混亂。那么最后一句話其實就是給出了答案。這道題迷惑性的選項就是B,批判社會熱點事件的負面效應混淆了公眾的視聽。這里作者的寫作意圖不僅僅是為了批判這種行為,而是警惕大家看到這種行為的不好,我們要做點什么去防止。所以哪一個選項提出具體應該做什么?具體應該怎么解決呢?只有A項的“呼吁…”。所以大家以后再做意圖題的時候,當你看到文中談到一些不好的社會問題,作者用大段文字去表述的時候,大家就要提高警惕了,我們應該選擇一個關鍵句,然后在關鍵句的基礎上進行“適度推”。
例2生命是如此的復雜,以至于幾乎每一位生物學家都只能在一個很小的領域進行探索。盡管在每一個領域都產生了大量的描述性數據,但是科學家能夠從這些海量的數據中得出一個整體的概念嗎?例如,生物是如何運作的?系統生物學這門正在形成的學科為回答這些問題提供了一些希望。它試圖把生物學的各個分支聯系起來,利用數學、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的方法讓生物學研究更加量化。不過,現在還無法得知這些方法是否能夠最終讓科學家理解生物運作的整體圖景?!?013-國考】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獲取描述性數據是生物研究的必要條件
B.系統生物學為解開生命之謎提供了可能
C.如何從生物學數據中得到生命全景還是未知
D.對生物運作的整體圖景進行科學解釋即將成為現實
【解析】C。做片段閱讀題要知道重點看哪一句話,即哪一句是關鍵句我們就精讀哪一句。第二行有一個“但是”表示轉折,那么“轉折之后”的這句話就是關鍵句。“科學家能夠從這些海量的數據中得出一個整體的概念嗎?”作者其實是帶著疑問的。疑問句、反問句、感嘆句其實都是表達作者濃厚的感情色彩的,這樣的句子一定是考點。那么作者帶著疑問,后面是不是給出了答案呢?這里舉了一個例子。“例如,生物是如何運作的?”這樣的問題,后面給出了答案:在系統生物學里面給了回答,“為回答這些問題提供了一些希望”,但是大家看到最后一行怎么說的?“不過,現在還無法得知這些方法是否能夠最終讓科學家理解生物運作的整體圖景。”這句話說明什么?是不是系統生物學都不能理解生物運作的整體圖景。那么也就是從最開始的那個疑問句里面其實是有答案的,那就是C選項:如何從生物學數據中得到生命全景還是未知。最迷惑的選項是B:系統生物學為解開生命之謎提供了可能。B為什么不選,就是因為B中提到的“系統生物學”是后面舉的例子,來說明目前科學家從海量的數據中是得不出整體的概念的。所以B項在觀點題里面只是原文的部分內容,不能是作者的主旨或是意在說明。再看A和D。A獲取描述性數據是生物研究的必要條件,這個材料中并沒有表述,不能得出。D對生物運作的整體圖景進行科學解釋即將成為現實,這個從材料中也不能得出,屬于“過度推”。綜上所述,只有C項是“適度推“,大家仔細體會一下“適度推”和“過度推”的區別。
小編希望考生們仔細研究上面兩道題的解析,以后再做片段閱讀題的時候除了找出文段是哪種結構,定位關鍵句以外,還要看看如果出現以上情況,就不能只是一味的定位答案同義轉述,還要想想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這就是“適度推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