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務員片段閱讀精選題及答案解析
河南公務員片段閱讀精選題(一)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 不研究問題的人,只是畏難求易
B. 凡是有價值的思想都是通過這三步走的
C. 多研究些問題才能得出有價值的思想
D. 只要分三步走就能得出有價值的思想
2、把快樂分肉體的和精神的兩種,這是最糊涂的分析。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于精神的,盡管快樂的原因是肉體上的物質刺激。小孩子初生下來,吃飽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雖然它身體感覺舒服。緣故是小孩子的精神和肉體還沒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狀態。洗一個澡,看一朵花,吃一頓飯,假使你覺得快活,并非全因為澡洗得干凈,花開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為你心上沒有掛礙,輕松的靈魂可以專注肉體的感覺,來欣賞,來審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將離別的筵席,隨它怎樣烹調得好,吃來只是土氣息、泥滋味。
這段文字主要談論( )。
A. 對于快樂的不同看法
B. 快樂的決定因素
C. 小孩子與成年人感受快樂的不同之處
D. 精神和肉體在感受快樂中擔當的不同角色
3、有人提議把古老運河建成“水上高速”。大運河山東段據說提出要大規模投資重新開挖被湮沒的古河道,重建分水工程,以重現昔日輝煌。問題在于,大運河的功能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以往農耕時代的“水上通衢”地位已讓位于工業時代的鐵路和公路。山東濟寧以北的河段早已斷流,水文地貌情況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加上整個北方的缺水已屬不爭的事實,何處能引水濟運?當年運河的“水脊”南旺鎮巨大的分水工程中,一個個提升水位的水閘、蓄水的水柜和宏大的分水龍王廟,如今均已湮沒消亡,而且地形地貌也有了極大變化,現在已找不到這些水工建筑的遺址,殘存的龍王廟也僅剩幾座小廟,殘破不堪,在風雨中飄搖。另外,運河沿線原有的眾多會館、碼頭、市場早已破敗無存,有的已蕩然無存,即使重新開鑿,也不再可能重現昔日風光。 對于不能把古老運河建成“水上高速”的原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大運河水上通道的地位現已被鐵路和公路取代
B. 有些河段斷流,水文地貌變化,無水補濟運河
C. 當年作為運河“水脊”的南旺分水工程已被湮沒
D. 運河沿線的會館、碼頭、市場都早已不復存在
4、經典不等于真理,經典所說的也不可能都正確,經典之所以吸引一代又一代的人去讀它們,不在于它們保證了真理,也不在于它們具有超越時空的消閑功能,或“工具理性”的實用功效,而是在于它們是人類精神文明的結晶和體現。人類文明的特點在于它的延續性,人類文明需要沿襲和繼承。沒有傳統的文明不成其為文明,沒有經典的文化也不成其為文化。因此,傳統的毀滅就是文明的毀滅,經典的消失就是文化的消失。接受經典和珍惜經典,是文明的標志,也是創造的開始。摒棄經典,或將經典視為收藏的文物,都是在斷送文化。經典是文化之母,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只能從閱讀經典開始。所以,在當今“快餐式”“工具性”閱讀成為一種“時尚”之時,中學生課外閱讀自發呈現的“重文輕理”傾向,就并非是一種什么“缺陷”。
這段文字意在( )。
A. 闡述經典之所以為經典的原因
B. 肯定中學生課外閱讀“重文輕理”的傾向
C. 說明經典與文化的關系
D. 強調閱讀經典是文化傳承的開始
5、在近代西學東漸的過程中,大量“外來語”甚至有“外”來居上之勢,蓋因“西學”較“中學”發達先進也。無論高興與否贊成與否,這種自然而然的過程就是如此,難以人為改變,大可不必因此而痛心疾首。若一定要“查戶口”“講出身”,非要“正本清源”查“血統”,非祖宗八代“根正苗紅”不可,一定要把這種帶有“殖民”色彩的“外來語”統統掃地出門,則我們現在幾乎無法開口說話。應當說,從總體上來看,無論是方言還是外來語,都使我們的語言更加生動、新鮮、豐富、精確。
根據這段文字,以下哪項與作者支持的觀點不一致?( )
A. 語言在交流、演變中的“功利性”是客觀規律,我們應順其自然地接受它、利用它,而不要人為地去改變它
B. 對語言的演變現象不妨持豁達的態度,不必動輒大驚小怪、批評指責,過分地強調“正統”是有害且不識時務的
C. 堅守正統語言是不切實際的,只有積極吸收、利用外來語,我們的語言才會更加生動、新鮮
D. 方言和外來語不是洪水猛獸,它們能夠使我們的臼常用語更生動、新鮮、豐富、精確
河南公務員片段閱讀精選題答案
1.提問的方式為“意在說明”,因此考生應該著重把握作者論述的目的和意圖所在。該文段采用的是總分總結構,先是說明有價值的思想都是從具體問題下手的,然后列出了解決問題的三步,最后總結:有價值的主張,都要先經過這三步工夫實現。對比四個選項,A項,作者并沒有提到不研究問題的人是何種情況,B項過于絕對,比較C和D項,顯然二者的充分必要條件關系是相反的,回到原文,可以明顯看出多研究問題應該是得出有價值的思想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因此,C項正確。故本題選C。
2.文段首先指出快樂分肉體和精神兩種的說法是錯誤的,接著提出“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于精神的”,然后運用反正兩方面的例子(精神沒有獨立,不知什么是快樂;快樂取決于精神狀態)來證明論點。文段通篇圍繞“精神上是否有掛礙才是快樂與否的決定因素”這一主題展開論證,故B選項正確。
3.D項是古老運河無法重現昔日風光的原因,而非不能建成“水上高速”的原因。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
4.文段為論述文,有兩個標志性連接詞“因此”“所以”。“因此”是對上文的總結,指出經典對于文化的重要性。“所以”是對總結后的結論的進一步延伸,也是作者進行上述論述的意圖所在,即通過上述論證得出中學生課外閱讀自發呈現的“重文輕理”傾向并不是一種缺陷,B項是對其的同義替換,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5.根據文段第一、二句話可知,A選項正確。根據文段第三句可知,B選項正確。根據文段最后一句可知,D選項正確。文段只是說外來語會使我們的語言更加生動、新鮮,但不代表積極利用外來語是使語言生動、新鮮的唯一途徑,事實上,對于外來語,作者的態度是自然而然,不存在積極或消極性,故C項錯誤。本題正確答案為C。
河南公務員片段閱讀精選題(二)
1、民生問題的發生源自人的正當需要難以被滿足,而人的需要的滿足必須有一定的資源、工具、手段和方式。在給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人們用來解決民生問題的這些資源、工具、手段和方式都是特定的,是不以人的愿望為轉移的。如果條件不具備,人們的民生需求就無法得到滿足,由此產生的民生問題在給定的社會歷史時期內也就難以得到解決。這段文字的中心論點是( )。
A. 民生問題的發生源自人的正當需要難以被滿足
B. 人的需要的滿足是不以人的愿望為轉移的
C. 民生問題的解決受社會歷史條件的限制
D. 民生問題需要特定的資源、工具、手段和方式來解決
2、過去數十年,行為經濟學在很大程度上被視為一門邊緣學科。盡管信奉傳統經濟學的人勉強承認人們有時會表現得缺乏理性,但他們往往會緊握自己的理論武器不放。他們辯稱,行為經濟學家和心理學家們所做的實驗盡管非常有趣,卻并沒有削弱理性決策模型的效力,因為這些實驗是在受控條件下進行的,而且脫離了巨大的市場競爭環境這一最重要的理性行為調節器。然而,在世界金融業遭遇的巨震下,關于人類、組織和市場的終極理性的信念崩潰了,商業和公共政策因此面臨的危險也暴露無遺。
由本段文字可知,過去數十年,傳統經濟學家( )。
A. 認為人們的非理性行為符合常理
B. 認為行為經濟學理論不具有現實合理性
C. 信奉的理論受到了行為經濟學的嚴峻挑戰
D. 站在更為宏觀和理性的角度研究人及組織在市場中的行為
3、英國科學家指出。在南極上空,大氣層中的散逸層頂在過去40 年中下降了大約8 公里。在歐洲上空。也得出了類似的觀察結論。科學家認為,由于溫室效應,大氣層可能會繼續收縮。在21 世紀。預計二氧化碳濃度會增加數倍,這會使太空邊界縮小20 公里,使散逸層以上區域熱電離層的密度繼續變小,正在收縮的大氣層至少對衛星會有不可預料的影響。
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A. 太空邊界縮小的幅度會逐漸加大
B. 溫室效應會使大氣層繼續收縮
C. 大氣層中的散逸層頂會不斷下降
D. 正在收縮的大氣層對衛星的影響不可預料
4、葡聚糖是現在人氣極高。食品科學和工業界很看好的一種可溶性纖維。某些葡聚糖也似乎對于增強免疫力更有效果—但是任何的膳食纖維都會對健康大有裨益。與其花大錢去買“特別的”“增強免疫力”的纖維,多吃一些經濟實惠的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是不是更劃算?
根據上文推斷,作者接下來最可能講述的內容是( )。
A. 葡聚糖在眾多膳食纖維爭奪戰中如何獲勝
B. 消費者如何選擇膳食纖維
C. 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種類
D. 膳食纖維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5、有機溶劑的應用日趨廣泛,圍繞人們的衣食住行,都可以觀察到有機溶劑的蹤影,如四氯乙烯廣泛用于紡織品的干洗,汽車防凍液、汽車輪胎制造等領域與有機溶劑密不可分。有機溶劑種類和用量的不斷增加改善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同時也會給人們帶來健康方面的損害。規避有機溶劑的傷害重在預防。對生產環節中可能存在的有機溶劑,必須做好密閉化管理。存在有機溶劑的工作場所,應當定期檢測空氣中各種有機溶劑的濃度,使其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家庭裝修使用有機溶劑時,除了購買安全環保產品外,在入住前應當充分開窗通風,將空氣中的有機溶劑控制在安全的劑量水平。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 避免有機溶劑傷害的方法
B. 有機溶劑的用途十分廣泛
C. 有機溶劑造成傷害可以避免
D. 有機溶劑可能傷害人的健康
河南公務員片段閱讀精選題答案
1.文段首句指出民生問題的發生來源,后兩句主要說的是如果不具備給定的社會條件,民生問題就難以得到解決。由此可知整個文段論述的中心是民生問題的解決受給定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本題答案為C。
2.細節判斷題。文段第二句說的是“信奉傳統經濟學的人勉強承認人們有時會表現得缺乏理性”,并不等于說他們認為人們的非理性行為符合常理,A選項錯誤;通過文段第三句可以判斷傳統經濟學家并不認為行為經濟學理論具有現實合理性,B選項正確;C項無法從文中推出,不入選;傳統經濟學理論信奉人類、組織和市場的終極理性,而不等于其自身立場是理性的,D表述錯誤。故本題正確答案選擇B。
3.材料中分別介紹了大氣層中的散逸層頂在不斷下降;科學家認為大氣層會繼續收縮;正在收縮的大氣層至少對衛星會有不可預料的影響。重點在于強調后果,A、B、C都只是對現象的描述,沒有強調后果,因此本題應當選擇D。
4.文段首先介紹了葡聚糖是業界很看好的一種可溶性纖維。某些葡聚糖也似乎對增強免疫力更有效果的事實,接著以“但是”作轉折,說明任何膳食纖維都會對健康大有裨益,建議人們多吃一些經濟實惠的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接下來,自然要圍繞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展開論述,選項中只有C提到了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為正確選項。
5.A。意圖推斷題。文段中高頻出現的主題詞是“有機溶劑”,它的落腳點是文段中一個非常明顯的對策句“規避有機溶劑的傷害重在預防”。接下來文段大篇幅分別介紹了在“生產”和“生活”領域如何避免有機溶劑帶來的傷害,為了節省時間,這一部分在考場上可以略讀。
河南公務員片段閱讀精選題及答案解析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