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考試策略
國考行測涉及的內容有五大部分:數量關系(包括數學運算和數字推理)、判斷推理(包括圖形推理、邏輯判斷、定義判斷、類比推理)、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包括邏輯填空和片段閱讀)和資料分析。每年的考查內容均圍繞這五個方面展開,只是在具體的題目數量上稍有變化。經過對歷年題型的分析,發現行測五模塊有如下規律:
第一,數量關系中的數學運算題型主要在速度上和解題技巧方面對考生進行考查,2011-2015年國考均未對數字推理做考查。
第二,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平時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平均每題用時最長,是考試的難點。
第三,判斷推理題型考查考生邏輯推理能力,題量一直很大,是考試的重點題型之一,要求考生重點把握。
第四,常識判斷題型、題量、時間都相對減少,主要是考查考生基礎知識功底的深淺,難度系數減小,需要平時知識的積累。
第五,資料分析題型主要考查考生對表格、圖表的認知度和理解力。
二、考試備考資料
行測內容繁多,很多考生在備考時不知道從什么地方入手,不知道選擇什么樣的復習資料,對此,建議大家在材料選擇上以真題和模擬題為主,并輔之以相應的教材。真題是經典資料和必備材料。吃透真題都是必備之選。沒有做過真題,就沒有發言權。真題是一切趨勢變化的源泉,真題就是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命脈。真題除了國考之外,也建議大家多做聯考、省考等,只是注意國考試題難度相應比后兩者大些,復習時要做到心中有數;模擬題則主要是檢測做題速度。模擬卷有很多的種類,如模擬試卷、專項題庫、考點全預測、考前沖刺預測試卷、終極預測試卷等等。模擬題主要就是練,練方法,練速度,鞏固知識和強化記憶。
三、備考時間和計劃
6月至7月份的準備階段之后,8月份就是基礎學習階段了,精讀最新輔導教材,比如模塊寶典、行測內部教案等,了解考點;每天至少要花四個小時的時間復習專業教材,在本輪復習結束時至少要將教材復習2-3次;同時可以選擇一個行測基礎班,以了解做題技巧。
進入9-10月,考生此階段以做真題為主,包括國考、聯考和地方考試,以近3年為主,至少在這一輪中做2-3次,強化第一輪的考點的把握,掌握一些快速解題的技巧和方法,了解國考各個模塊的重點和難度。
最后一個階段就是綜合練習。時間約在11月至考前,要求對行測各科進行綜合提升復習,要進行查漏補缺。每天要求做一套題,對于經常出錯的題型、自己擅長的題型以及比較經典的新題型要善于分析歸納,這樣有助于查漏補缺,因勢利導。
考前一天,注意調整心態,熟悉考場及乘車路線,準備好考試用品,放松精神,充分休息。
四、考試技能
有些考生平時學習效果很好,自測的時候能夠取得好成績,但在考試時總是發揮不出應有的水平。這種情況與缺乏正確的應考技能有很大關系。
1、把握好考試時間
拿到試卷,先把卷子瀏覽一遍;了解總的題量以及各題的難度情況,粗略分配一下每道題所用的時間,做到心中有數。
2、先做會做的題
先做會做的,由易到難,保證會做的能做對拿到分,對于難題,建議千萬不要在難題上花太多的時間,在上面劃一個記號,而后跳過它們,若答完所有題時尚有時間可以再思考這些題目。
3、避免猶豫不決,重視直覺思維
在考試過程中,我們會遇到貌似有幾個答案的題目,需要從中選一,于是考試往往會陷入沉思,猶豫不決,最后瞎猜一個答案。在這種情形下,建議你選擇第一個認為準確的答案,即靠直覺。直覺思維是以過去的體驗和知識水平為基礎產生的,故有一定的正確性,它比隨意瞎猜更有效一些。